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红
目的:比较ATP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TP组和普罗帕酮组各30例,分别静脉推注ATP20-40mg,或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治疗后PSVT转复情况.结果:ATP组30例,转复成功28例(93.3%),普罗帕酮组30例,转复成功25例(8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转复PSVT成功率较普罗帕酮高.
作者:徐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术产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试验组)于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500ml,麻醉后以6-8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500ml,麻醉后以6-8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C组(对照组)麻醉后以6-8 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3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20%,B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10%;C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50%.A组和B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有效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等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好.
作者:陈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其发病因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这一特点决定了社区医疗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而指出了社区医疗在心脑血管防治中的作用,后提出了社区医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途径.
作者:骆钻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中医药及西药,对照组应用西药.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4.4%.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延缓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形成,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蒋厚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妇女宫颈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笔者阐明了宫颈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着重指出防治宫颈疾病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治宫颈疾病提供借鉴.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将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腹腔镜治疗进展及临床效果,为提高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5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月经情况以及排卵情况进行克罗米芬或黄体酮给药.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腹腔镜治疗前三天以及治疗后一个月进行体内血清中FSH、PRL、LH、T、E2等性激素含量测定,以及患者妊娠情况分析,并给与统计学检验,得出结论.结果: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体内血清中LH、T、E2等性激素含量均显著改善,且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治疗后FSH、PRL含量与治疗前无显著改善,且P>0.05,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例患者治疗前均出现不孕情况,于治疗后进行一年随访,随访率为100.00%,其中妊娠成功患者为136例,妊娠成功率为90.67%,其中9例患者于妊娠28周之内出现自然流产现象,自然流产率为6.62%.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与妊娠率,若患者手术治疗后暂无效果,可给与药物继续治疗.但此法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易引起某些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β-HCG转阴、附件包块缩小及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加快药效发挥作用,有效抑制阴道出血、缩小附件包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脉压(PP)与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EH患者110例.对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测定,并使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通过测定结果对患者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低脉压组(P<0.05)的hs-CRP及IMT水平显著低于高脉压组.斑块检出率、2级及以上斑块发生率随着脉压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粥样斑块1、2、3级hs-CRP及IMT显著高于粥样斑块0级(P<0.05,P<0.01),并且IMT与hs-CRP及PP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收缩压及hs-CRP与IMT增厚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脉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胡长付;张显岚;黄弘伟;黄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腹股沟区域神经阻滞用于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2008年-2012年120例在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研究随机分两组A组60例 腹股沟区域神经阻滞麻醉 B组60例 椎管内麻醉,对术中疼痛、肌松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结果:A组腹股沟区域神经阻滞有效率达到100%,肌松好,卧床时间缩短,并发症少,风险减少,费用降低.结论:腹股沟区域神经阻滞可以为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经济的麻醉方式.此种方法可以降低麻醉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费用.
作者:邹中杰;宋秀品;叶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振动排痰机对预防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分别采用传统人工叩背法和G-5振动排痰仪振动胸背部排痰法予以排痰,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采用G-5振动排痰仪振动胸背部排痰法的效果优于传统人工叩背法.结论:G-5振动排痰仪振动胸背部排痰法能更加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未婚人工流产经历与产妇初次分娩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31例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和146例妊娠分娩初产妇有关避孕知识、妊娠风险的了解程度,对人工流产与初次分娩常见并发症以及生殖道感染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婚前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发生胎膜早破、胎盘粘连以及产后出血等现象的概率显著低于婚前人工流产者.结论:人工流产使分娩并发症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加强性教育、避免不恰当婚前性行为引起的人工流产可降低常见分娩并发症和分娩后生殖道感染.
作者:陈开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增大,被越来越多的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胃肠疾病所困扰.胃肠疾病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文章就这些影响因素分析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余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根据<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我国的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质,是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宗旨不是利润大化,而应当切实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但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中,公立医院虽然为事业单位,但仍然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为维持其自身的正常运转,经济效益在单位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者:吴颖利;赵兰珍;王春杰;汪海广;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小剂量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三种药物复合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方法 ASAI-III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观察并记录检查前、中患者HR、MAP、SPO2变化及苏醒时间、离开检查床时间.结果:检查中MAP、HR、SPO2及检查前、中无明显变化,苏醒时间,离开检查床时间快.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可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更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作者:王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利尿剂治疗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尿剂腹腔注入方式治疗;观察组40例,在腹腔注入利尿剂治疗的同时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总结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合用治疗肝腹水的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为85.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利尿剂治疗肝腹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树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肿瘤患者在综合治疗时期对其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笔者根据多年的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积极从引导患者做好静脉穿刺准备与善后、配合医生做好静脉输液工作、及时处理输液过程突发情况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优质护理,缓解了病人的疼痛和恐惧不安心理,保证了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成效.
作者:练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180例骨科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过程进行回顾,总结骨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解决策略.结果:通过临床医护经验,总结分析出骨科护理缺陷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论:骨科的病种繁杂,患者的年龄范围较广,疗法因人因病而异,康复耗时较长,患者的自理情况较困难,另外,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者的不充足也给骨科护理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对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能够为骨科护理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帮助.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总结12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措施,提倡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重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作者:黄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均分.两组患者行相同手术方法,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切口感染等临床观察组指标与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较对照组人数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腹腔出血人数比例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内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巩固和扩大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秦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漏的问题日益突出,使院外医疗急救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如院前急救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急救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院前急救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无急救意识缺乏责任心.调度人员经验不足,调度不力延误了出诊救治时间.出诊现场环境恶劣无自我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及时解决避免院前急救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现代急诊急救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才能推动和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李海艳;张继凤;陈良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