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畅;朴浩哲;张烨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瞻性、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福松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P物质(SP)、胃饥饿素(Ghrelin)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排便间隔积分、粪便性质积分、排便费力积分、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经x 2检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O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P、Ghrelin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得更明显,均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法,采用时间医学理念,可有效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机体胃肠神经递质水平的作用,提高肠道平滑肌运动相关.
作者:张喻然;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是导致自杀的第二大原因,是增加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从抑郁症的认识及抑郁症与肝脏关系出发,强调抑郁症从肝论治的重要性;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调理其他脏腑的同时要重视肝脏的作用,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作者:隋璐;王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年限至2017年4月,以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肺功能、嗜酸粒细胞计数、复发率、不良反应为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65,95%CI:1.70~4.73,P<0.00001),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2,95%CI:0.32~0.92);PEF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3,95%CI(0.34,0.93),P<0.0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前后对比明显下降[WMD=-0.04,95%CI(-0.12,0.04)],同时复发率明显下降(RR=0.19,95%CI:0.09~0.41,P<0.0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够有效缓解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赵克明;翟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优选麦冬总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麦冬总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碘酸钠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因素的佳条件.结果:麦冬总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次,麦冬总糖约占生药材的52.5%,对比原药材的总糖含量,转移率为93.75%.结论:佳工艺条件经过验证证明该工艺合理可行,总糖提取率较高,可用于麦冬总糖的提取.
作者:王彤;李德坤;周大铮;鞠爱春;叶正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有关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与氧化应激反应亢进密切相关,其中具体表现为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标志物5-HT、BDNF水平的下降及炎性因子上升密切相关,针灸可多方面调整上述标志物的水平而良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起到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但目前尚未见针刺抗卒中后抑郁具体机理分析,故该文拟从卒中后抑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及针刺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和科研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和临床思路.
作者:张龙辉;韩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诊断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口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片辅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证给予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的提高程度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提高治愈率,减低西药的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作者:侯立红;刘欣;朱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进行高脂血症模型复制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有生药量为0.45、0.9、1.8 g/mL的化瘀祛痰方药煎剂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变化;WB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TG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呈不同程度减低,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TG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下调(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损伤.
作者:杨国元;金纹羽;王俊岩;宋囡;关雪峰;贾连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同时伴有焦虑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4)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的中医穴位按摩和单纯常规护理治疗,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情况,和一般状况、情绪水平、舒适程度、症状自评量袁(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等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状况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情绪水平和舒适程度评分均显著增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SCL-90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焦虑情绪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单纯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8、IL-10以及CR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RS、AD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9.43%,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效果较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丹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组(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模型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预处理组预先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恢复冠脉灌注,6d后处死大鼠,收集心尖处标本并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清CK浓度高于对照组,预处理组CK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钠钾钙离子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预处理组钠钾钙离子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合格的炮制过程能够保证中药饮片包含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四君子汤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四君子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以及肌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潮热多汗、恶心以及性欲减退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缩小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邱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血压、心率、NHISS评分、TNF-α以及炎症因子IL-4、IL-6表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DBP、SBP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HR都有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以及TNF-α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IL-4、IL-6水平表达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疏口服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周林裕;代永庆;包志军;胡骁;包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温针灸对青春期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受试者来源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A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本组78受试者分为护理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温灸针刺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组在对照组温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模式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通过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后,护理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7.4%,对照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的得分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患者中实施中医温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凋膜止崩液对人离体子宫内膜增生症(EH)腺上皮细胞PTEN、Rb2/p 13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EH的治疗机理.方法:分离、培养30例原代人子宫内膜增生症(EH)腺上皮细胞并采用CK-19鉴定,将纯化后的腺上皮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凋膜止崩液大剂量组(50μg/mL)、凋膜止崩液中剂量组(25μg/mL)、凋膜止崩液小剂量组(12.5μg/mL),分别于用药24、48、72 h观察下列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噻唑兰(MTT)法检测3个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实时定量聚合酶连反应(R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TEN、Rb2/p 130 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膜止崩液各组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凋膜止崩液组EH腺上皮细胞中PTEN、Rb2/p130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凋膜止崩液能明显抑制EH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与上调细胞抑癌基因PTEN、Rb2/p130的表达有关.
作者:严谨;王芙蓉;贺丰杰;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心血管临床中的有效治疗方案.然而,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客观化、标准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是中医药发展存在的必然问题.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21世纪兴起的新兴学科,其以中医病证为切入点,中药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形成鉴定病证生物标记物,建立中药方剂有效及安全性评价体系,探究中药方剂药效物质机制的应用科学.因此,该文将近年来,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体系为核心导向,将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旨在为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作者:张妮;贾连群;杨关林;宋囡;吕美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试验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比较两组临床预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SOD、D-D、CRP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6%、95.4%高于对照组36.9%、76.9%(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试验组GCS评分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试验组D-D、CRP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试验组SOD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效果佳,其可有效降低D-D、CRP水平,升高SOD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张琴;周亮;欧阳林旗;胡炜航;李聪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化瘀法配合外用熏蒸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氧化应激及t-PA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则,内服配合外用熏蒸,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氧化应激(SOD、NO、ET-1值)和纤溶系统(t-PA、PAI-1、Fbg值),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OD、NO、ET-1、t-PA、PAI-1、Fbg值上存在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3周时、治疗6周时SOD、NO值升高,ET-1值降低,PAI-1、Fbg值降低,t-PA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3周时、治疗6周时SOD、NO值较高,ET-1值较低,PAI-1、Fbg值较低,t-PA值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2.09%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0.70%(P<0.05).结论:清热凉血化瘀法内服配合外用熏蒸有利于提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效果,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和纤溶系统,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飞;吕延伟;李大勇;温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6例确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8例按指南常规治疗(包括血糖控制、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降脂治疗、ACEI、长效CCB、硝酸酯类、心衰加用强心剂等),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作为治疗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心电图改变、N型脑利钠肽前体(BNP)、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用药的依从性.结果:脑心通胶囊组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变、N型脑利钠肽前体(BNP)、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无明显差别.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临床应用前景好.
作者:邱奉林;万国琳;冯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54例ⅢB/Ⅳ期经组织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EGFR基因检测为敏感突变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7例.分别接受单药吉非替尼250 mg/d和榄香烯联合吉非替尼250 mg/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候变化、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PFS(P=0.045)与OS(P=0.016)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两组ORR(P=0.272)及DCR(P=0.305)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联合治疗组在改善气短、乏力及免疫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毒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NSCLC疗效较好,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安全性好,依从性较高.
作者:梁媛;李琳琳;辛田;马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柴胡-白芍药对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柴胡-白芍药对的正丁醇萃取组份进行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芍苷(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没食子酸乙酯(3),柴胡皂苷b2 (4),香叶醇-β-D-葡萄糖苷(5),5-methyl-2-(1-methylethyl)phenyl β-D-glucopyranoside(6),芍药苷(7),柴胡皂苷d(8),柴胡皂苷a(9),山奈酚(10),马钱苷(11),3β,1β,29-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3-O-β-D-葡萄糖苷(12),旱莲苷Ⅰ(13).结论:化合物2、6、11-13为首次从柴胡-白芍药对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洪财;王文姌;陈雁雁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