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春润;沈洪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fiohal dispepsia,FD)是指以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国内统计,FD约占胃肠道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欧美国家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21%~40%,其中FD占40%~70%,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近几年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郭信;赵云燕;雷晓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后世医家根据当归六黄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特点,开拓了本方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作者依据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喜用此方,每获佳效.
作者:崔梅梅;郭跃;闫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李达教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从病因病机认识、临证遣方用药等两个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作者:苏冬青;李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文献的回顾,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问题,如本病的中医临床证候表现、证候分型、临床疗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等提出建议.
作者:田玉静;唐雪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从生活环境、起居、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及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护理,并做好哮喘日记,定期复诊,从而控制、减少儿童哮喘发作.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取得较好的疗效,经本组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1%,只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各种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囊立消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出血和凝血时间及对大鼠体外血栓的影响.结果:该药能扩张小鼠耳廓微循环动静脉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小鼠尾出血和凝血时间,降低大鼠体外血栓的重量.结论: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作者:祝司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充分运用南阳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对中医学专业张仲景学术思想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该方案以培养传承与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功底,较强临床辨证能力、较高职业道德水准,热爱中医事业的实用型人才,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新方案的初步实践,正在展现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
作者:周英武;朱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HGF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终末期肾衰患者(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脂蛋白(LP),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的HGF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沙庆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分析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药以及针灸治疗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机制研究思路、实验指标、实验模型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指出通过动物实验.确定中医药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缪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和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观察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优势,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搜集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之间在本院蒙医骨科住院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照组:四肢骨折手术治疗.阐述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差异.结果:①治疗组四肢骨折患者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蒙医症候治愈率为97%,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骨痂形成、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蒙医传统整骨与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结论:经系统临床研究,在临床上用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巴虎山;王青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所形成的文字资料.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合理引入中医医案,其作用在于:有利于使学生认识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历代医学发展特点与成就、医家对中医发展做出贡献,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扎实学习中医课的了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事半功倍.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结合<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拟建立<中药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开放式教学模式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是<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引导教师形成开放式教学理念、增加课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抓好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
作者:胡小勤;曾学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在校和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引起社会关注,以采取有效方法缓解或解除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名在校护生和50名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校护生大压力源为学习压力,其次为就业压力,压力小的是情感困惑,常用应对方法是向他人述说;实习护生主要的压力源为就业压力,其次为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相对其他压力小的是经济,常用应对方式是向他人述说、顺其自然(二者所占比例相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不同来源的压力,其中关键问题在于学习,而缓解压力的对策缺乏,相关教育不足,社会的关注度亦不高.根据学生压力源情况,对相关者提出应对措施的建议,以正确应对护生的压力.
作者:林新新;李睿明;王旗春;方娟;王盛华;倪丽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鼎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功能性低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临床上颇为常见,治疗上也颇棘手,笔者多年来辨证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吕志生;张先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消白汤及消白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发病部位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给予内服消白汤加减,外擦消白酊2~3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愈20例,好转46例,总有效率82.5%.结论:白癜风患者及早、耐心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赵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小儿肛瘘疗效.方法:采用一次性切开或切开挂线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87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治疗5例.切开挂线治疗82例.86例经1次手术治愈.术后1~3年随访62例,61例无复发,无肛门功能异常.结论:手术治疗小儿肛瘘疗效确切可靠,治愈率高.
作者:杨伟;周艳;张磊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鼻舒宁由黄芪、防风、甘草等中药组成,由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050704,为鼻用喷雾剂,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临床上研究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虚风寒证,临床研究效果良好.为探讨本方的药理作用,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及毒理研究,现将研究资料进行总结,概括如下.
作者:胡晓燕;张鹏;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