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平;夏立平;许铁峰;陈国平
目的 调查湖南省花垣县≥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薄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确定盲与低视力患者;对视力<0.3者,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判断致病原因.结果 检录人数为4 9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 402人,其中男2 043人(占46.41%),女2 359人(占53.59%),总受检率88.8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91%,双眼盲患病率1.48%;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93%,单眼盲患病率2.25%.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6.91%)、角膜病(10.77%)、玻璃体视网膜病(9.23%),葡萄膜病(4.62%),青光眼(4.62%)等.结论 花垣县≥50岁人群中盲与低视力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好矫正视力计算的盲患病率为1.48%.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作者:段国平;王运;贺贵云;杨劲松;李昂;李俊杰;刘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应用药敏试验对2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77株SAU主要来自痰液(占35.74%)和脓液(占35.37%).临床分布主要在ICU病房和骨科(分别占24.19%).277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1株,检出率为72.56%,其余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MRSA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6种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的耐药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十种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MSSA明显增高.
作者:金玲;江兴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与低年资注册护士在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核心能力上的差异,以明确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培养重点.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CIRN),对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n=30)与低年资注册护士(n = 34)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在CTDI-CV量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于中等,且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三个维度的得分低.低年资注册护士在CIRN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P<0.01),且两组均在CIRN量表的人际交往维度得分高,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低.结论 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与低年资注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和寻找真相均较薄弱.但是,低年资注册护士CIRN量表中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实习后期护理本科生.
作者:吴睿;廖晓艳;周春兰;滕中华;吴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同时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机体MDA明显降低;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作者:贯国京;王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手术保持乳头外形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26例,术后从双乳头水平差距、乳头外形、胸骨中线与两侧乳头水平距离的差值以及疤痕对乳房外形影响4个方面,对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观效果进行评估.4项指标量化评估标准为得分≥14分为优,8-13分为良,<7分为差.结果 术后评估乳房外形优良者22例,占84.62%,乳房外形较差者5例,占19.23%.其中乳头不自然挺立2例,占7.69%,切口疤痕致乳房畸形1例,占3.85%,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1例,占3.85%,乳头歪斜1例,占3.85%,为影响乳腺癌乳头外形手术的术后常见问题.结论 术前手术切口的设计,术后切口包扎注意避免压迫乳头、切除乳腺组织的量、术中皮瓣的厚薄、保留乳腺组织的切除、缝合技巧均是保持术后乳房良好外形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梅;陈伟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45例和手术夹闭33例的疗效.结果 介入栓塞45例46枚动脉瘤中44枚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2枚行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者36例,轻残6例,重残0例,死亡3例;手术33例42枚动脉瘤40枚行单个动脉瘤夹夹闭,2枚行两个动脉瘤夹夹闭,术后恢复良好者12例,轻残15例,重残1例,死亡5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介入栓塞较手术治疗创伤小,见效快,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但费用相对昂贵.
作者:裴红霞;林金生;肖军;李志纲;朱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就诊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单盲随机将接受改良放疗保乳术治疗的49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其余41例分为对照组.对照分析术后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术后复发及转移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放射性皮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可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林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5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及表现依次为: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梅毒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早产率、引产率、宫内发育迟缓率、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具有良好疗效.结论 对早产儿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皮疹、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单纯TPPA结果阳性不能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作者:温伟珍;林日亮;李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52例RA患者、37例非RA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任何单一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作者:游其勇;易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SPS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晚期血吸虫病治疗分类函数方程,探讨相关指标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晚期血吸虫住院病人资料80例,其中外科治疗病人38例,内科治疗病人42例,并同时收集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利用SPSS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分类函数方程.结果 进入分类函数方程的临床指标分别红细胞X1、谷草转氨酶X8(自然对数值)及腹水X10,所建立Fisher判别方程Y=-4.893-0.521X1 + 1.727X8+2.295X10,其标准化函数系数分别是-0.358,0.460,0.771;所建立Bayes判别方程为Y外科治疗=-41.639 +8.601X1 + 20.093X8+12.765X10;Y内科治疗= - 53.591 + 7.313X1 + 24.366X8 + 18.442X10;其函数方程的回顾性检验正确率与误判率分别为87.5%,12.5%;刀切法检验正确率及误判率分别为87.5%,12.5%.结论 临床指标红细胞、谷草转氨酶及腹水对判断晚血住院治疗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所建立方程对晚期血吸虫病住院治疗类型判断具有参考性价值.
作者:丁国建;徐奎善;李天官;周果;赵正元;周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6例临床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其中523个淋巴结行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185个淋巴结行徒手确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US-FNAC组准确性、取材阳性率均高于FNA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FNAC组.结论 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能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谭勇刚;邱艳;张秀英;唐泉;段波;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烟草依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戒组、伐尼克兰组、伐尼克兰+心理干预(干预组)三组,对伐尼克兰组及干预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干预组并给予戒烟咨询及心理干预,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 干预组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77.8%和75%,伐尼克兰组分别为55.6%和41.7%,干戒组分别为25%和8.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失眠、头痛等,程度轻微,多为一过性.伐尼克兰组12周戒断症状评分为(1.8±2.3)分,干预组为(1.7±2.1)分,均显著低于干戒组(4.1±1.6)分(P< 0.05).结论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戒烟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戒烟率,伐尼克兰戒烟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对我国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具有适用性.
作者:魏益群;孙钢;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346例CI,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结果 除6例需行二次穿刺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发症主要为气胸(45例)及肺出血(31例),气胸主要与病灶部位及穿刺针行径有关,肺出血主要与病灶部位及大小相关.少量气胸或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大量气胸或出血较多时需及时行胸膜腔穿刺术,必要时留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协助明确诊断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的价值.
作者:吴锡平;温志波;刘民强;于化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产科及母孕期情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年龄、多胎妊娠、孕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贫血、羊水异常、母亲心血管疾病等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孕周≤32周16.3%;胎盘早剥12.8%;胎膜早破48.2%;多胎妊娠35.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9%;母亲贫血27.9%;羊水异常11.1%;母亲心血管疾病2.5%.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早期诊断及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作者:曹蓓;黄广文;龚瑾;彭湘莲;冯彬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月湖北省肿瘤医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98例患者,统计术后局部复发比例,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98例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1.2% (11/98),其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全系膜切除、辅助化疗、病理分型恶性程度及Duck's分期相关(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了解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注意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谈凯;张克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做好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用水,水质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农村居民饮用水较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北部乡镇居民饮用水较南部水质卫生状况差且锰超标程度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结论 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与当地特有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程度和养殖业、工业及生活污染密切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改进,政府应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卫生管理.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情况.方法 对衡阳市市售淀粉类油炸食品进行随机采样,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结果 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薯条、饼干、油条、油饼、蛋糕、烤面包、麻花和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1 082,715,390,281,165,118,92,54μg/kg;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不同(F=126.44,P<0.01),麻花和烤面包两类食品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种淀粉类油炸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水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水平,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程;龚琴;向艳;何爱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观察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常用两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初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组),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2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组热退、疱疹消退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5);治疗1组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治疗2组的73.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7-2010年报告麻疹234例,发病人群以8月龄以下婴儿和7岁以上人群、流动人口为主.城区发病显著高于农村(X2=129.93,P<0.05),81.2%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X扩=132.62,P<0.05).结论 麻疹疫苗常规接种不落实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明显.
作者:陈定仪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