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复安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报告

徐金丽

关键词:胃复安,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药疹, 急性戊型肝炎, 肝功能损伤, 食欲不振, 临床资料, 肝炎抗体, 主诉, 诊断, 阳性, 男性, 黄疸, 患者, 恶心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以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全身黄疸20d为主诉于8月17日入院,因有明显肝功能损伤(ALT213、Tbil 340umol/L),同时戊型肝炎抗体(抗-HEV IgM)阳性,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Livin与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Bcl-2蛋白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1/90)和65.6%(59/90),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Bcl-2蛋白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显著下降(P<0.05).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Livin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靶基因,Livin与Bcl-2基因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作者:董新茜;孔庆儒;齐凤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壳聚糖的降解及其研究进展

    壳聚糖对机体的免疫增强作用及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高脱乙酰度、高分子量的壳聚糖粉剂已推向保健市场.

    作者:苏莉;辛毅;马郁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EK-293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

    目的 通过对人胚肾293细胞的复苏培养及其冻存的研究,为进一步行干细胞标记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复苏培养人胚肾293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胚肾293细胞的生长状况,计算细胞贴壁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冻存保留细胞.结果 人胚肾293细胞在普通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6h后大部分细胞已经贴壁,8h细胞已完全贴壁.结论 人胚肾293细胞采用改进方法复苏培养及冻存是简便可行的,为进一步行干细胞标记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

    作者:杨彪;梅晰凡;刘福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与防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根治术是治疗乳癌的常用传统方式,但不论是乳癌根治术还是简化根治术都存在发生皮瓣坏死的并发症,发生皮瓣坏死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影响患者的下一步治疗.

    作者:黄冶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2型糖尿病Sprague-Dawley(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w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单纯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脑含水量增加、SOD减少、MDA增加;原花青素50 mg/kg、100 mg/kg组和200 mg/kg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表现为脑含水量减少、SOD增加、MDA减少.结论 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局灶性脑缺血的自由基损伤,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作者:齐丽丽;闵连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光镜下,3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和片状排列,肿瘤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或梭形,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呈空泡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HMtM5、结蛋白(desmin)、肌动蛋白(actin)和波形蛋白(Vim)弥漫阳性;CD68散在阳性;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AE1/AE3阴性.结论 在未出现远处转移前,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静;高志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及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Western blot法观察AQP4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依达拉奉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1~3d高,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3d时达到高峰,依达拉奉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5),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依达拉奉可抑制此过程.

    作者:孙彬;衣服新;张树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 将114例EH伴LVH的患者分为氯沙坦组(n=58)和氨氯地平组(n=56),于服药前及服1个月(4w)后及6个月(24w)后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氯沙坦组LVDd、LVSd、LVPWd、LVMI明显下降(P<0.01),而在氨氯地平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氯沙坦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作者:乔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变率显像评价左室心肌局域功能的研究

    目的 定量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各节段应变率变化特点,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应用IE33超声诊断仪及QLAB软件测量31例(年龄均<45岁)和30例(年龄均≥45岁)健康者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应变率.结果 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的应变率依次递减,相同节段不同室壁之间应变率不同,后壁和前壁大.随着年龄增长,左室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呈下降趋势,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呈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变率显像能够不受年龄影响定量分析局部心肌的变形,是临床评价心功能的理想指标之一.

    作者:李玲;李玉宏;傅金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是因外力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结构伤害的一种损伤,十分常见.是创伤学中危害性大疾病,也是神经外科救治的重点[1].

    作者:关仲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短QT综合征研究进展

    1990年Kontny[1]等就发现1例心室颤动(室颤)反复发作的晕厥患者,室颤自行终止后即刻的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明显缩短.

    作者:韩培天;刘仁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损伤占所有腹部损伤病例的3%~5%[1]由于十二指肠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造成术前误诊率高,术中易出现漏诊,特别是合并胰腺损伤,一旦漏诊则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林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外伤后异物存留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鼻外伤后右侧鼻腔流血涕、头痛1年半就诊.该患者于1年前在施工时不慎被飞起的砂轮片击伤鼻部,当时就诊于外院给予清创缝合.

    作者:辛志广;郭飞飞;谷京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巨大动脉瘤误诊脑膜瘤2例分析

    2007年2月至5月有2例在外院误诊为脑膜瘤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来我院就诊,分析如下.

    作者:陈伟志;张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天然药物降血糖成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病情较复杂,较难治愈的影响健康和生命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造成多器官、多系统广泛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病人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年化的迅速形成,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迅速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袁春玲;郭伟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及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雌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40min)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4组,缺血预处理于缺血前给予3周期的5min缺血/5min再灌,缺血后处理于缺血再灌注前先给予6周期的10s再灌/10s缺血,24h后观察血清肝酶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变化,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及缺血预处理组肝酶的水平、肝组织SOD、NO、NOS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而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促进一氧化氮的生物学作用发挥保护效应,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差异.

    作者:薛聪龙;付晓光;齐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发胃癌中p15、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原发胃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5、p16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15、p16基因失活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进展期胃癌石蜡标本中p15、p16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16、p15在原发灶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5、p16基因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TNM分期的病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5、p16蛋白表达可能与胃癌癌变过程相关,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云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128例疗效观察

    外伤性前房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大量出血可堵塞前房角导致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及角膜血染.因而治疗原则是尽快止血,促进出血吸收,降低眼压,使眼球损伤组织尽快修复.

    作者:张立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NA干扰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RNAi(RNA interferenc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关闭相应序列基因转录所致的细胞内有效的、特异性的基因封闭[1].

    作者:杨立;高志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D-1700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目的 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每天用配套质控物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及每年两次室间质量控制.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结果CV%均在规定范围内及室间质量控制结果均满分.结论 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能有效地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作者:王学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