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白硕宇;吴林;曾冬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两种特征为主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特征一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特征二为行为损害,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的改变等[1].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表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疗效优于单纯用中药或单纯用西药治疗.本文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A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动态血压监测是西医诊断与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知道患者血压波动情况,从而指导医师对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璜华;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从肝论治痛风浅析

    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减少所导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和痛风肾病等.痛风急性发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对痛风的治疗方法单一,且有肝肾损伤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中医多数医家从脾肾论治痛风[1-3],虽取得较好疗效,但在快速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及减少痛风反复发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研究显示[4]痛风病位证候要素中,频数排在前3位的为肝、脾、肾.通过对痛风的临床特点及其用药规律研究,可以发现肝的脏腑功能失常与痛风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牟亮亮;姜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小结

    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患者8例,采用针刺八髎穴进行治疗,10次为1个疗程,6个疗程为1个周期.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2例,1个周期内治疗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1个周期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疗效肯定.

    作者:赵立刚;崔山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防治产妇剖宫产术后腹胀概况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是我国产科通常选择的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术后腹胀等并发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对如何减轻甚至消除剖宫产术后腹胀等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其中针灸等方法显示出一定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罗志为;曾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克林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克林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TNF-α、IL-1β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5.1%,对照组为2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优于单用克林霉素治疗.

    作者:封国珍;张倩;曾继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多食、甲状腺肿大、眼突等.其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引发黄疸、肝硬化等.抗甲亢药物疗效肯定,但存在一定的肝损害,给甲亢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中医学对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驰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热通阳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通阳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热通阳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苍耳子鼻炎滴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优于对照组的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阳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仁忠;孟伟;张家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发生坏死、炎症刺激,使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及降解失去平衡,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必经过程.虽然现在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性病变已被公认[1],但若不及时纠正、阻止,使得肝小叶及血管等被改建,肝脏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及假小叶形成,则会发展为肝硬化等不可逆转的病变.因此,积极进行抗纤维化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现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迎梅;贾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理伤膏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理伤膏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理伤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运用理伤膏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覃薛文;陈静;向鹏;张绪华;雷春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灵枢·五邪》学术思想浅析

    《灵枢·五邪》按照邪在肺、肝、脾(胃)、肾、心的顺序,分别论述了邪气侵袭五脏,根据五脏不同生理功能而引发的不同病证表现及针刺治疗.对该篇的学术思想从五脏五行,互藏互用和五邪证治、各有法度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作者:潘思安;常小荣;钟欢;汪厚莲;呙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秀深运用导赤散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外用制剂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及过敏症状,从而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疾病,但不当的使用外用激素制剂可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1],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进一步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其中尤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为甚.

    作者:于毅;王琦越;王吉娥;徐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5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患者VAS评分以及复查X片测量Cobb角,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d VAS评分及Cobb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个月后疼痛才有改善(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疼痛缓解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术后早期恢复迅速,随着恢复时间延长,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恢复迅速.

    作者:邝涛;刘奇英;周长征;李洪辉;曹寅生;黄惠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鼻腔后部息肉样肿物1例报告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容易复发,其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炎症进展过程.鼻黏膜上皮受到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产生刺激,引起鼻黏膜增生,表面突起形成新生物[1],降低患者鼻部通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临床现采用鼻内镜手术,该方法创面较小,有很好的疗效[2].

    作者:王佃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时间艾灸预处理对大鼠运动疲劳缓解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艾灸预处理缓解运动疲劳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空白组)、B(模型组)、C(艾灸预处理+模型组)、D(即时艾灸+模型组)、E(模型+即时艾灸组).A组每日四肢捆绑于大鼠固定板上15min;前7d仅C组予以单侧组穴治疗15min/d,其余均每日四肢捆绑于大鼠固定板上15min;后7d B、C、D、E各组开始按运动疲劳模型方案做游泳训练,D组于运动前1h予即时单侧组穴治疗15min/d,E组于运动后1h予即时单侧组穴治疗15min/d,每天记录大鼠游泳耐力时间.各组静脉取血,测定并比较血清乳酸、SOD及血清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SOD含量增加,艾灸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均可使SOD含量下降,提前1周预处理>即时艾灸预处理>运动后艾灸治疗组;提前1周预处理对提高大鼠运动耐力及减少GABA的含量更显著;即时预处理及运动后再治疗对于改善乳酸代谢疗效较其他组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或及时艾灸预处理均可使大鼠疲劳运动后血液SOD含量减少,有利于血液中乳酸的代谢,减少血浆中的GABA的含量;提前1周的艾灸预处理对血液SOD及GABA影响更大,可推迟运动疲劳感的产生,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即时预处理对减轻运动后乳酸堆积效果较佳.

    作者:刘阳;王蓓蕾;高洁;刘欢;李娜;周洁;罗棱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改善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运用概况

    化疗是临床上抗肿瘤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引起的毒副反应常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使得患者无法坚持化疗,终影响到整个治疗进程.中医药与化疗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使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强,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琚皇进;罗莉;龙奉玺;黄慧;王定雪;王镜辉;金露露;杨柱;唐东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组织由于退行性变、损伤,导致支持组织松弛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而出现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n prolapse,POP)、慢性盆腔疼痛等.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现将该病的诊疗进行展综述如下.

    作者:尚雪艳;王滨;巫珊;齐荣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延迟吸收1例报告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经规范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病灶吸收延迟,甚至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情况.本例肺炎延迟吸收患者,经系统中西医结合治疗15d,临床症状改善及影像学改变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红圆;陈宪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报告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的少见的多系统疾病,临床病例较为罕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查阅相关国内外病案报道甚少.由于该病首发症状的多样性及发病率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从而容易漏诊误诊,现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首发症状以皮肤色素沉着的PO-EMS综合征病案进行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蔡嘉琪;张丽丽;贾彦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李芮治疗虚性、难治性口腔溃疡经验

    介绍李芮教授治疗虚性、难治性口腔溃疡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临床虽有虚实之分,但病机概括为火热循经上炎,熏蒸口舌而发病.李教授将无嗜酒、辛辣饮食史,病程长,且西医疗法及苦寒降火、清热解毒中药疗效不佳者,归属于虚性、难治性溃疡范畴,临床运用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三大治疗方法治之,常获佳效.

    作者:杨洋;李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1例

    甘爱萍,湖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师带徒经验传承临床名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四十载,擅长治疗脾胃病、老年病及从脾胃论治杂病.笔者有幸师从甘爱萍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王琼瑶;陈海艳;刘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