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红英
目的:对轻、中度老年痴呆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轻、中度老年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 结果 :经过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智能精神状态(MMSE)及常识 -记忆 -注意测验(IMCT)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老年痴呆病人施行综合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智能 ,大大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诗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肾炎尿毒症的治疗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 年9月 -2014年9 月收治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56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以患者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 :治疗过程中发现 ,患者治疗早期阶段病情会出现恶化的现象 ,而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贫血、出血、神经精神症状、药物损害等 ,在对患者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有45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 ,死亡11例.结论 :治疗过程中引发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败血症、心律失常和心衰、尿毒症脑病、出血性休克、腹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脑血管意外.在慢性肾尿毒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重视患者就诊的第一主诉 ,实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 ,可以预防慢性肾炎尿毒症病情恶化 ,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方式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 ,并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科的方式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临床中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方式 ,能够降低治疗过程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 ,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郝万如;房居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 例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 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不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而且增加治疗信心 ,提高了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我国基层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解 ,进而更好的为国家对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对现阶段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收集 ,并展开研究.结果 :我国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非常迅速 ,所有服务业务量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但是虽然如此 ,在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发展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政府认识不到位、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以及资源配置问题等.结论 :在基层妇幼保健人力资源方面 ,急需加强对其人力资源进行配置 ,并积极展开研究 ,对妇幼保健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保证.
作者:杨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助产士全程陪护的效果.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为常规分娩 ,观察组为助产士全程陪护 ,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S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与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6 .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7% (P<0 .05 ).结论 :助产士全程陪护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作者:常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2 月 -2015年2 月期间 ,本院所收治的56例产妇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 ,在所有产妇同意的基础上 ,将5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 ,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孕妇的顺利分娩具有积极的影响 ,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 ,缩短产程时间 ,改善妊娠结局 ,值得在临床分娩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现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3D腹腔镜组44例与2D腹腔镜组4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疾病复发率及生存率. 结果 :3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2D腹腔镜组(P<0 .05);两组手术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6 个月 ,两组疾病复发率及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较佳的立体深度感 ,操作简单、精确 ,有效降低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适于临床应用与开展.
作者:陆琦;陈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胫骨折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 ,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方式 ,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良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良率为96 .43% (27/28 )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良率为82 .76%(24/29 ) ,治疗组的总有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更为有效的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较好 ,总有良率较高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差异情况 ,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我院自2013 年8 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者50 例 ,对照组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 ,实验组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二组临床治疗情况差异 ,比较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 ,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不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明显(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田瑞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益气补肾利水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 ,观察组应用益气补肾利水方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 .2% )明显高于对照组(76 .9% ) ,患者治疗后的 ALT 、TBIL指标低 ,ALB指标高 ,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 ,应用益气补肾利水方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肝功能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千凤;莫世祥;张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 ,实验组患者采取单侧腰一硬联合麻醉 ,手术结束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 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4 .52 ± 4 . 22)分和8 .00% ;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8 .72 ± 2 .84)分和26 .00% (P<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会增加患者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故在进行老年创伤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应使用单侧腰一硬联合麻醉.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我国临终患者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1% [1] ,临终关怀是必要的一种服务活动 ,他满足了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使终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对30位晚期癌症患者实行临终护理 ,患者安详平静的走完人生的后阶段 ,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医学以人为本的精神.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均分为2组 ,各40例 ,半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全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死亡率、关节脱位率、Har-ri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 ,但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P< 0 .05).结论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取得相似的恢复效果与并发症情况 ,但半髋关节置换术用时更短、出血量更低 ,住院时间更短 ,值得借鉴.
作者:谭相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的原因 ,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2月 -2014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误诊的原因 ,并且按照支气管哮喘规范的治疗.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 ,在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 ,支气管炎患儿共计36例(30 .0% )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计24例(20 .0% ) ,扁桃体炎患儿共计15例(12 .5% ) ,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8例(6 .7% ) ,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患儿共计3例(2 .5% ).所有患儿在应用支气管哮喘规范的治疗措施后 ,均在8周以内止咳.结论 :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的原因是比较多样的 ,医生在诊断患儿的过程中 ,应对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 ,同时要掌握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和具体的诊断要点 ,要在大的限度上 ,避免误诊的发生 ,给予患儿需要的治疗.
作者:任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并探讨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50例患者按照年龄大小分成研究1组(36 -55岁)和研究2组(大于55岁) ,观察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1组患者的瘤体直径明显小于观察2组患者(P< 0 .05 ) ,淋巴结转移率、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率、接触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2组患者(P<0 .05 ).治疗结束后2年内 ,研究2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患者(P<0 .05 ).结论 :宫颈癌患者年龄越大 ,淋巴结转移、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病理表现的发生率越高 ,预后状况越差.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用于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 -2013年6月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划分为 A、B两组 ,每次 30 例 ,A 组给予常规护理 ,B 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 Q O L评分、治疗护理配合度明显比 A 组效果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组(P<0 .05 ) ,满意率比 A 组高(P< 0 .05 ).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是适合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护理办法 ,对改善患者的各项评估指标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肾炎康联合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24 h蛋白尿、测肾小球滤过率(GER)、滤过分数(EF)和肾有效血流量(ERPF)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优于单项依那普利治疗.
作者:杜玉生;仲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各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造成严重的肝脏血液循环障碍和肝细胞的功能丧失 ,肝脏逐渐变硬变形而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上常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常有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本病是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保健需求也提高 ,所以 ,了解肝硬化病人饮食内容对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作者:周文雅;陆彩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 -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住院 HIE患儿51例 ,均采用三维持、三对症综合治疗方案 ,对照组25例加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 ,治疗组 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 .1% ,显著高于对照组 ;NABA评分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生后2d内评分无明显差异 ,生后10 天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GM -1联合 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可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修复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逯艳梅;曹甦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