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锦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HBsAg携带情况调查

王晓霞

关键词:锦州, 食品及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携带情况, 体检工作, 性健康, 预防, 调查, 单位, 报告
摘要:为了解锦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1998年12月~1999年1月在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中对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尿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下简称AZ)是一种新型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8年10月用阿奇霉素治疗了102例尿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松;苏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对高危因素病人CT增强检查的对照分析

    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优维显、安射力,通过降低造影剂的渗透性、电离性及化学性而达到改善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目的.本文对照分析三种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高危因素病人中CT检查的毒副作用及效用.

    作者:韩琴;侯永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成人脑病与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2例报告

    脑病与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Reye Syndrome简称RS)是当今世界范围的儿科常见病,成人病例亦屡有报告,现将遇到的2例成人RS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欧阳罗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环境及工作对象内容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笔者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康庆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与PCR HBV-DNA 检测结果的比较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快速扩增待检DNA序列的酶促反应,自Saiki(1985)首先报道以PCR检测镰刀状贫血病以来,在传染病、遗传病及肿瘤等疾病诊断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PCR技术和ELISA方法对22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VHB)患者进行PCRHBV-DNA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并将结果加以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霞;王健;张荣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大学生宿舍文化浅议

    本文通过对宿舍文化的特点,作用以及形成过程的分析,对宿舍文化作出一个粗略的概括,指出:宿舍风气是宿舍文化的综合表现.

    作者:丁静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阑尾炎致腹壁窦道形成1例

    阑尾炎致腹壁窦道形成临床少见,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需与结核性窦道相鉴别,其治疗方法有本质区别,我院1998年3月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呼明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医疗单位感染、污染的计算机监控

    计算机在医疗单位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用此手段分析各类感染、污染,可以做到定量研究,获得精确的规律性的认识.

    作者:刘卫东;郭小辉;杨续峰;侯志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浅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医院是社会服务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因多种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它给医院、医务人员及患者都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既严重地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心灵乃至肉体的伤害,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韩立新;吴迎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校体育应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终身受益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生存的需要,中华民族强盛的需要.高等学校是学校体育的后阶段,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体育基础,这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作者:李太行;张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3种不同方法对淋球菌检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对258例急、慢性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直接涂片、分离培养、PCR的阳性率分别为71.71%(185/258)、70.16%(181/258)、99.22%(256/258),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男性患者为84.71%(133/157)、70.70%(111/157)、100%(157/157),女性患者为51.49%(52/101)、69.30%(70/101)、98.02%(99/101).结论:聚合酶链反应较直接涂片、分离培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是对淋球菌常规检测的重要补充.

    作者:许礼发;王健;张荣波;李朝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胃切除患者食用山楂致肠梗阻27例分析

    我院于1988~1998年间共收治胃切除术后的患者食用山楂后引起肠梗阻2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21~80岁.其中21~40岁5例,占18.5%,40~60岁3例,占1.1%,60~80岁19例,占70.4%.胃癌根治术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胃溃疡合并出血胃大部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胃大部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胃大部切除术4例.

    作者:侯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尼莫通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对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尼莫通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2周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1个月后致残、致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尼莫通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药物,发病后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致残、致死率.

    作者:吕友梅;武前文;詹月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手部射钉枪伤的治疗

    随着装修业的发展,射钉枪致手外伤病例时有报道.为防止过多地清创及误伤手部神经而影响手部功能,本文就手部射钉枪伤的特点介绍一下治疗经验.

    作者:史宏途;盖默然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淋病奈瑟氏菌的β-内酰胺酶测定和药敏实验分析

    对从临床分离出的400份淋球菌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β-lase)测定和药敏实验,发现β-lase阳性率高达64.5%;β-lase阳性比β-lase阴性菌株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偏高;且β-lase阳性菌株所占比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同时发现一些新的耐药株.提示对淋病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和β-lase的检测应作为临床一项常规工作.

    作者:唐小龙;张荣波;李朝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谈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将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张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蛙心单相动作电位在高钾血症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钾血症对机体影响首先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同时记录心肌动作电位与收缩曲线能较全面地了解心脏功能的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多采用标准微电极记录心肌动作电位,由于实验操作复杂,需要专门的电生理仪器,难以在教学中推广[1];因此病生实验教学中多采取观察家兔整体条件下心电图或单纯描记蛙心收缩曲线变化的方法.存在着实验内容单一,结果分析不完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加深学生对高钾血症时心肌动作电位及心肌电兴奋与机械收缩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全面理解高钾血症作用机理.我们采用蛙心夹代替引导电极,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同时记录高钾血症时在体蛙心单向动作电位(MAP)和收缩曲线.

    作者:康艳萍;马克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关于搞好医学生计算机教育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教育在全社会的展开,医学生计算机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面临着如何改革,迅速跟上计算机发展趋势的问题.

    作者:封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肿瘤防治物质的研究简况

    在致癌物质的研究中发现,致癌物质的存在与否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是相当吻合的,因而考虑到既然有致癌物质,那么也一定有某些物质可以防治肿瘤,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当肯定的导向:用药物或食物防治肿瘤,从已发现的线索中进一步跟踪、探求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作者:刘群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

    本文以68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检测及分型特点阐述了沈阳地区柯奇病毒感染的特点.并就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有助于该组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杨;金旭红;孙瓒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