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萍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喘息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吕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研究背景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新药的合成与设计、晶体工程和材料的性质的研究中也举足轻重,其中小分子与DNA碱基的相互作用是具有代表性及研究意义的一类分子间相互作用.DFT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处理相互作用多粒子体系的量子化学似计算方法.一般地, DFT的计算量约与基函数个数的3次方成正比,大体与ab initio HF SCF方法的计算量相当.
作者:刘静;韩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增生性瘢痕是在人体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是创伤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活化后可促进瘢痕形成,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可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瘢痕形成的作用.
作者:昝钦;王宝云;胡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及病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以酸枣仁汤加减,日1剂,水煎2次合成3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以右佐匹克隆片睡前口服(严格按说明书),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进行SPIEGEL睡眠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结论: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
作者:刘时喜;黄文静;曹鹏;王梅;邵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15例(15关节)不等长的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5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全部获得为期0.5年-1.5年的随访,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现象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彻底改善,X线检测下尺桡关节的对位情况良好.疗效评定,优、良、可、差各为11例、3例、1例、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及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可在不损害关节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对于尺桡骨撞击症状的解除,使患者下尺桡关节对位与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王邦学;刘崇刚;李华祥;李世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标准.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胸部HRCT、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IPF-COPD临床表现介于两种疾病之间,肺功能检查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表现低氧血症较为明显,胸部HRCT表现兼有两种疾病特点.结论: IPF-COPD由于双重的病理损伤造成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因此研究PF-COPD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资料中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占74.20%,发热占61.3%,精神行为异常占41.9%,抽搐占30.0%,恶心呕吐占12.9%,意识障碍占16.1%,伴有口周疱疹占9.7%,肌肉疼痛占3.2%.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检查异常占38.7%,脑脊液生化检查异常占64.5%,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占58.1%,脑脊液压力异常占35.5脑电图检查异常占67.3%,影像学检查异常占16.8%.结论: 头痛、发热及精神行为异常是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入院的首发症状,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多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田永攀;郭霞;潘成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影响药物剂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方法:100例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收集原药瓶、输液器、排气、液体瓶内的残留液计算残留剂量,对照组为护士日常输液流程,实验组为研究人员严格干预下输液流程.两组残留药物平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残留余液平均含量为0.18;实验组为0.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可减少药液的残留.
作者:李新聪;刘玉春;李白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护士高精的业务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在任何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损害和障碍,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应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011年3~2012年3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2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采用口腔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清洁护理的实验组和实施传统口腔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伤口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清洁度达优4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95.0%;对照组清洁度优13例,良28例,差11例,优良率78.8%.实验组在3d和7d愈合患者共53例,占88.3%,而对照组对应仅有32例,占61.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冲洗技术更利于深入口腔内部清除腔内污垢、血迹及异味,且对术后创面清洗效果良好,有效预防创口感染,还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创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卢洁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更昔洛韦是小儿巨细胞病毒与EB病毒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来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更昔洛韦治疗疗程长,PH值及渗透压高,对静脉刺激性大.再加上儿科患者血管细小,皮肤娇嫩,活动多自控能力差,穿刺后容易引起液体外渗,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灼痛,严重的可出现局部感染、败血症,给患儿带来痛苦,同时也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从2011年5月-2012年6月采用硫酸镁加喜辽妥治疗23例更昔洛韦外渗患儿,疗效显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姚君君;施建文;王迪楠;马迪将;方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110例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缓急、病程长短,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肢体按摩、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结果:11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压疮,发生呼吸系统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出院时患者弃拐行走91例,步行恢复率为82.7%.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再发性心肌梗塞,是指急性心肌梗塞4周后再次发生的心肌梗塞.再梗塞可位于原来部位或邻近,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如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肺部感染等,预后差.并且再梗塞的次数愈多,间隔时间愈短,病死率也愈高.因此,防止再发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Roy适应模式在帕金森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2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显的比较意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优秀率;结果:观察组优秀率(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率(32.26%),两组患者优秀率比较(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行Roy适应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春;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3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患者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2例(131眼),术后第一周佳矫正视力≥0.5 的有31 眼,占23%,佳矫正视力0.3~0.5的有85眼,占65%,脱残率为88%,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的有15 眼, 占12%.结论: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考察老年髋骨骨折的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现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接诊的6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62例患者术后仅发生压疮1例、肺部感染1例.经过上述精心的护理以及对症治疗工作,终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能够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对于患者患肢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韩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老年组与青年组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了解老年人用药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将行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根据年龄分组,就病因、诱因、用药情况、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病情重、病情复杂、治疗用药矛盾、治疗效果欠佳,诱因中药物性出血用药多为非甾体抗炎药.
作者:龙晓东;王梓;王锦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综合征,也是现如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有些患者手术后易出现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等,需再次手术,有学者认为这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作者:张晓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8例异位妊娠病人,将其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有21例患者,选择静注甲氨喋呤,B组有19例患者,选择口服米非司酮,C组有18例患者,选择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进行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比单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的疗效都好.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进行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疗效,是一种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我国计划生育事业中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现状, 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作者:胡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