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瑞;左振魁;孙新宇
通过文献调研,对国产有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化害为利,为深入开发毒蘑菇资源提供借鉴.
作者:巩江;倪士峰;刘晓宇;吴一飞;仝瑛;张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病理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病理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作者: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味聚精食疗汤对少精、弱精症大鼠曲细精管结构改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雷公藤多甙造模少精、弱精症大鼠模型,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了解治疗前后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味聚精食疗汤和五子衍宗片对少精、弱精症大鼠曲细精管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加味聚精食疗汤较五子衍宗片更明显,更能改善少弱精子症大鼠曲细精管组织结构的受损状态.结论:加味聚精食疗汤能够更好的改善少精、弱精症大鼠睾丸曲细精管,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慰填;陈德宁;覃湛;冯德勇;洪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辨证分期治疗,静脉滴注清开灵针,同时配合足三里、血海、曲池穴位注射.结果:治疗26例,临床痊愈11例,好转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疗效较好.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一定的中医知识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而且随着高科技的新兴与发展,出现了知识更新快、信息传播快、科技成果转化快的科技发展新局面,中西医知识的相互渗透,药物的更新换代,尤其是中药剂型改革后,中药的方剂大量地被制成片剂、针剂,中成药已被西医广泛地接受和运用.近几年,医药市场中成药品种每年呈倍数递增,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由此可见,中医中药通过科学手段的改革,逐渐地向西医渗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者:刘春梅;陈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刘宇新,男,1952年生,山东丰县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4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80年参加全国首批中医妇科师资班及辽宁中医学院师资进修班.
作者:宜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硕果累累,有从单一脏腑致病给出病机解释,也有从多个脏腑、经络和气血等角度做出解释.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清肝法是中医常用肝病治法之一,长期指导着肝病的临床治疗.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了解清肝法的历史渊源,阐述清肝法适应症的症侯特点,并从五脏的角度入手,深入探析清肝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爽;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糜栓临床常用剂量对大鼠子宫颈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所致大鼠子宫颈炎动物模型,观察消糜栓临床常用剂量对大鼠子宫颈炎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消糜栓临床常用剂量能改善苯酚胶浆所致大鼠子宫颈炎动物模型子宫内膜病变程度.结论:消糜栓临床常用剂量有改善苯酚胶浆所致大鼠子宫颈炎动物模型子宫内膜病变程度的作用.
作者:向绍杰;孟莉;乔敏;刘冉;张惠颖;陈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炎症为AS早期病变形成期和不稳定斑块破裂期的中心环节,与AS相关的主要炎性信号转导分子和血浆炎性标志物已成为评价治疗AS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活血化瘀中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减轻或延缓AS的病变程度.
作者:牛晓玲;孙志广;陆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笔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略有心得.
作者:刘艳平;李引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运用中医草药治疗妇女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6例盆腔炎采用中药煎服和灌肠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有病程短、疗效显著、用药安全等优点.结论:中草药有良好消炎、抗菌、止痛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消散,乃致病愈.
作者:董远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对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基于其肾精亏虚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的病理因素,在治疗上应从补肾祛痰化瘀入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选用电针配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36例,以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显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6.1%.电针刺激百会配太阳穴疗法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典樟;易燕;叶锋;张平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降防保心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调节作用.方法:65例高血压并伴有IR的患者分为中药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添加降防保心胶囊和标准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中药干预组治疗后的血压、胰岛素、ISI和TC、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1,P<0.05,P<0.05,P<0.05);治疗后中药干预组的ISI和LDL-C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皆为P<0.05).结论:降防保心胶囊对高血压患者的IR具有改善和调节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脂代谢状况.
作者:张志斌;陆曙;李萍;夏成霞;龚少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辅以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72例,男44例,女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消栓降脂丸口服及高压氧治疗与单纯西药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辅以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对于血液流变有明显改变.是治疗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彦东;周国玉;刘春旺;南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周鸿飞,男,1964年生,辽宁辽阳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针灸科(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宜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回顾大地震突袭我市周边地区,短时间内,来自北川、安县、平武等地大量伤员,不断运抵现场,需要紧急救治.方法:本院迅速组织人员、车辆、药品、器械、通讯、物资等力量,及时到达九州体育馆,立即开展紧急救援,进行搜寻、分检、急救,识别、监测和伤情的评估.结果:24000余例伤病员经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控制感染、吸氧等处理,全部伤痛员实现安全分流、转运.结论:伤病员因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平稳渡过了生理极限即致死性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紧急救援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朱渝红;文灿新;丰纪明;罗先涛;黄琼;周建容;张一琳;张琼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的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逐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作者:郑春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致残率都很高,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无创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筛查出脑血管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或推迟脑中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姚亮;周鸿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