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梅;王晓君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丹栀颗粒中原儿茶醛与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mil C18(200mm×4.6mm,5μm,迪玛公司)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5%醋酸(22:78);流速:1.0mL·mim-1;柱温:25℃;检测波长238nm.结果:原儿茶醛与栀子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5~27.0μg·Ml-1(r=0.9999),11.6~232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RSD=1.0%)和97.2%(RSD=0.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丹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玫玫;高晓霞;薛改进;王婷;于治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用桂附理中汤加味口服,每日1剂;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20-50mL每日1次,每疗程用药15天.对照组用吗丁林10mg,3次/天,餐前服用;雷尔替丁15mg,2次/天;谷维素30m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伍德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为研究小针刀配合自拟消骨痛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时患者先予1次小针刀治疗,待3日后针眼愈合,如仍残留疼痛等不适感觉,在膝关节周围外敷消骨痛酊治疗.结果表明,以小针刀配合自拟消骨痛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既能提高疗效,又可以减少针刀的次数和针刺点,从而缩短疗程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谢大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HBV感染动物模型的发展对理解病毒复制、疾病发病机理,尤其是对鉴定HBv感染治疗的候选药物是很重要的.然而,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已经限制了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猩猩易于感染HBV,但是不能表现疾病的所有症状,也很昂贵,不利于作为动物模型使用.
作者:刘亚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与氨中毒有关,其次与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氨基酸代谢不平衡、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等有关.
作者:武建华;毛德文;胡振斌;王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清热利湿活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其中采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30例(列为治疗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30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年观察前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年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及73、3%,(P
作者:王晓星;李传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五行生克制化观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难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的重要补充部分,在此方面不仅继承了<黄帝内经>的相关研究,而且发扬和拓展了其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创见,对后世临床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景明;陈震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运用黄连阿胶汤(方药组成:黄连、阿胶、白芍、炒枣仁、琥珀、川芎、陈皮、鸡子黄等)治疗失眠3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6.7%,所以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有效.
作者:和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发生率有相关性,痛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痛风的治疗日益重视.西医治疗痛风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及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临床使用.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优点,且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效果明显,主要从复方中药(包括内服、外敷)、单味中药两方面对近年来痛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君;余俊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增抗宁胶囊(白芍、黄芪)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定白芍、黄芪;用HPLC法对白芍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岛津VP-ODS C18柱(4.6μm×250n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051μg~1.02μg范围内,芍药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0.52%,薄层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增抗宁胶囊质量控制.
作者:林冬杰;柯立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综合分析近5年来有关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药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调理脏腑整体功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并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善于取长补短,为治疗小儿哮喘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滕绘敏;邓丽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通过近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加以综述.揭示了随着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出现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提示医务工作人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在今后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晗喆;万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降血脂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2例患者服用调脂口服液(红参、何首乌、生山楂、草决明、泽泻等),对照组104例服用非诺贝特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04%和77.8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能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林新;郭文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收集并整理近10年来有关湿热证舌苔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舌苔与湿热证证候诊断的关系、舌苔上皮细胞的研究、舌苔微生态的研究、器官感染与舌苔变化的关系以及中药治疗对舌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湿热证舌苔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作者:吕军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诊治上出现一些新的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病带来新的希望,综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西医诊治相关文献.
作者:董照阳;魏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出有效先导物,不仅对植物新药研发意义重大,也成为化学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但是,从植物中研发新药困难重重.作者通过借鉴中医药学的科学规律,将医学临床设计为主要研发平台,使用独创的整体状态检测技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直接将人体作为新药先导物筛选及新药研发全过程的测试体,结合现代制药研发技术及标准,创建了一种从单味植物(包括中药)中开发新药的新模式.
作者:赵晶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意加减治疗缓慢型为主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炙甘草汤加减,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3例,加重2例.结论:以炙甘草汤意加减,益气通阳、养血活血治疗缓慢型为主的心律失常,收效满意.
作者:邓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hkusa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P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LVdp/dtmax)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LVdp/dtm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D值)减少、Bax蛋白表达OD值增多.参附芎泽注射液组与模型组相比,LVSP、±Lvdp/dtmax升高,LVEDP、SBP、DBP降低;Bcl-2表达明显增多而Bax的表达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功能.
作者:韩曼;于远望;张淑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硝矾洗剂坐浴治疗痔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痔术后创缘水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硝矾洗剂坐浴治疗,与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矾洗剂坐浴治疗痔术后创缘水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而三因素学说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对两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研究,说明两种理论的差别.中医病因分为四大类,强调内因为主;而三因素学说将病因分为三邪,强调三邪引发的病理变化.通过时三因素学说病机理论的研究,对于丰富祖国医学的知识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德阳;李波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