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育军;赵继波;张天富;杨龙华;赵明;赵刚
目的:分析和探究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牙隐裂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非全冠修复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全冠修复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 他们之间的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隐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全冠修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痛风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1],对于伴有心脏病的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对预后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例风心病术后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药物的病例做一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阎晋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并记录,分析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结石直径>3cm患者10例,占比13.16%,≤3cm患者66例,占比86.84%;伴息肉患者2例,占比2.63%,胆囊壁增厚患者11例,占比14.47%,其他患者63例,占比82.89%;死亡率为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10.2±1.2).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细心,降低患者的胆管损伤,提高预后.
作者:吴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收取我院9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收取时间在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并将行胃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清洁消毒,观察组患者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将两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消毒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治疗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患者手术前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印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并分析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本院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建议.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研究患者的医疗资料,以了解本院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均使用了预防性抗生素,手术时间为(49.23±13.21)min,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天的有110例(55.0%),术后使用时间为4的有78例(39.0%),术后使用时间为5天的有12例(6.0%).结论:给予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时非常必要的,但在使用中存在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等情况.院方应加大预防性抗生素在剖宫产术中的使用,在保证患者剖宫产的质量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袁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以此作为依据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并对这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痰中带血是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双肺叶上多见结节影像学的主要特征,诊断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痰查癌细胞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测癌细胞来进行确诊.结论:可以通过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来对该疾病进行确诊,尽早确诊,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永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为A组,46例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的为B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2年、3年FACT-Cx量表评分结果.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B组(均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35%,术后3年生存率为93.55%;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91%,3年生存率为93.48%.两组术后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FACT-Cx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文国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共计88例,结合其接诊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病症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选择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有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以保证肝硬化腹水患者系列症状显著改善,从而保证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有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潘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积极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予以分组,研究组34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参比组34例患者接受一般护理.采用HAMD量表与FMA与ADL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改善明显,对比参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FMA评分与ADL评分同样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明显(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付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盆肿瘤的鞍形假体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6例骨盆肿瘤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47岁,平均30.2岁,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病程4-16个月,平均9.5个月,均行鞍形假体置换.结果:本组经过18个月-2年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年6个月.6例病人均没有发生过脱位、髂骨翼骨折或假体的植入失败,2例软骨肉瘤患者一例1年2个月后死于转移瘤,另一例至今存活.结论:骨盆肿瘤鞍形假体置换可增加髋部稳定性,避免肢体短缩,改善术后步态.对于肿瘤切除后所致的骨盆骨连续性丧失的关节重建,与其他方法相比,鞍形假体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万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医疗消毒造成对眼表的损害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对57例(78眼)使用医用紫外线消毒、医用消毒片(健之素)消毒时对眼表损害进行分析,还要给予患者情绪安慰及药物止痛、抗炎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治疗.结果:医用紫外线消毒、医用消毒片对眼表损害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通过有效治疗57例(78眼)很快治愈,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干眼病后遗症.结论: 医疗消毒造成眼表的损害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存在着隐患,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的重视,早期发现、及时正确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并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避免造成眼表损害.
作者:盖东平;靳引霞;孟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54例腹部创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各27例,均采取相应方法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具有探查准确、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腹部创伤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章仁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得到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的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已被确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被选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普外科手术以及三联疗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并且在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的医治效果情况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外科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时的治愈率高达93.18%,而三联疗法的治愈率仅为72.73,没有治愈的患者已超过10例.讨论:普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医治效果更为显著,拥有医治时间较短、患者治愈率较高等特点,虽然有部分缺陷待改进,但是也可以被我国在治疗甲状腺肿瘤中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薛友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产后护理在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价值以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观察组以及实施乳汁分泌护理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乳房胀痛情况、乳汁分泌充足比例.结果:组间实验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产后护理能够提高孕妇乳汁分泌效果,降低乳房胀痛,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喂养质量,符合产科护理工作需求.
作者:李贞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慢性额窦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钩突路径,观察组选择鼻丘路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心梗后左心衰患者30例,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5例.甲组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周的治疗,甲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乙组的总有效率(7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支持.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产后出血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以及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并根据出院时间,治疗情况,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数据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结果P<0.05为统计学成立条件.结果: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更有益于患者痊愈以及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王若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救治危重症感染患者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肾移植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均采用连续性肾替代方法治疗.结果:90例患者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经治疗后,有2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0%,剩余76例患者均存活,存活率为76.0%.其中,有19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6例患者因肾功能损伤引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为(22.5±3.2)分,治疗前评分为(48.1±4.5),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体内环境,增强了肾脏与各器官功能,值得采用.
作者:郑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进行总结,并就近些年来的变化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方法:选取我疾病控制中心2002年~2016年数据库中心相关艾滋病患者的数据信息,对其血液样本以及访谈内容、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性途径传播占91.45%,经血液途径传播占6.3%,经母婴途径传播占2.25%,2005年以前经血途径传播占据的比例较大,后逐渐下降,2005年以后经性途径传播的比例逐渐提高,2010年以后基本均超过90%;各地区的传播途径差异较小;成年人中年龄越小其传播途径的构成比则越高,而年龄组较大的组别中多以注射毒品、性接触等为主;异性传播男女性比例为1∶1.05,注射毒品中男女的比例为1:0.58;异性传播途径的构成比:其中大多为离退休人员、公共场所的服务员、农民、工人、退休人员、海员长途司机、商业人员和医务人员;同性传播途径:从事餐饮人员的比例为29%,注射毒品的比例在31.5%左右,职业类型较多.结论: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经过多年发展其所占比例有所变化,当前经性传播已经成为了为主要的传播途径,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经血液传播,并且同性传播途径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患者的年龄逐渐减小,青年异性传播以及老年注射毒品的传播比例提高.因此,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并且需要针对不同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干预措施.
作者:胡成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