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3,C4,CRP,α2-MG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宋鉴清;李平;赵敏;张丽霞

关键词:胸腔积液, 补体C3, 补体C4, C反应蛋白, α2巨球蛋白
摘要:应用免疫比浊法对78例胸水患者胸腔积液的C3,C4,CRP,α2-MG进行检测.渗出液4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测定对渗出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1例报告

    报告1例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对其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嘉晖;张朝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内药物注射治疗小儿嗜酸性肉芽肿12例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2例嗜酸性肉芽肿患儿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就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等方面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戚福杰;温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合树脂材料的体外磨损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3种复合树脂材料和牙釉质在不同负荷下的磨损情况,评价牙科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磨性.方法:使用环块磨损实验机,测定试样的磨损前后体积损失.结果:4.5kg负荷时材料的磨损量大,与3.0,1.5kg负荷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同负荷下,几种材料耐磨性由大到小排列为:牙釉质、Sculpture、Bayer、Pekulux.Pekulux和其它3种材料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磨损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牙釉质的耐磨性强于3种复合树脂材料.Sculpture和Bayer的耐磨性接近于牙釉质.

    作者:刘中扬;杨晓东;管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的临床调查

    应用API及VITEK2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仍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产ESBLs菌株的产生,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感染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作者:丁丽萍;褚云卓;年华;王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液检查对糖尿病肾病的监测

    检测分析102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尿蛋白定性、尿微量白蛋白(mA)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结果表明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早期肾病;尿mA和尿α1M联合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尿mA和尿α1M测定值不断增高,尿蛋白定性、尿mA和尿α1M阳性率明显升高.因此尿mA和尿α1M是糖尿病肾病监测的良好指标.

    作者:陈燕;张家红;巴晶;韩玉淑;张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在体温调节中作用的探讨

    目的: 观察发热、降温和解热时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的变化,探讨CYP450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方法:数字温度计连续监测大鼠体温,并用改进的木村和佐藤方法测量第1次注射不同试剂后24 h CYP450含量.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大鼠作为对照.结果:腹腔注射脂多糖后大鼠体温升高(P<0.05),注射后24 h CYP450含量下降(P<0.05);注射丁香酚后体温下降(P<0.05),注射后24 h CYP450含量增加(P<0.05);腹腔注射脂多糖后3 h再腹腔注射丁香酚体温先升高然后恢复,注射后24 h CYP450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CYP450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方向相反,CYP450可能有解热的作用.

    作者:狄军艳;冯甲棣;张玉霞;王常慧;曹滢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核苷甲基化对酵母tRNAPhe反密码环结构与功能影响的研究

    通过用甲基选择性地取代核苷的氢原子,研究修饰的全面贡献.实验表明某些情况下核苷甲基化仅能略微地改变局部残基构象,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能显著地改变构象.

    作者:叶文鹏;刘桂华;Agris PF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婴幼儿变形链球菌定居的时间与母亲变形链球菌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婴幼儿变形链球菌(MS)的定居时间与母亲MS水平关系.方法:选取6~24个月婴幼儿180例,同时对其母亲采样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MS定居时间与母亲的MS水平相关,母亲有龋齿其孩子MS定居时间较早.结论:对母亲龋病进行治疗及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母亲MS水平,阻断或延迟孩子的MS定居,减少乳牙龋病的发生.

    作者:佟玲;谭栲;刘淑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AMP-PKA途径在小鼠受精卵卵裂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环腺苷酸-蛋白激酶A(cAMP-PKA)途径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卵裂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 方法: 动态观察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M期cAMP浓度及PKA、成熟作用促进因子(MPF)活性变化.并应用cAMP及蛋白激酶抑制剂(PKI)显微注射入1-细胞期受精卵内,观察卵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卵裂率、死亡率.结果:小鼠受精卵1-细胞期,伴随MPF活性变化, M期cAMP浓度下降,M中期低,M末期升高,与PKA趋势一致.cAMP显微注射后卵细胞胞膜及透明带变形,形态不规则,无卵裂发生;PKI显微注射后核不规则分裂增加,正常卵裂率下降.两者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cAMP注射升高PKA活性可使卵细胞发育迟缓,PKI注射抑制PKA活性引起核不规则分裂.

    作者:王亚杰;于爱鸣;刘莹;赵昕;于秉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坦舒洛辛对豚鼠膀胱功能影响的研究

    通过测定麻醉豚鼠排尿时膀胱大内压、排尿后膀胱小内压、大膀胱容量及排尿间隔时间,观察坦舒洛辛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利用富含α1受体的大鼠离体肛尾肌,以去氧肾上腺素为工具药,观察坦舒洛辛对肛尾肌的作用.坦舒洛辛明显改善膀胱排尿功能,对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肛尾肌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亚杰;闻涛;曹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后肢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的存在与机制研究

    目的: 考察大鼠后肢血管是否存在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NANC)神经,对其释放神经递质的性质及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推断.方法:营养液恒速灌流利血平处理过的大鼠后肢血管床,并施以电刺激于毁脑脊髓大鼠.结果:电刺激引起大鼠后肢血管床灌流压(HPP)下降,该降压反应呈电刺激频率、电压依赖性. 河豚毒、格列本脲能取消HPP.结论:大鼠后肢血管床中存在着NANC舒张神经,该神经可能是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神经递质的肽能神经,通过K+ATP通道发挥作用.

    作者:孟胜男;赫甡;关福兰;金万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神经内分泌癌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例罕见的肝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瘤细胞呈腺管状排列,胞质内具有典型特殊的肝神经内分泌颗粒,颗粒多存在于瘤细胞围成的腺管状结构的近腔面和肝血窦面.肝神经内分泌颗粒是肝神经内分泌癌的电镜诊断依据.

    作者:刘冬娟;郭金明;李艳杰;刘宁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TE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观察EN基因在胃癌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对49例胃癌及其相应的癌旁非癌胃粘膜中 PTEN mRNA和 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TEN mRNA在非癌粘膜、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45.5%,34.2%;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63.6%,47.4%.进展期胃癌与非癌粘膜比较差别均十分显著(P<0.01).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相关性(P<0.05). PTEN表达下调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胃癌组织学恶性行为与 PTEN表达相关(P<0.05).结论: PTEN基因可能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作者:李锦毅;徐蕾;郑华川;杨琳;杨雪飞;高红;辛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对26例胸膜间皮瘤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胸膜间皮瘤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卢敏;杨春鹿;胡永校;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阑尾脓肿手术治疗34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34例阑尾脓肿Ⅰ期手术治疗,探讨其对阑尾脓肿治疗的价值.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对阑尾脓肿行Ⅰ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值得选用.

    作者:郭振亮;傅庆国;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丙型肝炎病毒准种复杂性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 1b型基因高变区1(HVR1)、非结构5A(NS5A)区准种复杂性及与干扰素(IFN)疗效关系.方法:应用SSCP法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治疗前后HCV准种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IFN治疗有效组HCV HVR1准种的复杂性(SSCP条带数)明显低于无效组,NS5A区两组无差异.无效组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HVR1 SSCP条带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结论:HVR1准种的低复杂性预示对IFN治疗产生应答,可以进行疗效预测.NS5A区准种的复杂性与IFN疗效无关,不能用于疗效预测.

    作者:张琳;石理兰;马玉梅;李颖;赵桂珍;马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鳞癌中MMP-2,MMP-9,TIMP-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肺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MMP-2,MMP-9,TIMP-1在肺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5%、55%和72.5%.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P<0.01,P<0.05),与术后平均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肺癌病人预后的指标.

    作者:刘树立;刘东威;金玉;谢成耀;王恩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TEN基因编码产物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PTEN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种胃粘膜病变中PTEN编码产物表达.结果:PTEN编码产物在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无肠化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萎缩性胃炎、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各60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8.3,91.6,78.3,75.0,63.3,61.7,43.3%.胃癌中肠型胃癌76例,弥漫型胃癌44例,PTEN表达率分别为60.5%和38.6%.结论:PTEN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进行性下调,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李异玲;曲耀华;傅宝玉;辛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转移癌肝动脉化疗灌注并用全身化疗的疗效观察

    对72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行肝动脉化疗灌注并用全身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其有效率,中位生存期,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灌注(P<0.05).肿瘤血供丰富、单发转移灶及治疗有效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中位生存期较长.

    作者:吕金芳;米小轶;李彬;李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的护理对策

    对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粒细胞缺乏症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红;吴广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