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

张莉;王雪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介素4
摘要:目的 探讨从喉癌患者外周血大量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有效方法 .方法 直接从喉癌患者外周血分离DCs;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刺激喉癌患者外周血贴壁单核细胞(PBMCs);检测培养前后DCs表面HLA-DR、B7-2表达水平及DCs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联合应用GM-CSF及IL-4可以从PBMCs中诱导大量高免疫活性的DCs,并通过增加其表面HLA-DR、B7-2表达而增强DCs免疫功能.结论 用GM-CSF及IL-4可以从喉癌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出大量高免疫活力DCs.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分析

    1资料与方法36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经B超诊断,住院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1例,占30%,女性25例,占70%,年龄在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47.1岁.病史长者19年,短者半年,8例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中无意发现.

    作者:李晓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2004~2005年,我院经CT证实110例中青年ACVD患者,男68例,女42例,年龄20-49岁,平均40.3例,其中缺血性57例,出血性5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9例,糖尿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史各5例,嗜烟59例,嗜酒38例,先天性血管畸形5例.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老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清尿酸分析

    高血压往往与高尿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密切相关.据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联系.

    作者:高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例肝性脊髓病回顾性分析

    肝性脊髓病(HM)临床上并非常见,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8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00例微波联合可宝净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选择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中、重度宫颈炎性糜烂患者200例,本研究得到了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A组常规行微波治疗,B组可宝净联合微波治疗.两组术前宫颈刮片排除宫颈癌及阴道分泌物检查除外阴、阴道炎症.

    作者:徐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 凋亡1.1凋亡的概念自从1972年由Kerr等[1]首先提出的凋亡(apoptosis)概念以后,细胞凋亡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性条件下,细胞按照自身既定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死亡形式.它与细胞分裂、增生、分化等同属于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对组织的生长发育具有同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维持机体平衡方面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丁峰;付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6例经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救治呼衰临床分析

    我们呼吸科自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灌洗救治多种原因的肺不张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通气不足所致的呼吸衰竭46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殿柱;曲洪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肝素帽在同时进行两组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疾病的抢救及治疗中,常常需要2组静脉输液同时进行,一组需严格控制输液滴速,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达6~48h;另一组为常规输液.由于危重患者的静脉穿刺难度大,护士需用较长时间建立第2处静脉通路,这样容易耽误抢救及治疗,易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张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Ⅱ型糖尿病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糖尿病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25例,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状况,包括牙周袋深度(PD),茵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4周和8周,各项指标较基线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短期内控制糖尿病牙周炎症有明显效果.

    作者:高秀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术后持续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持续异位妊娠(PEP)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位患者的胃癌手术石蜡标本中JNK的亚组(jnkl,jnk2)及其下游表达产物c-jun的表达,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分化胃癌中的jnkl,jnk2及c-jun含量显著高于低分化的胃癌组织并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均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及PTNM分期无关.结论 JNK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

    作者:朱德淼;付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藏拉萨与那曲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与骨龄及发育指标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西藏藏族青少年月经初潮年龄与青春期骨龄及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西藏藏族青少年青春期发育规律.方法 月经初潮年龄采用回顾性调查;手腕骨龄进行评价采用CHN记分法;体质测量按照吴汝康的测量方法进行.结果 西藏藏族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42±1.26)岁,城乡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11~15岁组来潮者骨龄均值分别为18.14±0.99、18.06±0.99、18.06±1.04、17.73±1.07和16.96±1.54,骨龄随初潮年龄推迟而变小,提示骨骼发育呈现延缓趋势;那曲地区已来潮女生发育指标在12、13岁组显著高于同龄未来潮者,拉萨地区在14、15岁组已来潮者明显高于未来潮者.结论 西藏藏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同青春期发育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女性青春期发育的一项指标.

    作者:鲁亚成;吴庆维;任甫;席焕久;李长勇;黄克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5例肠外瘘治疗分析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80%发生于术后,如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有15%一20%的死亡率.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其发生后如何处理以降低其死亡率是许多外科医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的25例肠外瘘患者资料,现将其诊断、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曾巍;李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MS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笔者就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3月50例行MSCTU检查的手术患者情况予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林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吻合口小瘘的治疗体会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统计,发病率平均为3%~7%,死亡率在50%以上.目前由于多采用机械吻合,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已降低,现在仅为1%左右.

    作者:赵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应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腱、纽扣钢板系统关节镜下重建ACL 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牛肝去蛋白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小牛肝去蛋白提取物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四氯化碳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经小牛肝去蛋白提取物预防性治疗后,ALT,AST均明显降低(P<0.05).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小牛肝去蛋白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 小牛肝去蛋白提取物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新宇;于洪儒;王洪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大鼠精索静脉曲张生精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精索静脉曲张生精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45±5)天的SD雄性大鼠复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L-NAME组术后8周起腹腔注射L-NAME,剂量:50rag/(kg·d),每组10只大鼠.术后10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睾丸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精索静脉曲张组发生凋亡的生精细胞数显著增加,Caspase-3活性升高.与精索静脉曲张组相比,本实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L-NAME组生精细胞凋亡率下降,caspase-3活性降低,睾丸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与显著降低.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组织中NO含量升高导致Caspase-3活性升高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生精细胞凋亡增加的机制之一.L-NAME通过抑制NOS活性,减少NO产生来降低睾丸组织生精细胞的凋亡,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王勇;张春阳;岳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00例术后皮下镇痛临床报告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开展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SA)共800例,取得满意效果.其中男性430例,女性370例,年龄11~75岁.手术种类包括:骨科手术、胸科手术和普外手术,麻醉方法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全麻.

    作者:王叔衡;丁宝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高新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血液学检验进入了新的阶段.血液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手工操作中的误差,并能更好地保证了血细胞计数检验的质量控制.但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时受到诸多因素(如试剂、温度、pH、凝集药物、电压、电流、磁场、声波、热源及振源等)的影响.

    作者:刘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