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进展

朱筱婧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A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现代医学对于心衰的治疗除强调减轻心脏负荷、纠正体内水钠潴留、加强心肌收缩能力等外,近年来十分强调要稳定心力衰竭的适应或代偿机制,即拮抗神经内分泌的激活,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对心肌的损害,改善心室的重塑.有关心衰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步,现笔者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陈旧性肛裂36例

    陈旧性肛裂是指肛门部裂口出现陈旧性溃疡,常合并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或皮下瘘,且便后肛门部疼痛数小时.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陈旧性肛裂36例,伤口愈合较好,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福星;龙亚军;欧阳旭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痄腮消散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6例

    笔者自2002年9月-2006年3月采用痄腮消散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世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小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4例

    单纯性肥胖症目前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常见病,肥胖症的形成是由于摄人能量多于消耗,造成内脏和皮下脂肪的蓄积,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肥胖不仅影响外观,给人们造成心理负担,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笔者自2004年起采用针刺结合小针刀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4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珊珊;熊健;姚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止大肠癌转移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概况

    近20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6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防止大肠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探讨中医药的抗癌转移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中药抗大肠癌转移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蒋益兰;荆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金樱子鞣质的含量测定

    中药金樱子来源于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樱子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肾固精、止泻之功效,历来是制药企业生产多种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特别是医学研究证明,金樱子有造血、活血、软化动脉以及解毒抗菌的功能[1],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利用.随着对金樱子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其重要成分鞣质的药理活性也不断被发掘.由于金樱子中的鞣质成分不但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药效作用,且中药材金樱子内所含的鞣质含量很高,为金樱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故本文对全国15个主要产地的中药材金樱子的鞣质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为中药材金樱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玉叶;周成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扁桃体炎62例

    儿童复发性扁桃体炎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及复发性扁桃体高度肿大致上气道梗阻,引发睡眠呼吸困难,影响儿童健康发育.临床上单用西药治疗容易复发.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中方;吕雪峰;张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金储之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探讨

    金储之(1919~2004年),江苏吴江人,江苏省首批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金老从医60余年,行医水乡,服务桑梓,救死扶伤,在临床、科研、教学成果甚丰,研治疑难重症,独有创新.总结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出版<莺湖医集>、<中医治疗血液病>等专著,早年自编<中医理法方药简编>上下册及<中医金氏临床手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财富.笔者随金老临证多年,深得教诲,受益非浅,现将金老的部分学术理论和l临床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邵继芳;金跃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治疗非胃肠术后胃肠排空障碍概况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常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等,少数继发于腹腔其他手术.不同手术后FDGE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近年来非胃肠手术后的FDGE的发生时有报道[1],但对其发病率的调查尚无确切报道[2].临床上虽对其治疗有所报道,但治疗方法各异.现笔者就近年来有关非胃肠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研究及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尹天雷;白雪松;刘柏炎;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肾法治痛经

    痛经虽以实证居多,然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虚证引起的亦屡见不鲜,且以肾虚痛经占多数,尤其青年女子发病率较高.笔者临床上以补肾法治疗痛经,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薛朝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区庆端老中医治疗肺炎经验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更为多见,好发于婴幼儿时期.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小儿肺炎的病因甚为复杂,一般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包括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原虫、寄生虫等,其中又以病毒感染为多见;后者有物理化学及变态反应等因素.依据x线表现按病理形态又可分为大叶型、小叶型、间质型肺炎.近年来病原发生了变化,病原学的变异和大气污染,更增加了防治的复杂性.由于本病对小儿的健康威胁较大,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等体质虚弱的小儿更容易患肺炎,并且病情常常严重,或迁延不愈,是当代儿科的四大病症之一,因此防治小儿肺炎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脉炎消凝胶剂的制备与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注射部位刺激现象(俗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输液反应,表现为局部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炎症,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局部组织坏死[1].

    作者:刘娇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如意金黄膏治疗骨科手术后术口早期感染40例

    骨科手术后术口早期感染是骨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出现术口深部感染.甚至可以导致骨髓炎.一般常规治疗术后早期感染除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外,还要配合术口外酒精湿敷等治疗.我科近年来对骨科手术后术口早期感染患者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外,还在术口周围外敷如意金黄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智平;袁普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寿胎丸对大耳白孕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研究

    寿胎丸乃清代盐山名医张锡纯所创,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原为护胎而设,后经多年来临床医家们反复实践与锤炼,已演绎成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自发流产、滑胎的首选方.

    作者: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合并结核40例

    急性附睾炎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的炎性疾病.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但以16~50岁多见.而临床上急性附睾炎合并结核者也并不少见,且治疗时也比较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附睾炎并结核4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宏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通窍醒脑汤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总结

    目的:探讨通窍醒脑汤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通窍醒脑汤治疗,对照组羊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而对照组仅为62.5%,两组比较,P<0.05.结论:通窍醒脑汤治疗tSAH疗效满意.

    作者:喻坚柏;张占伟;罗刚;韩景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30例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以女性尤为明显[1-2].对这类患者应采取抗焦虑与降压联合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用逍遥散加减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虚患者30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29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

    肛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复杂性肛瘘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近年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法治疗胸椎综合症25例

    胸椎综合症临床表现以胸闷、胸痛、憋气、背痛、沉重或以心前区有压迫感为主.久站、久坐、弯腰活动时可使疼痛加重,多数患者吸气时疼痛加剧.除此之外,常会引起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症状.笔者采用手法治疗本病2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绍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终结局,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纳差、胃脘胀满、溲溺闭阻等症,治疗颇难.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四联疗法治疗CRF 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7例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笔者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7例,疗效较好,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5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粟喜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