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目的:了解沈阳市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主要健康问题,为农村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东陵区某中等经济水平农村社区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结果:本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高血粘、血压异常、脂肪肝、咽炎、尿路感染、女性阴道炎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8.0%,41.5%,33.8%,27.1%,20.7%,7.0%,47.5%.结论:该社区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社区人群健康状况.
作者:李悦;王雨;赵振宇;王维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绞股蓝对小鼠皮肤衰老的形态学影响.方法:将60只12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绞股蓝低剂量组(A组)、绞股蓝高剂量组(B组);对照组用赋型剂外涂,A组用4%绞股蓝霜剂外涂,B组用16%绞股蓝霜剂外涂.40天后做组织学切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绞股蓝可使真皮层显著变厚,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弹性纤维增多;低剂量绞股蓝对皮肤衰老程度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高剂量绞股蓝对小鼠皮肤衰老的形态学影响是胶原纤维合成增加,弹性纤维变性减少.
作者:丛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喉结核大部分由肺结核继发而来,只有极少数为原发结核.因其症状复杂,临床表现与局部特征不同,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就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的我科收治的40例喉结核患者的诊治加以分析.
作者:李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glass-infiltrated alumina oxide ceramic,In-Ceram)简称为渗透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全瓷冠桥修复材料.由于临床陶瓷修复体的破坏多发生在粘接面,提示我们该界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1,2].
作者:汪大鹏;洪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不同固定方法并评价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7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及内固定方法,并随访其疗效.结果:经过0.5-8年随访,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组骨折愈合率95.7%,股骨髁支持钢板的骨折愈合率为82.3%,均无1例感染.动力加压钢板(DCP)的骨折愈合率为73.3%,动力髁部螺钉(DCS)的骨折愈合率为84.2%,2组中各有2例和1例出现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个月、6.5个月、7个月和6个月.结论:根据股骨远端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物.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适应证广,操作方便,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下床,而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和动力髁部螺钉对关节没有破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陈东方;安贵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TCDD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的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株暴露于二(噁)英(TCDD)24 h(浓度为1×10-10~1×10-8mol/L);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株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株细胞凋亡率.结果:1×10-10~1×10-8mol/L的TCDD诱导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并随TCDD浓度的增加而更明显;TCDD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效应,1×10-10~1×10-8mol/L浓度的TCDD作用24 h后,软骨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11.75%±2.41%,19.5%±2.75%,27.5%±3.45%,对照组为5.21%±2.4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CDD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作者:赵玉红;吴丽霞;赵玉岩;郭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及具备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手术当日心肌缺血程度的变化.方法:ASAⅡ~Ⅲ级冠心痛及具备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30例.预计手术时间2~3 h.麻醉前90min连接Holter,记录60min作为基础值后连续记录共24h.观察指标为术中及术后每小时的缺血负荷(每小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术中缺血负荷计算采用术中缺血的总时间除以手术时间.结果:术中缺血负荷与术前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h和第19h的缺血负荷高于术前(P<0.05),其他时间段的缺血负荷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冠心病及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手术当日24h内于术后第2h和第19h(次日清晨6~7时)心肌缺血严重,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应加强监护.
作者:李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通冲剂的抗冠心病和抗心绞痛的作用.方法:应用整体动物(犬、大鼠、猫)实验法测定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心脏功能和血栓形成,用血流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冠心通冲剂可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面改善心脏功能.结论:冠心通冲剂具有很强的抗冠心病和抗心绞痛作用.
作者:范晓东;张革;姜殿君;范纯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三氧化二砷为无机剧毒品,纯品为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俗称砒霜,成人口服中毒量10~50mg,致死量100~300mg[1,2].红砒主要成份即是三氧化二砷,含有少量硫化砷,因呈块状并含杂质,毒性明显小于纯品,小鼠灌胃的LD50为0.242g/kg[3].
作者:高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K34βE12与Vimentin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利用HE染色观察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34βE12与Vimentin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无炎细胞浸润,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炎细胞浸润的阳性率为87,2%.CK34βE12在有无炎细胞浸润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Vimentin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炎症能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发病,且由炎症所造成的前列腺增生主要是间质细胞的增生.
作者:王艳宁;韩起鹏;吴璠;王嘉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放、化疗、免疫、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是肿瘤放、化疗常出现的副作用,如果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患者治疗计划则推迟或不能完成.
作者:闫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是指臀肌长期反复注射药物,致使臀肌肌肉、筋膜、肌腱、脂肪及关节囊等软组织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功能障碍.
作者:邹丹;孙乃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由于成像设备及扫描设备的影响,传统牙X线片图像不够清晰,增强对比度是其临床及教学应用的必要预处理过程.近年来,采用图像空域增强方法增强图像对比度不断应用于各领域,其中直方图均衡化是医学图像增强技术中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
作者:刘艳君;杨文美;马旭;张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人晶体上皮细胞(hmn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中一氧化氮(nitric oxygen,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用IL-1β作用于HLEC后,用MTF法检测细胞增殖;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和iNOS的活性.结果:IL-1β作用于HLEC 24 h后刺激细胞增殖,NO含量增高,iNOS活性增高.结论:IL-1β诱导的NO和iNOS在HLEC增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汪亚伦;周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导致错颌畸形临床较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麻下拔除埋伏牙,在缺隙处做固定或活动义齿进行修复.
作者:王荣强;赵连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CT定位,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仪对颅内血肿碎吸引流.结果:成活102例,死亡18例.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费用低,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超早期(3~6h)手术可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
作者:金延成;王世英;吴志伟;孙奡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伤科止痛胶囊由土鳖虫、三七、红花、延胡索等药材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但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标准中无定量指标,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内在质量.
作者:张文杰;白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应用抗原修复技术暴露被封闭的组织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微波抗原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抗原修复方法[1],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
作者:吴璠;吴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肢体康复训练与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所接受治疗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加高压氧治疗.采用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0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结果:治疗20天后观察组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肢体康复训练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玫;金艳丽;刘姝舒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