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红;戴永生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中是一门新兴专业.针对本校该专业的实际情况,从预防医学课程特点及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本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作者:王淳;王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前,汤剂仍然是临床应用中药常采用的剂型,煎药方法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煎药机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煎药机煎药,已经充分取代了几千年来用砂壶、砂锅等煎药的传统煎法.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机煎汤药尚存在以下弊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提高.
作者:才真;刘培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止颤汤组用止颤汤灌胃,分别在处理后7、14、28天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及其在脑内位置变化,多巴胺递质转运子DAT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动物处理后28天,止颤汤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nestin及DAT数量较对照组增多,且多分布在中脑损伤区域;结论:止颤汤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涛;李如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刀对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临床确诊为劳损性腰痛的病例,采用针刀松解局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方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160例患者,痊愈90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6.9%.结论:针刀对劳损性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贵;赵新;孙锐;刘乃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龙心素对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龙心素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对照组7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斑块数、斑块面积、CRP、FIB、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龙心素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建民;王凯华;陈晓峰;任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介绍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浆置换(TPE)配合中药灌肠救治20例急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崴;柳风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临床反复实践和总结,认为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基础是久病血瘀气滞、脾虚痰蕴;其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治疗上主张行气与活血并重,健脾与化痰同施,服药与食养结合.
作者:刘桂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部发作性疼痛或不适.实际上心绞痛只是冠心病中的一个常见类型.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心脑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中西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邓惠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消瘿瘤汤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枳壳、陈皮、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论:消瘿瘤汤中的枳壳、陈皮、茯苓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主斑点Rf值与柚皮苷、橙皮苷对照品和茯苓对照药材均相同,分别为0.64、0.73和0.72.方法重现性好、简便、实用,可用于消瘿瘤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航;韩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一定的中医知识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而且随着高科技的新兴与发展,出现了知识更新快、信息传播快、科技成果转化快的科技发展新局面,中西医知识的相互渗透,药物的更新换代,尤其是中药剂型改革后,中药的方剂大量地被制成片剂、针剂,中成药已被西医广泛地接受和运用.近几年,医药市场中成药品种每年呈倍数递增,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由此可见,中医中药通过科学手段的改革,逐渐地向西医渗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者:刘春梅;陈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广泛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水土不服的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概述,同时阐明各种因素对水土不服的影响.简述了治疗水土不服的民间偏方和科学方法,为开发相关药物提供资料.
作者:张玺;倪士峰;刘惠;骆蓉芳;吴一飞;崔延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对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收集了2003-2008年间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其下列举研究较为深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并简述其主要研究结果、进展.
作者:李中华;赵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从碱蓬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SP,经分离纯化得到SPA,研究SPA的纯度,性质和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DEAE Sepharose CL-6B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SPA,经HPLC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检验纯度,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鉴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SPA是均一组分多糖.结论:SPA有高于维生素C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和相当于维生素C的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
作者:王昭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8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按Lysholm评分标准,优39例,良31例,中11例,差4例,总优良率82.6%.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恢复关节面平整,坚强的内固定及术中植骨,术后合理有效功能锻炼,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谭风金;毕荣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主要从神的含义及地位;神依附于形,形的存在决定神的存在;神对形的主宰与协调作用;调神在养生中的意义方面探讨了养生重在调神.
作者:王练;李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心脏X综合征通常指患者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平板运动时出现ST段下移而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并排除冠脉痉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通过观察4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彦伟;杨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病理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病理学教师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作者: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使用消痔灵间断重复局封治疗腋嗅,经与小切口皮下搔刮治疗术对比,疗效相当.方法:本院门诊病人146例,随机分为两组,消痔灵间断重复局封治疗组74例,小切口搔刮术对照组42例,进行组间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97%(P>0.05),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痔灵间断重复局封治疗腋嗅与小切口搔刮治疗术疗效相近,但消痔灵治疗组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术后不留疤痕,更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周勇;彭峥嵘;徐晓静;于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丸合五苓散(简称四五合剂)内服、金黄散醋调外敷、局部微波照射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1.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沉、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结合微波照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疗效好,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安全好.
作者:苗军;张茂平;冉志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认知症(痴呆)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目前对其发病的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尚无控制病程进展的特异疗法.日本汉方医学对认知症的认识和研究与中国国内的中医研究有一定差别,并且对认知症的治疗与西药治疗相比有一定优势.抑肝散是日本目前在认知症的研究方面常用的汉方制剂,因此探讨汉方医学对认知症的认识及抑肝散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柴山周乃;杜武勋;朱明丹;张俊华;张伯礼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