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爱力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分娩的应用效果观察

毕庆荣

关键词:初产妇, 产程, 分娩方式, 爱力减痛分娩法
摘要:目的:探讨爱力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试验组:45例初产妇,在妊娠至第25周时,开始进行全面性的爱力减痛分娩训练.对照组:45例初产妇,在妊娠至第25周时,进行常规分娩方法的指导.对比两组中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以及出生后胎儿的健康程度.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的健康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初产妇在进行全面的爱力减痛分娩训练后能够提高分娩的主动性,减少产程,降低疼痛以及出血量,同时还能保障胎儿的健康程度.通过本次试验,爱力减痛分娩法对初产妇的临床效果得到了验证,但是系统性的训练可能存在不便.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药物咨询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医院在开展了药物咨询后对促进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施行药物咨询以来的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药物咨询工作的态度,再讲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具体情况以实例说明.结果:在开展了相关的药物咨询工作之后,医院的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患者在通过咨询后对药物的使用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结论:由于每一样药物都有它自己的用量要求,一旦超过这个额度,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药物咨询工作恰恰就是帮助人们如何去正确使用药物,保证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不会超剂量或超范围使用,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同时还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是值得在实践工作中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邓国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潜伏膜蛋白-1与鼻咽癌的研究现况及进展

    EBV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而该病毒编码的癌基因蛋白潜伏膜蛋白-1(LMP-1)影响着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LMP-1与鼻咽癌的研究状况及进展做一综述,为针对鼻咽癌LMP-1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孔繁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鼻外伤病人鼻骨骨折的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鼻外伤病人鼻骨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50例鼻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其骨折类型,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5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未完成治疗,10例患者好转,130例患者治愈.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鼻外伤患者接受全面的CT检查,及时发现患者的鼻窦骨折、颅脑损伤和鼻中隔骨折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合伤.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妇科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妇科手术中老年病人麻醉日益增多,20010-2012年,本院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完成老年病人择期妇科手术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刚;杨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视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没有特效方法逆转和阻止病情进展.但早期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认知功能、改善精神症状、心理社会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对延缓患者生活质量减退十分重要.

    作者:彭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肝灵片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护肝灵片的制备方法,还例举了护肝灵片在临床中的一些应用.方法:本文针对护肝灵片在临床应用中,采用了56例甲亢性肝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年龄35-60岁,治疗组口服护肝灵片.对照组25例,年龄35-60岁,对照组口服疏肝颗粒,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其效果.结果:治疗组1例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2.8%.对照组0例痊愈,7例显效,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5%.结论:通过该实验结果,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其他几个实例来看,护肝灵片对于治疗甲亢性肝病、肝郁血虚、缓解酒后各种不适症状、肝脾失调诸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红涛;李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在血透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观察透析过程中使用高低钠序贯并低温透析对血透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序贯透析组和普通钠常温透析组,两组均每次透析4小时,每周2-3次,各治疗6个月,观察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序贯透析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普通钠透析组明显降低.结论:透析低血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使用序贯透析,能较好地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操作简便易行,是防止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绘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经皮检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检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的差异,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检测部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同期标准对照的方法,对30例新生儿分别于前额、左右两侧脸颊部、前胸等部位经皮检测胆红素,并与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前额和前胸两部位测得的胆红素值均低于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两侧脸颊部所测得的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两侧脸颊部测得的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接近,是经皮检测胆红素的首选部位.

    作者:张书涵;魏蓓宇;王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例诊断及治疗浅析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例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月年到2011年12月发生骶髂关节半脱位的258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手法调整、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共有患者132位;B组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共有患者126位.结果:A组患者治疗效果如下,优:102位,良:13位,可:10位,差:7位,优良率达87.12%,有效率:94.67%.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下:优:89位,良:11位,可:15位,差:11位,优良率:79.36%,有效率:91.27%.采用手法调整、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比采用针灸方法治疗的治疗效果要好,手法调整、手法复位治疗比针灸疗法在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解剖学实验教学探析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种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医学生的基础的医学课程,解剖实验是教学关键课程.实验教学力度的增大,对学生的解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促进了解剖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讲述了解剖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对教学基本环节的加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应用

    流程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新主张.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若要赢得一定优势,就必须让患者在医院内获得更为优质、高效、廉价和快捷的服务.文章通过探讨流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医院经营管理者提高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屈宜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试论毛细血管瘤治疗进展及相关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有关毛细血管瘤的经验以及对大量同仁前辈的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该文分析了传统的药物、手术、放射治疗相关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展望.望给同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黄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用于静脉肾盂造影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静脉泌尿造影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并评价何种造影剂更具应用优势.方法:将100例因各种原因需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不同造影剂进行静脉注射,A组50例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即76%复方泛影葡胺),B组50例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显示图像无差异性,B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结论:与离子型造影剂比较,非离子型造影剂用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具有安全系数大、毒副作用小、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严子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随着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呈持续增长趋势.高血压的控制率不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及其效果,仅供参考.

    作者:梅正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试析43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措施

    本文探讨了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我院43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论述了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高频电刀使用以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肠道外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并导致肠道外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收录自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10月31号因腹泻前来我院就诊住院的454例急性腹泻患儿,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儿们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即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腹泻患儿,共187例,对照组即为轮状病毒抗原阴性腹泻患儿,共267例,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肠道症状、心肌酶、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情况等.结果:两组年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酶学指标比对照组高,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的心肌酶学指标与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此外比较观察组不同年龄段(>1岁与<1岁)发生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年龄越小,发生肝脏损害的几率越高.结论:轮状病毒可引起婴幼儿腹泻并导致肠道外脏器损伤,在诊治时,应重视患儿肠道外脏器受损情况,并给予积极有效对症治疗.

    作者:赵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管理

    目的:研究患者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肠道管理的措施与相应方法.方法:对90例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有关排便障碍、排便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肠道管理的问卷调查,对比管理前后患者的肠道症状、排便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通过肠道管理的实施,排便障碍、排便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肠道管理前后的差异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肠道管理可以帮助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排便功能的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车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结合我院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在进行眼科护理中的相关护理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急诊确诊的各类眼科患者389例进行跟踪问卷调查,对护理眼科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统计,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眼科护理过程中以确定的风险因素有:患者心理因素、生活能力降低、眼部感染、引起的体位不适、睡眠障碍、便秘、前房积血以及伤口裂开等等.结论:眼科护理人员要针对眼科护理工作中每个细节做到操作上严谨、对每一个患者做到细心、体贴,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疏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树立眼科护理的风险意识,以应付眼科临床会出现的突发事件,从而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王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治

    控制围手术期的感染可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本为分析了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并指出只有控制危险因素,配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迎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与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7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