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

王伟;唐明德;易义珍;谢颖

关键词:甲醛, 小鼠, 动情周期, 卵巢
摘要:目的研究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卵巢病理组织结构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每天清晨对雌性小鼠做阴道涂片镜检,同时腹腔注射甲醛,剂量分别为5.00、2.50和1.25 mg/kg@bw.连续染毒5 d后处死一批动物,分离卵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学检查,余下小鼠继续染毒并观察动情周期.结果甲醛染毒的小鼠动情期缩短,动情周期明显延长且不规则;病理切片发现高、中剂量组小鼠成熟及闭锁卵泡有轻度变性;电镜检查可见高、中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胞浆中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变,但粗面内质网正常丰富,少数卵母细胞崩解液化,仅存少量细胞碎片.结论 甲醛能对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及卵巢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95~2000年湖南省学生常见病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分析湖南省1995~2000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情况的变化,为控制学生常见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各地市卫生防疫站上报的学生常见病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5~2000年,学生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71%、1.41%、18.87%、11.24%、9.30%、21.74%,蛔虫感染率为17.92%;学生营养不良、视力不良、沙眼患病率城市高于县镇,中学高于小学;学生肥胖、龋齿患病率城市高于县镇,小学高于中学;学生贫血患病率县镇高于城市,中学高于小学;学生蛔虫感染率县镇高于城市,小学高于中学.结论争取政府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患病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革生;李光春;曹检亮;刘慧琳;贺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AIDS 1例临床分析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预后凶险,病死率高,我院于1997年11月收治1例AIDS病人,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吴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1年8月30日,我市郊区某村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卤驴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有35名村民发病,发病率为52%,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证实,引起中毒的病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因此,今后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加大对个体饮食经营户的监督力度,杜绝和预防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尊玉;杨建平;张淑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临沂市河东区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

    为了解河东区中小学生HBsAg携带者的年龄及分布情况,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1月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倪秀峰;孙正艳;杨淑媛;杨美璟;刘佃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虞市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宾馆、酒楼、快餐店就餐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为了解我市饮食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及消毒效果,切实保障广大就餐者的饮食卫生安全,预防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2001年本所对市区各类饮食业的餐饮具进行了不定期的随机抽检,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咀嚼槟榔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有无影响.方法以3 750、7 500和15000mg/kg.bw剂量的市售槟榔水提取液给小鼠灌胃90 d后,采用羟胺法测定血清中SOD活性和TBA法定MDA含量.结果各剂量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作者:丘丰;胡怡秀;周月婵;臧雪冰;胡余明;聂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因食用猪肝引起瘦肉精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2年8月14日邵东县两市镇某村5户16名村民因食用猪肝而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昏、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瘦肉精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周少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

    目的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描述.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41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 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发生过针刺伤,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52.4%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作者:王红红;杨敏;何国平;Warren Phipps;Ann B.Williams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正确实践循证检验医学

    目的通过学习循证检验医学,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与进步.方法介绍循证检验医学的要素和基本过程及其实践方法.结果形成可供系统评估的证据,并对应用技术实行评估.结论正确实践循证检验医学,提供佳检测结果(证据),不断改进现行检测技术.

    作者:柳永和;杨芳丽;蒋姣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衡阳地区0.5~10岁儿童发锌水平的调查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0.5~10岁儿童发锌含量,分析年龄、地区间发锌含量差异.方法 0.5~10岁儿童枕骨粗隆下发际头发中锌含量检测.结果衡阳地区0.5~10岁儿童发锌含量为(80.29±35.91)mg/kg.儿童发锌含量存在性别差异,男高于女,同时年龄、地区间均有差异,但绝对数不大,没有实际意义.结论衡阳地区0.5~10岁儿童发锌含量为(80±36)mg/kg,与中国其它地区的报导一致.

    作者:肖小恒;刘建湘;胡红梅;许冬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湖南省麻疹监测及其控制策略评价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及传染病监测报告进一步对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因素、免疫覆盖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结果湖南麻疹疫情呈现湘东低、湘西高的流行趋势,其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共存;各地发病强度存在较大差别,反映了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不平衡:且85%的病例分布在散居儿童及小学生中;麻疹专报系统对麻疹病例的反应性尚欠敏感.结论 EPI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发病,但麻疹监测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完整性都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胡瑚;张淑君;唐蕊妍;黄端雯;李俊华;张帆;陈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管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和延长生存期.方法对12 996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 996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18例,感染率为3.98%,以化疗科感染率高,为8.95%;原发基础病以肺部肿瘤居首位,构成比24.33%;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居首位,构成比34.17%;感染发生年龄段无明显差异;抗生素的应用因治疗方法不同而使用率有高低.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原发癌、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有关.为降低感染率,必须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作者:龚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对97例外伤性脾破裂发生的原因、病情及治疗方法,及保脾手术的适用症进行分析.认为交通事故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原因,保脾手术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德君;陈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深圳市AFP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本文对深圳市1992~2001年报告的12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标本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和地区分散,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区聚集性;17.83%病例无免疫史;25.58%病例60 d随访仍残留麻痹.124例粪便标本,分离出非脊灰肠病毒17例,脊灰病毒22例;其中1992~1993年4例为脊灰野毒株,1994~2001年18例为脊灰疫苗株.检出18例脊灰疫苗株中,4例为疫苗相关病例(VAPP),VAPP发生率为0.90/100万.另有6例疑似疫苗接触者相关病例,其特点是:①无免疫史,接触史不明;②病例分散分布;③临床特征有发热,非对称性弛缓性麻痹;④发病60 d后仍残留麻痹.

    作者:单芙香;苏小宏;谭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衡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质量评析

    目的通过评析消灭脊灰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修正对策,巩固成果.方法根据卫生部规定的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指标评价监测质量,以服苗数据评析服苗质量.结果我市已连续11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1997~2001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共111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常规免疫接种率在95%以上,强化免疫接种率超过98%.结论我市实施的消灭脊灰策略效果显著,已成功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实现了本市的无脊灰证实目标.

    作者:朱玲;谢建民;肖永生;周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桑拿服务人群细胞免疫水平与性传播疾病感染关系

    目的了解高危人群的特殊性免疫水平对预防艾滋病(AIDS)与性传播疾病(STD)感染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血清病原学测定桑拿服务员的CD4+T细胞及AIDS/STD抗体携带.结果桑拿服务员WBC<4.0×109/L及淋巴细胞(LYM)<4.0×109/L组的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及梅毒螺旋体(USR)抗体携带分别为9.9%及2.8%,极显著高于WBC≥4.0×109/L及LYM≥4.0×109/L组(P均<0.01).CD4+数与USR之间有密切联系(r=0.698,P<0.05),前者CD4+T细胞451/μl显著低于后者(560/μl,P<0.05).但CD4+/CD8+之比与CD4+百分率,前者2.49与35.9%显著高于后者(1.84与31.1%,P<0.05与0.01).两组均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携带者.结论桑拿人员细胞免疫低下与AIDS/STD感染有关,不良性行为对此有媒介作用,其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可能处于应激状态.

    作者:蔡文德;叶宝英;曾慧芳;段立华;杨振发;杨思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妇女膳食营养素与骨密度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妇女膳食营养素含量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探讨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措施.方法对177名60岁以上妇女进行膳食调查及BMD检查,其中骨密度异常妇女(OP)48例,骨密度正常妇女129名. 结果骨密度正常妇女平均每日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VitC、VitE以及钾、钙、镁、锌、磷、硒、乳钙(由乳制品提供的钙)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骨密度异常妇女,BMD与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VitC、VitE以及钾、钙、镁、锌、磷、硒、奶钙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膳食中多种营养素与妇女的BMD存在一定的关系,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全面而合理的膳食.

    作者:李万里;田玉慧;卜勇军;丁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克拉玛依市重点人群梅毒、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克拉玛依市梅毒和艾滋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测用RPR和TPHA进行筛检和证实.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初筛,阳性血清用确认实验(WB)进行确诊.结果在10 491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50例,感染率为0.48%;对其中的4 788名进行了HIV抗体检测,检出HIV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0.23%.在12类重点人群中,性病门诊就诊者梅毒感染率为5.11%,远高于其它人群(X2=251.49,P<0.05);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为9.28%,明显高于其它人群(X2=353.66,P<0.05).梅毒和HIV感染者以本地居民为主,感染途径分别以非婚性接触和静脉注射吸毒为主.结论我市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吸毒人群中HIV流行的危险性加大.加强重点人群性病艾滋病检测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是控制性病艾滋病蔓延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作者:林彬;石锋;王峰;孟炜;郭俊;郭秀梅;张义勇;李景挺;吾力亚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近3年新生儿病房出院的1 155例新生儿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48%,例次感染率为8.92%,好发部位为皮肤、胃肠道、口腔、呼吸道,冬春季节多发,原发疾病、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平均延长住院日4 d.结论新生儿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新生儿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和操作规程.

    作者:王江桥;邱燕玲;林伟玲;李玉娟;王箭;巫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6963位患者药物咨询情况调查

    对6 963位患者的药物咨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咨询者女性多于男性,药物用途询问多,中老年比例较高,详细咨询与简单咨询均以心血管药物为主.

    作者:余冬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