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龙海燕;陆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手术,并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具体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满意度.
作者:白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手术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分析两组肿瘤手术病患临床应激反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出现不良反映、焦虑情绪较低,且心率与血压值的正常值都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肿瘤手术的病患,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患的应激反应,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霞;周爱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入组54例糖尿病社区患者,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利用流行病横断面研究方法及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统计与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按时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保持心态平和、吸烟饮酒行为、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超重及肥胖危害知晓率、高盐饮食及高脂饮食危害知晓率、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明显更优于实施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耱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赵玉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以为后期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231例患者,其中切口愈合不佳考虑脂肪液化的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16例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大黄+芒硝+微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n=8例),采用局部微波治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微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海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支架手术的62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于患者术后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为29.03%,患者满意度为83.8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为9.68%,患者满意度为96.77%.研究组在观察指标的对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较为常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艾滋病是一类难以治愈的疾病,对着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造成很多人对艾滋病都是很歧视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安全防控,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技术工作特点,浅谈一下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以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识和高度认识,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将艾滋病造成的破坏和伤害降到低.
作者:刘纪红;潘广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满意率情况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满意率88%,甲组的满意率68%,乙组的满意率低于甲组,乙组优势明显.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瘢痕子宫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93例产妇中有62例产妇进行阴道试产,试产率为67%,再次剖宫产率为60%,产妇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88%0.而剖宫产组的产妇的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体重较差于顺产组产妇,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孕周、年龄、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对比分析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方法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作者:沈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用治疗对其免疫指标、皮肤瘙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牧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40例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观察两组免疫指标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指标以及皮肤瘙痒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对初产妇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其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的7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半卧位或传统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探究对比两组初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状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控制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总产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可有效使产妇的疼痛和焦虑程度降低,提升分娩控制感,并使妊娠结局得到改善.
作者:潘俊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行内固定治疗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31例,分析感染的病原菌,进行药敏+培养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其它有效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6.77%和74.1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对于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一定要首先查明感染病原菌的种类,采用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曾城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6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佳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0%,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水肿、疼痛、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0%,而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胜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补肾调周法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补肾调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的总有效率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患者补肾调周法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同时使子宫肌瘤的生长得到抑制,大大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传染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地域性流行病学特征,随着留学生生源地不断增多,临床病例不能满足教学的困境更为突出.如何利用整合医学教育模式提高留学生传染病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传染病教学中采用“整合医学”思维,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平台,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锦锋;杨瑗;陈天艳;赵英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门诊患者一共86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将门诊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首先对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观察组43例-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门诊患者调剂差错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患者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能显著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预防医疗纠纷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和泛醌联合治疗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治疗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曲美他嗪和泛醌联合治疗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心室功能和心肌酶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22.15±8.10)%、左心室射血分数(47.88±8.50)%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4.20±9.14)mm均比对照组优,且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244.26±18.14)U.L-1、(423.30±19.20)U.L-1比对照蛆优(P<0.05).结论: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和泛醌联合治疗可改善心室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杨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在我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固定组与置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置换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比较意义.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来说,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庶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佝偻病骨盆异常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为我医院针对性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4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妊娠期佝偻病骨盆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5例患者,研究组7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妇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妇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在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佝偻病骨盆异常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要加强对妊娠期佝偻病骨盆异常的预防护理.
作者:王淑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干扰素α在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在病毒感染细胞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免疫杀伤活性,不仅提升了细胞毒活性,还有助于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慢性丙型肝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国产干扰素α在慢性丙型肝炎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国产干扰素α进行概述,并提出了其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邹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