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治疗晚期肺癌16例

赵小青;王彩路;曲莉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 十全大补汤, 肺癌晚期
摘要:笔者对晚期肺癌患者给予中药鱼腥草注射液配合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使带瘤生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延长了生存期,现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变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缩窄而发病.中医认为,哮喘是痰饮久伏、触遇诱因而发,痰阻气道、宣降失常而为病.中药穴位敷贴,通过穴位皮肤吸收而达到化痰、降气、平喘作用.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等.现就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翁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左旋千金藤立定对D2受体的拮抗作用研究

    利用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5mg·kg-1·d-1s.c.建立的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低下模型,用以研究左旋千金藤立定(1-stepholidine,L-SPD)对抗APO所诱导的哺乳期大鼠泌乳素(pro-1actin,PRL)水平低下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APO所致哺乳期大鼠乳汁分泌低下模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L-SPD为D2受体阻断剂.

    作者:刘大中;尤春来;蔡晓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观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深化,自主择业观念已开始注入大学生意识之中.大学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面对五光十色的职业岗位和高标准的社会要求,如何顺应这一潮流,认清社会需要,强化主动择业意识,提高择业能力,掌握择业艺术,实现择业成功,便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任玲;毛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有效成份和抗原性成份在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的非线性关系

    目前,关于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多有报道,但研究多侧重于将中药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而关于中药抗原性对实验的影响鲜有提及.为此,从理论免疫学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抗原性在免疫实验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在观察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过程中,其抗原性所造成的影响应当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方案.

    作者:李建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学科之一,从此学说的诞生就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温病学也是中医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根据目前温病学教学实际,温病课的教学也亟待改革,但温病学教学改革的实质应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综合性改革,尤其应从根本即教材上动手.绝非是把<温病学>的编次、标题的重新安排和证型的来回搬动;更不应是争论其是基础课还是临床课;应设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于以上,笔者对温病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作者:李海波;王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综合一体疗法临床应用观察

    把中医的针刺、熨疗、温热、按摩、中药透入与现代医学的离子透入、透热疗法和电刺激等理疗方法融为一体,集中于一个治疗探头上,用于身体局部可同时体现出多种治疗方法.在时间上,空间上彼此相互协同,增强作用,其疗效远远超过其中任一单一疗法的疗效.

    作者:刘凡;陈学惠;张联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薯蓣丸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反复感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常因为反复感冒而使病情复杂化,影响其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笔者1996年3月-1999年6月,在对46例慢性乙型肝炎反复感冒患者常规治疗肝病的同时,用仲景名方薯蓣丸防治其感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学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扶正固本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92例

    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以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1979-1995年运用扶正固本法的同时,口服小剂量西药利尿剂,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92例,有效率达90.22%.同时简要阐明了其治疗机理.

    作者:蔡金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体育教育与美育刍议

    学校的美育教育亦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作者:刘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痤疮粉外用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笔者于1998年3月-2000年3月用痤疮粉外涂,治疗寻常痤疮1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桂花;孙文(日见);贾晓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史学习浅论

    论述了学习中国医学史重要性,阐述了医史学习与发展中医事业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医史学习中注意把握的问题.

    作者:李巨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诊断学》四诊操作技能的教学初探

    笔者在教学与临床带教过程中感到,一些毕业实习生对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操作不规范,应用不自如,从而影响疾病与证候的诊断和治疗.对此,如何提高中医四诊操作技能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任课带教老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除理论知识传授外,不少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有待教师亲自示范.学生动手练习,经过临床再实践才能逐渐掌握.现就笔者体会略陈管见,并请教于同仁.

    作者:戴永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益脑化瘀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益脑化瘀胶囊是我院研制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方剂,由人参、丹参、川芎、灵芝、冰片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益智醒脑、活血化瘀、壮骨生髓之功效,可提高脑组织内氧分压,改善其缺血、缺氧,促进坏死组织修复与再生,用于治疗迟发脑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药品质量,笔者采用薄层鉴别的方法对处方中的人参、丹参及冰片等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通过阴、阳性对照试验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较为满意,可作为该中成药的鉴别方法.

    作者:周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不同中医证类的疗效.将冠心病心绞痛按诊断标准分为心气虚损证等中医6型.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观察各组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各种证类的总有效率,心绞痛和心电图分别为:心气虚损证70.83%及41.76%;心阴不足证78.38%及59.49%;心阳不振证64.70%及35.29%;痰浊闭塞证86.36%及63.64%;心血瘀阻证92.86%及69.05%;寒凝气滞证66.67%及38.89%.各组之间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属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之疗效有显著差别,其原因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在不同中医证类之间有轻重之分.

    作者:谢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辅修班内科临床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医内科辅修临床课是指以中医药专业为主,而非中医内科为主修课的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在完成本专业主修课的学习,成绩合格,并有能力和精力从事辅修课学习而开设的课程.在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辅修课的对象主要是中药、针灸、推拿、骨伤专业的在校学生.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临床的桥梁,是中医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临床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学好了中医内科学,既扩大了就业面,又促进了本专业的提高,因此,中医内科辅修课从一开始就很受学生的重视.

    作者:李琦;尹亚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病108例

    笔者自1996-1999年,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裘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略论《内经》的形神兼养理论及意义

    形神兼养理论是中医养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经>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试从辨证的形神一体观和具体的形神兼养大法两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的探讨和总结,使之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并阐述了它的现实意义.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为现代心身医学的建立和养生保健提供宝贵经验和理论指导.

    作者:贺松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信息时代中医院校的情报教育

    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社会活动的信息化和信息活动的社会化使中医药信息用户的情报教育需求明显增强.与10年前相比,文献检索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无论是医药信息人员,还是医药科技人员,都面临更高层次的情报教育需求.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治疗阴虚应以培补脾胃为主

    目前中医院校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内科学等,在论述阴虚治疗时,均提出阴虚应滋阴清热,笔者通过阅读其它医学书籍及所学之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提出不同看法.

    作者:姜哲浩;张海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壶天逸案(连载5)

    33郭沫若重病服中药1908年秋,17岁的郭沫若正在四川嘉定城读初中,当时他生了一场大病,总感到非常疲倦,头痛,下痢,咳嗽,时流鼻血,食欲极差.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