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骥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深入各代表性地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标本,考证文献资料,调查在民间的应用等.结果:唐山地区有药用植物113科、301属、382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1种;裸子植物5科6属8种;单子叶植物9科36属42种.双子叶植物92科251属321种.结论:唐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薄建柱;吴范武;喇孝瑾;白素芬;郑彩慧;齐峰;柳月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炎症为AS早期病变形成期和不稳定斑块破裂期的中心环节,与AS相关的主要炎性信号转导分子和血浆炎性标志物已成为评价治疗AS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活血化瘀中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减轻或延缓AS的病变程度.
作者:牛晓玲;孙志广;陆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辨证分期治疗,静脉滴注清开灵针,同时配合足三里、血海、曲池穴位注射.结果:治疗26例,临床痊愈11例,好转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疗效较好.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消瘿瘤汤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枳壳、陈皮、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论:消瘿瘤汤中的枳壳、陈皮、茯苓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主斑点Rf值与柚皮苷、橙皮苷对照品和茯苓对照药材均相同,分别为0.64、0.73和0.72.方法重现性好、简便、实用,可用于消瘿瘤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航;韩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心脏X综合征通常指患者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平板运动时出现ST段下移而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并排除冠脉痉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观察4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彦伟;杨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医学对于中毒的认识渊源久远,中医学认为中毒是指毒物经人体食道、气道、皮肤、血脉侵入体内,致使气血失调,津液、水精施布机能受阻,甚则损伤脏器的病证.古代医家对于中毒的解救记载较为丰富,如很早就强调以催吐等方法将毒物排出.近年来,固定方药及验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一些常见急性中毒的抢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及宝贵的经验.
作者:朱颖;张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味聚精食疗汤对少精、弱精症大鼠曲细精管结构改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雷公藤多甙造模少精、弱精症大鼠模型,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了解治疗前后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味聚精食疗汤和五子衍宗片对少精、弱精症大鼠曲细精管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加味聚精食疗汤较五子衍宗片更明显,更能改善少弱精子症大鼠曲细精管组织结构的受损状态.结论:加味聚精食疗汤能够更好的改善少精、弱精症大鼠睾丸曲细精管,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慰填;陈德宁;覃湛;冯德勇;洪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止颤汤组用止颤汤灌胃,分别在处理后7、14、28天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及其在脑内位置变化,多巴胺递质转运子DAT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动物处理后28天,止颤汤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nestin及DAT数量较对照组增多,且多分布在中脑损伤区域;结论: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涛;李如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佳时机和方法.为COPD患者实施更为有效的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50例COPD确诊患者在夏季采用敷贴疗法(冬病夏治),结合患者体质加减用药.结果: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54%.结论:中药敷贴疗法对COPD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作者:段焕发;丁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系统总结了水蛭近年来的提取分离方法(水提法、醇提法、水提醇提法及其他方法)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水蛭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艳玲;赵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选用电针配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36例,以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显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6.1%.电针刺激百会配太阳穴疗法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典樟;易燕;叶锋;张平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龙心素对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龙心素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对照组7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斑块面积、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龙心素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建民;王凯华;陈晓峰;任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广泛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水土不服的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概述,同时阐明各种因素对水土不服的影响.简述了治疗水土不服的民间偏方和科学方法,为开发相关药物提供资料.
作者:张玺;倪士峰;刘惠;骆蓉芳;吴一飞;崔延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抗敏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时抗敏颗粒剂中的当归、桂枝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以HPLC法测定本品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98.1%~100.6%之间,RSD为1.5%.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的抗敏颗粒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谭晓亮;宋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10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年轻、具发展潜力的二级学院,是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
作者:宜远;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不同的中医手法整复加夹板固定治疗患者116例.结果: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拟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98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治愈好转率达96.5%.结论:该疗法对大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考虑作为一种首选疗法.
作者:任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拟方通腑理肠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用药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中药组30例、空白组15例,通过测定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IL-1、IL-4、IL-6、IL-10、TNF-α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各组IL-1、IL-6、TNF-α、IL-4、IL-10无显著差异性;术后24h空白组IL-1、TNF-α较中药组及西药组显著升高;中药组IL-6较西药组及空白组显著降低;术后48h空白组IL-1、IL-6、TNF-α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显著升高;术后24h IL-4各组无显著差异性;中药组IL-10较空白组和西药组显著升高;术后48h中药组组IL-4、IL-10较西药组和空白组显著升高.结论:通腑理肠饮能减轻手术应激及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陶卫东;郭吕;王艳;顾喜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清肝法是中医常用肝病治法之一,长期指导着肝病的临床治疗.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了解清肝法的历史渊源,阐述清肝法适应症的症侯特点,并从五脏的角度入手,深入探析清肝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爽;曲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介绍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浆置换(TPE)配合中药灌肠救治20例急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崴;柳风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回顾大地震突袭我市周边地区,短时间内,来自北川、安县、平武等地大量伤员,不断运抵现场,需要紧急救治.方法:本院迅速组织人员、车辆、药品、器械、通讯、物资等力量,及时到达九州体育馆,立即开展紧急救援,进行搜寻、分检、急救,识别、监测和伤情的评估.结果:24000余例伤病员经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控制感染、吸氧等处理,全部伤痛员实现安全分流、转运.结论:伤病员因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平稳渡过了生理极限即致死性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紧急救援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朱渝红;文灿新;丰纪明;罗先涛;黄琼;周建容;张一琳;张琼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