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李杰

关键词: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对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临床分析后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24h出血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比对照组(87.50%)高(X2=7.207,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过程中,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对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细胞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免疫细胞功能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可以对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广泛的应用,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赵艳勋;刘苓;卢玲;高瑞华;孙泽凤;王秋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肝脾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造影增强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的80.00%,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雷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心肌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患者的血液指标,分析影响房颤的因素,探究其对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7年收治的房颤患者30例(分别为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1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10例),另选取25例健康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hs-CRP、Hcy、IL-6、TNF-α等指标.结果:在患者hs-CRP、Hcy、IL-6、TNF-α等指标对比中,可以看出心颤程度影响着患者心肌重构.同时,房颤程度越深其指标数值越大,其hs-CRP、Hcy、IL-6、TNF-α的数值越高.结论:hs-CRP、Hcy、IL-6、TNF-α是影响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且房颤程度影响着患者的心肌重构.

    作者:于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治疗中Resosolv溶塑液与TF镍钛锉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Resosolv溶塑液与T F镍钛锉联合应用于治疗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60颗进行过塑化治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2例30颗)和对照组(18例30颗).对照组使用Resosolv溶塑液与C形先锋锉治疗,观察组使用Resosolv溶塑液与TF镍钛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根管再通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sosolv溶塑液与T F镍钛锉联合应用于治疗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尿常规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初筛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尿常规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 ~2017年5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房300例患者的尿常规、尿液有效成分以及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尿培养的结果 ,对尿常规中中性粒细胞酯酶、亚硝酸盐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白细胞计数、细菌定量各指标在U T I诊断中的初筛价值.结果:所选取的300例患者,有效统计标本中尿培养阳性95例,阳性率为31.6%,普通培养鉴定无细菌生长的为50.0%,大于三种菌生长18.3%,尿常规检测指标中以NIT的诊断有效率高,约登指数为0.294,与尿培养结果的一致性高.LEU诊断UTI的灵敏度高,为0.720;NIT诊断UTI的特异性高,为0.961.结论: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来说,进行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相关指标检测,可以快速拟诊或排除UTI,在UTI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的诊断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干预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出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本科室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42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患者表现,家属告知和电话回访的方式整合患者的病情资料.结果:在选取的420例扁挑体切除术患者中,发生出血现象的有28例,出血率为3.76%.手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剥离法的患者有22例,全麻剥离法有3例;原发性出血21例,继发性出血4例;少量出血17例,中量出血5例,大量出血2例.上述实验中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均及时止血,痊愈后出院.结论:良好的干预和防护措施可以及时有效的防止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现象的发生,术后出血问题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性术的前列腺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例)与观察组(n=1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可使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要以诚信、尊重、同情和有耐心为根本,注意倾听,掌握患者病情,留意沟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多种方式并举,用心去体会患者的需求,用真诚去感染对方,用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用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在医患交流中化解矛盾.

    作者:龙宗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鼻窦炎致LASIK术后视力下降1例

    目的:探讨鼻窦炎患者行LASIK近视矫正术,术后视力下降原因.方法:回顾我院1例患者LASIK近视矫正术后3月,感冒发热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眼压升高,4天后右眼出现视力下降,患者同时诉鼻部呼吸不畅,自觉发热,查双侧下鼻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双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不规则偏曲,鼻腔通气差.行鼻负压置换治疗,双侧鼻腔负压吸引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自觉鼻部症状改善,视力提高.结果:行鼻负压置换治疗,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正常,角膜水肿好转,角膜瓣下积液吸收,角膜厚度右459um,左452um.结论:鼻窦炎患者长期鼻部炎症,感冒加重,致上巩膜静脉压增高,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角膜瓣下积液,视力下降,因此对于邻近器官感染特别是鼻窦炎不容忽视.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剖腹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剖腹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剖腹产患者200例,通过分析剖腹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给予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结果:200例剖腹产术后患者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对剖腹产术后患者,术前早期进行风险评估,术后及时护理干预,能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麻醉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应倾向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干预.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生物力学指导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肢生物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48例和常规对照组41例,比较两组VAS评分及测量下肢X线片胫骨角(T角)、股骨角(F角)、内外侧间隙角(JS角)、胫股角(FT角)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得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力学指导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部位更精确,疗效确切,在纠正下肢生物力学失衡更具优势.

    作者:雷祯斌;唐晓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措施

    目的:关于医院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传染病,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与应用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33例在我院未应用传染病控制管理方法的手术治疗后住院的患者,以及实行该法后的33例同科室患者,分组进行管理方法,以及患者发生传染病感染情况的结果对比.结果:在我院采用传染病管理办法后,入院治疗疾病的观察组患者,其在住院期间身体出现感染的人数较少,感染率较之于另一组患者低,组间数据有着差异性,有意义,P<0.05.结论:由于医院的病患较多,各类型的病菌较多,患者感染传染病的几率较高,因此需要积极的应用传染病管理控制方法,以此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使其免受传染病的感染.

    作者:王文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88例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88例效果.方法:共计88例阑尾炎患者,选自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以不同手术方式为依据,分为实验组(44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44例)行传统阑尾切除术,分析两组并发症、手术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4).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速、并发症少等特点,适用于阑尾炎患者.

    作者:徐明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治疗,术后预后良好22例,良好率42.31%;预后不良30例,不良率57.69%.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深入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结果:患者在性别与年龄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在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方面对预后的影响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都属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以及Claassen分级.

    作者:吴琼;张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行药物注射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护患纠纷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症运用小骨孔开颅治疗与微创穿刺治疗的疗效.方法:筛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使用小孔开颅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经手术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创伤低微、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相比小骨孔开颅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李孟凯;卫仲军;张保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抗生素对老年人肠道黏膜利用菌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抗生素使用对具有肠黏蛋白利用功能的益生菌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23名因非消化道因素予抗感染治疗的老年受试者粪便菌群中肠黏蛋白利用菌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抗生素治疗后23例老人粪标本中的A.muciniphila减少(P<0.05)、A.colihominis、P.russelli显著减少(P<0.01),M.formatexigen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时,肠道黏蛋白利用益生菌的减少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作者:狄文娟;徐伟;刘艳;周逸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照,按照是否采取肠内营养方案护理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误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误吸,发生率率差异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案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