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桥;卢燕妮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心电图及症状疗效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
作者:陈坪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药金樱子来源于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樱子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肾固精、止泻之功效,历来是制药企业生产多种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特别是医学研究证明,金樱子有造血、活血、软化动脉以及解毒抗菌的功能[1],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利用.随着对金樱子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其重要成分鞣质的药理活性也不断被发掘.由于金樱子中的鞣质成分不但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药效作用,且中药材金樱子内所含的鞣质含量很高,为金樱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故本文对全国15个主要产地的中药材金樱子的鞣质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为中药材金樱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玉叶;周成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1年内累计超过3个月,而各种客观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本病属中医肝胃不和证.病人主诉症状较多,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现代医学对FD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处理阶段,主要采取胃肠动力药予以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目前运用中医学理论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FD的治疗上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笔者采用快胃舒肝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红;臧力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功能不全是高血压病的严重的合并症之一,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为特征的常见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杜仲味甘,性温、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之功效,临床长期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以此探讨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草乌甲素胶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草乌甲素胶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甲氨碟呤治疗.结果:草乌甲素胶丸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值,且治疗组治疗前后未发现肝肾及血液毒副作用.结论:草乌甲素胶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银山;刘柏炎;郑爱华;周兵;喻正科;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心力衰竭(A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现代医学对于心衰的治疗除强调减轻心脏负荷、纠正体内水钠潴留、加强心肌收缩能力等外,近年来十分强调要稳定心力衰竭的适应或代偿机制,即拮抗神经内分泌的激活,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对心肌的损害,改善心室的重塑.有关心衰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步,现笔者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朱筱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20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6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防止大肠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探讨中医药的抗癌转移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中药抗大肠癌转移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蒋益兰;荆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儿童复发性扁桃体炎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及复发性扁桃体高度肿大致上气道梗阻,引发睡眠呼吸困难,影响儿童健康发育.临床上单用西药治疗容易复发.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中方;吕雪峰;张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寿胎丸乃清代盐山名医张锡纯所创,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原为护胎而设,后经多年来临床医家们反复实践与锤炼,已演绎成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自发流产、滑胎的首选方.
作者: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是指目前尚无器质性疾病可查,但临床上可见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上腹痛或不适、嗳气、恶心、纳差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消化不良综合征.其发病机理不明,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无疗效可靠的理想药物,相比之下中医辨证施治,则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笔者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调中安神方治疗FD56例,疗效较好,并与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凤怡;张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单纯性肥胖症目前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常见病,肥胖症的形成是由于摄人能量多于消耗,造成内脏和皮下脂肪的蓄积,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肥胖不仅影响外观,给人们造成心理负担,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笔者自2004年起采用针刺结合小针刀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4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珊珊;熊健;姚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金储之(1919~2004年),江苏吴江人,江苏省首批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金老从医60余年,行医水乡,服务桑梓,救死扶伤,在临床、科研、教学成果甚丰,研治疑难重症,独有创新.总结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出版<莺湖医集>、<中医治疗血液病>等专著,早年自编<中医理法方药简编>上下册及<中医金氏临床手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财富.笔者随金老临证多年,深得教诲,受益非浅,现将金老的部分学术理论和l临床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邵继芳;金跃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注射部位刺激现象(俗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输液反应,表现为局部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炎症,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局部组织坏死[1].
作者:刘娇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玻璃体积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出血不仅使屈光介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能对眼部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吴媛媛;王燕;王幼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以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反应异常等所致的高血糖和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全身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2003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冠心病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的发病原因多由流产、产后感染、经期不洁、手术和上环等引起,或由急性盆腔炎迁延演变而成,易反复发作,甚至引起月经失调、痛经、不孕和宫外孕等疾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内耳眩晕又称为梅尼埃氏综合征,是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疾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笔者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三五七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本病45例,疗效满意,并与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汤合辛伐他汀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通脉降脂汤加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脉降脂汤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优于单纯使用辛伐他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唐修宇;邹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医药在治疗妊娠病及妊娠合并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之一.由于人们对西药的毒副作用认识比较充分,却错误地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毒副作用.这一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妇女在孕期选择中药防病治病,据有关文献报道78.7%的孕妇曾使用过中药进行治疗[1].因此孕期应用中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损害胎元、影响妊娠的中药乃禁忌药,同时影响胎儿本身及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具有遗传毒性的中药也应禁用.遗传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目前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
作者:刘英;尤昭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科手术后术口早期感染是骨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出现术口深部感染.甚至可以导致骨髓炎.一般常规治疗术后早期感染除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外,还要配合术口外酒精湿敷等治疗.我科近年来对骨科手术后术口早期感染患者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外,还在术口周围外敷如意金黄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智平;袁普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