学术投稿

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探讨

文露洁

关键词:尿液检查, 项目, 临床意义
摘要:探讨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尿液检测是检验科为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临床大多数疾病均可通过初步尿检早期发现.尤其对于循环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及肾脏系统等疾病,在进行诊断、预防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重要依据.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抽动症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本院6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表现为多部位肌肉抽动以及发声抽动,其中40例给予心理治疗,25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多发于2-11岁儿童,7岁多,男童多于女童.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临床工作有较大意义.

    作者: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机械性肠梗阻的MSCT诊断

    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临床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的MSCT资料,其中16例行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并分析其表现.结果:MSCT显示梗阻部位(小肠梗阻49例,结肠梗阻13例),梗阻的病因(肠粘连26例,肿瘤18例,腹壁疝9例,炎症性2例,肠套叠5例,胆石性2例).结论:MSCT不仅能清晰显示机械性肠梗阻,而且能明确显示梗阻的部位及病因.

    作者:蒋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3例妊娠合并搪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90例无糖尿病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剖宫产、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2组羊水过少、产后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母体、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目的: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已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口服米非司酮15mg,每日晨起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用彩超检测子宫肌瘤及子宫的大小,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系列,雌激素(E2),孕激素(P)等.结果:治疗期间,100例患者均出现症状消失,闭经的现象,子宫及子宫肌瘤均明显缩小,分别缩小30.12%和47.23%(P<0.01).雌激素(E2)和孕激素(P)于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效果,副反应较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周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腹股沟肿块的价值

    目的:对彩超诊断腹股沟肿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腹股沟肿块患者,其中15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为11-83岁,平均年龄(38.8±8.6)岁.经诊断确认,9例为单纯左侧肿块,26例为单纯右侧肿块,另有131例为双侧对称性肿块.对其行彩超检查,并对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股沟疝患者,两种方式检查各发现64侧;彩超检查结果显示精索鞘膜液患者为60例,临床确诊29例;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淋巴肿大患者81例,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同,但是提示恶性淋巴结患者12例,临床确诊为20例;两种检测方式隐睾患者皆为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皆为1例.彩超检测测出率与临床诊断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超声在对各类型的腹股沟肿块的诊断中都具有检出率和准确性,然而在判断恶性淋巴结方面尚存不足,应结合活检等其它检测方式,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玉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损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外伤性小肠穿孔是一常见的腹部外伤,发病率较高,此类损伤早期手术,对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受伤6小时内死亡率<10%,超过24小时,总死亡率可达50%-70%,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为小肠穿孔的治疗原则.现将我院诊治的15例病人予以总结.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护理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1年10月的100例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100例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全部成功,患者输卵管均保留完全,手术之后的8-24小时患者均恢复胃肠功能活动,手术创口均良好愈合,患者住院时间为4-8天,平均住院时间5天,没有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提高宫外孕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服务是确保腹腔镜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石新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80例

    目的:观察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滞型、血瘀滞络型、肝阳上亢型3型,并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的穴位及针刺手法.均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10d为1疗程.结果 80例中治愈48例(60.00%),显效20例(25.00%),有效12例(15.00%),无无效病例.经治疗眩晕症状消失快者3d,慢者12d,平均6d.结论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服务中心医用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服务中心医用X射线的防护现状,为X射线防护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区21个社区服务中心的放射防护场所和23台医用诊断诊断X射线机性能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许多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诊断X射线防护性能完好,相关操作场所的防护设施通过审批率为94.1%,X射线放射科医生隔室操作率为100%,机房面积和室内通风状况基本上符合国家标准水平,但是一些医疗机构在相关防护管理工作上普遍流于形式,机房的相关设备缺少及时的更新,医疗机构的有关管理者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得监测结果有出现超标的现象.结论:要加强放射防护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对有关法律的普及,才能保证各项医疗措施的有效进行.

    作者:沈忠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瘫患儿步行功能训练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用于改善脑瘫患儿步行功能的新方法,为矫正异常步态、改善步行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韩婷婷;陈晓娜;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室巡回护士麻醉护理配合的体会

    麻醉是使患者手术中镇静,肌肉松弛,无痛感,手术操作顺利,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现在就把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麻醉护理配合的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董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00例,均对其实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胜;隆元英;黄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各45例,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痊愈4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对照组痊愈35例,转外科治疗7例,死亡3例.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中行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章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头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的选择

    产科胎儿高直位是一种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其主要特点是胎头的矢状缝落于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可分为直前位和直后位两种.高直后位难以经阴道分娩,往往是产程活跃期阻滞的产程特征,如果不早期识别,恰当处理,会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将我院103例高直后位产程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正确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试产及母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包柳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肌瘤大小、肌瘤类型、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52例,术前诊断率69.7%;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明显缩短(P<0.05);>8cm肌瘤组与≤2 cm肌瘤组、2~5 cm肌瘤组和>5~8 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子宫肌瘤的类型、位置及大小和患者的年龄及生育需求、有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等综合考虑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直径>8cm的肌瘤、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作者:李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趁痛散治疗产后遍身疼痛50例

    本文从临床实践总结治疗产后遍身疼痛的经验,以虚、寒为主要病因血虚寒凝为主要病机;在治疗上强调以养血补肾、散寒祛风疗法治疗产后疼痛.

    作者:董焱;刘金星;董红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例术中支气管痉挛的抢救体会

    我院一例患者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生了支气管痉挛,现将术中抢救情况、可能原因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杨琼芬,女,51岁,体重50公斤,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病人一般情况好,血常规、肝功能、血生化均正常,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术前用药:阿托品0.5毫克术前30分钟肌注.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开通静脉输液,接心电监护.

    作者:普晓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性坏死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的软组织感染,多以厌氧菌感染为主,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重,易引起感染性休克,如诊治不及时死亡率甚高.

    作者:刘春燕;肖珮云;刘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解决办法

    目的:对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讨论.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工作的经验,对心理压力的成因及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提出建议.结果: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较多,若未能及时排除,就会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结论:社会、医院、家庭应给予护士更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消除心理压力积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便为她们的身心健康和业务水平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周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PICC带管出院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65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65例中出现导管堵塞9例,静脉炎7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穿刺肢体肿胀4例,导管脱出3例,圆盘固定处裂口或断裂3例.结论 加强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并提高其自护能力是降低带管出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