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拨揉理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40临床观察

杜涛

关键词:肌筋膜炎, 拨揉理筋
摘要:应用拨揉理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40例,显效120例占86%;总有效130例,占93%.手法分为:(1)拨揉解痉.(2)粘连剥离.(3)牵伸理筋.本法治疗时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循环,促进筋膜修复.本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的特点.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新余市城区的产妇,分析影响母乳喂养因素,进而探讨在产妇中开展母乳喂养教育干预机制.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发生霍纳氏综合症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体重62kg,身高160cm,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入室血压130/80mmHg,HR98次/分,氧分压99%.在侧卧位T12-L1穿刺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顺利.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5ml试验量,8分钟后测平面无异常广泛阻滞现象又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ml时,患者自诉右眼不适,立即停止注药.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新疗法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及重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120例,分为A(微创)组、B(开颅)组、C(内科)组3组,每组40例,对治疗后7天、21天血肿清除情况以及28天ADL分级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3组疗法中,微创组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显著降低死亡率及重残率,死亡率仅为12.5%,明显优于开颅组及内科组(P<0.05).而开颅组死亡率为45%,稍优于内科组的47.5%(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高新技术,具有微创、高效、及时、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

    作者:周从斌;胡立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主要的原因,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是保留子宫及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对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大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的15例产妇,运用了B-Lynch缝合术(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术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子宫复旧好、无并发症发生,无需特殊器械,基层医院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琼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妇产科与病理科在临床工作中的相互关系

    妇产科和病理科在临床工作中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业务上互相促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方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均有利进一步开展好实际工作.

    作者:刘桂艳;佟胜全;李雅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导致肠粘连的差别,同时探讨腹腔镜穿刺孔缝合腹膜对预防肠粘连的意义.方法:取204例胆囊结石病人,102例行开腹手术,右上腹斜切口常规丝线分层缝合;102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 51例穿刺孔缝合腹膜,51例穿刺孔不缝合腹膜.结果:右上腹斜切口的肠粘连率为71.6%,腹腔镜穿刺孔粘连率为4.9%,其中不缝合腹膜的为5.9%、缝合腹膜的为3.9%.结论:开腹切口损伤导致的肠粘连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穿刺孔损伤导致的肠粘连率;腹腔镜穿刺孔缝合腹膜对预防肠粘连无意义.

    作者:刘家秒;胡志前;彭清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ATP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管理效果

    目的:快速监测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管理效果.方法:先富集待检样本中的细菌,采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标样和血液透析用的样液如A液、B液(分现配B液和过夜B液)、透析用水、透析液,并与平板计数对比.结果:标样的菌落总数与生物发光值成极显著的相关性.样液A液和透析用水的发光值(RLU)和平板计数(cfu/ml)均为0;现配B液和透析液的平板计数有菌落形成,ATP生物荧光法能检测到相应的发光值,过夜B液的平板计数为2135(cfu/ml),相应的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的发光值为8451(RLU).结论:ATP生物荧光法能够快速监测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管理效果.

    作者:张飞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骨折的功能锻炼研究

    青少年因其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较易发生骨折现象.本文研究功能锻炼对青少年骨折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对常见的青少年骨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适宜青少年患者的功能锻炼的具体操作.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小儿臀肌挛缩症18例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臀肌挛缩症是由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功能障碍,患儿表现为特有的外八字步态和姿势异常的临床病症.我院对本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无一例复发,有效率100%.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以来,收治的臀肌挛缩症进行总结告如下.

    作者:秦吉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双歧四联杆菌联合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双歧四联杆菌联合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5例婴幼儿腹泻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双歧四联杆菌并经皮给药治疗.结果:口服双歧四联杆菌并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总有效率96.8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双歧四联杆菌联合经皮给药能达到以菌治菌,扶正祛邪的目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召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海油健康管理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疾病发生的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为保证人人都能享有健康,当务之急不是改良主要为不健康人群服务的昂贵的诊断和治疗系统,而是建立同时能为健康和不健康群人服务的健康管理系统.

    作者:郑晓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脏血管平滑肌瘤(HAML)误诊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上腹部胀痛不适,解黑便1月入院.患曾有大三阳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并出现黑便;无发热、寒战,无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行特殊诊治.

    作者:廖宇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谈抗生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然而其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根据本人平常工作中的一些观察,综合一些文献及资料,现就外科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作者:吴建军;杨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手掌血管瘤硬化治疗

    手掌血管瘤在临床上较少见,我们治疗3例,报告如下:例1、女,43岁,右手掌鱼际肌内侧发生肿块突起约青果大小近二年半,无痛痒,但劳动时有阻碍不适,曾就诊无果.

    作者:汪明;李有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创浅层吸刮术根除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根治腋臭简易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与20ml注射器形成负压后,反复抽吸腋毛区皮下组织浅层与真皮层.结果:本组治疗68例,治愈5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微创浅层吸刮术治疗腋臭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崇高;胡昇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时对各种治疗方法均无良好反应,内科保守治疗非常棘手.近5年来,我们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作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梁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干预疗法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干预疗法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入我站要求取出节育器的102例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取环术之前先给予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直接进行取环术.结果:治疗组患者取环过程中出血量、疼痛感、宫颈松弛程度、取环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96.7%)亦大于对照组(73.1%).结论:将干预疗法应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效果明显,可大大降低取环术中不适感,提高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凤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层地区计划生育部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研究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生殖保健服务是确保计划生育顺利进行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一项策略.

    作者:叶丽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我院在办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强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考试的管理等措施,促使我院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邱泽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与效果监测

    供应室已从过去的铺助科室转变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同时在安全防范、无菌化实施、自制无菌物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尤为突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的杀菌因子是热蒸汽,特点是灭菌速度快、灭菌成本低,适用于耐热、耐湿的医用器材的处理[2].

    作者:罗荔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