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折患儿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临床研究

邓凯;张关斌

关键词:闭合复位, 经皮, 四肢骨折, 弹性髓内针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IN)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患儿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3日~2015年10月20日入住我院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73例四肢骨折患儿纳入本文研究,惠儿均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结果:73例患儿之中27例患者为肱骨骨折,18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3例患者为胫骨骨折,15例患者为股骨骨折.在之后的两年随访之中,患者的术后愈合优共66例,占90.41%;良共7例,占9.59%.患者73 EIN部为一期愈合,并未出现骨不连和骨感染现象的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应用在四肢骨折惠儿之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EIN固定治疗十分安全、简便且快速的治疗方式,对患儿的皮肤损伤小,有效的缩短了住院周期,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措施前后的工作质量以及各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室无菌样品抽样合格率为83.33%,包装合格率为80.4%,清洗合格率为77.71%;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无菌样品抽样合格率为97.33%,包装合格率为95.6%,清洗合格率为96.57%.实施前,150名其他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满意率为78.67%;实施后,150名其他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满意率为94.67%.实施前后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并且提高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童周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上述病患分2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护理,而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达到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观察组的收缩压(128.16±5.47)mmHg、舒张压(80.27±7.07)mm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标准化患者结合情景模拟训练在创伤急救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在创伤急救教学中对标准化患者结合情境模拟训练的运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护士培训、考核采用标准化患者结合情境模拟训练方式进行,并且分析其考试成绩、调查问卷.结果:经过实施教学后,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团结协作能力评分、应急反应能力评分、护患沟通能力评分相较于实施前的效果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急救教学应用标准化患者结合情景模拟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蒋护士的创伤急救知识、综合素质提高,同时还可将团队合作精神加强.

    作者:刘意抒;李建萍;马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在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维生素AD的临床使用效果

    目的:分析在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维生素A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2017年几年期间的10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参与研究,对上述选择的小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0例A组,对小儿实施口服维生素AD滴剂一年,50例为B组,仅对小儿进行未服或少服维生素AD.比较两组小儿的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没有患病的小儿明显多于B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A组患病次数明显少于B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出生之后,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D,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菊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综合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情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情况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83.33%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癌症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能顾显著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议社区老年肿瘤患者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目的:通过对本市区的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知识调查统计,了解居民对肿瘤防治的掌握情况,评估其社区老年肿瘤护理的现状.方法:对本市区肿瘤患者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肿瘤的问卷调查,其中的测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肿瘤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在调查以后采用SPSS专业版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到合格调查问卷300份,其中,被问卷调查到的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居民,普遍患者觉得在肿瘤的防治方面,居民对肿瘤的防治重在及早检查及早治疗.大多数的被调查患者均认为应建立起有效肿瘤的防治体制,多数患者希望社区医院能够开展健康宣传,定期癌症筛查.结论: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对社区老年肿瘤患者护理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社区医疗体系应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开展肿瘤疾病的预防治疗,实现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防治,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导乐分娩联合椎管内镇痛技术在基层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1-1)联合椎管内镇痛技术在基层产科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初产妇或头胎顺产的经产妇给予导乐分娩配合椎管内镇痛技术.选取同期100例初产妇或头胎顺产的经产妇只给予导乐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和产妇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导乐分娩联合椎管内镇痛组,镇痛程度及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椎管内镇痛技术可以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在基层医院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贵生;雷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6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痤疮患者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不止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更有助于加快皮肤恢复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杜俊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无抽搐电休克初治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行健康教育路径法,对照组行常规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依从50例(98.04%),健康教育达标44例(86.27%)、满意48例(96.12%),并发症1例(1.96%);对照组:依从41例(80.39%),健康教育速标21例(41.18%)、满意39例(76.47%),并发症14例(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采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氯霉素滴眼液,观察组为诺氟沙星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对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病人流术治疗的5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常规行无痛人流术前准备(不放置来索前列醇)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03±0.75min)、术中丙泊酚用量(108.31±18.36mg)、术后出血时间(3.24±1.2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58±1.03min、178.24±21.36mg、6.23±2.74d),组间差异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护理风险,改善手术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对策探讨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并总结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主选择,分为外固定的A组(n=72);钢板内固定治疗的B组(n=72);和髓内针固定的C组(n=72),分析不同骨折固定手术前后疼痛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三种,运用内固定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外固定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固定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要根据患者伤损状况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骨折固定方法.

    作者:吴明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皮肤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惠有皮肤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躁、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兆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期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配,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从而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卧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异且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护理能够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减少不良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分析

    基于战略的角度去看,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必须要设立具体的目标,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学科领头人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组织力量实际实施的必要性,在阐述学科建设内容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参考和帮助.

    作者:刘玉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探讨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次一共纳入来自不同科室的128例患者,收治对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均由主管护师参与科室会质量管理工作,比较护理质量管理前后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四项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评分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均显著高于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总满意度为96.88%.结论: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主管护师的职能作用,能够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强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石守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7)、研究组(n=47).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室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78.7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小于参照组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室指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单英荣;卢爱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具体效果.方法:20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匹多莫德治疗,100例对照组患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快速退热,加快患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广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对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市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106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也得以更好的掌握,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健康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勇;吕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