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沙;蔡晓静
近年来,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58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3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双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 中医妇科杰出的临床学家.其行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调经种子,产后诸症的诊治.<傅青主科>(下称<女科>)为其代表作,是妇科医学必读之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理法方药备至的妇科专 .
作者:刘奇英;尤昭玲;匡继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6.7%和70.O%,两组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明显.
作者:黄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关节软坚止痛片为本院骨伤科协定处方,由白芥子、枸杞子、黄芪、骨碎补、没药、天竺黄等11味药物组成,具有祛痰软坚、活血通络、益肾壮骨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且属痰瘀阻络兼肾虚者.症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腰膝酸软等.
作者:谭文;邓曼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术后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残留腰臀腿部酸痛、麻木,肌力减弱,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不能恢复,为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髓核摘除术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辉;曹寅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临床上采用甘土绿豆汤为主治疗乌头碱中毒患者2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为国;陈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于1994~2003年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01例,疗效较好,并与同期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的10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剑英;赵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仅为88%,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陈浩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是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遇到外因(外邪),痰随气升,气因痰阻,阻塞气道,发生哮喘.胡氏定喘颗粒是江西省萍乡市名老中医胡启胜教授的经验方,具有补肾固本、降气平喘、温肺化痰的功效,主要由鹅管石、毛冬青、苏子、杏仁、炙麻黄、细辛、灵芝、白芍、补骨脂、五味子等药物组成.
作者:杨惊宇;彭尧书;李维军;付柏绿;刘西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胶囊,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6.35%,而对照组仅为77.2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3.43%,而对照组仅为40.21%,两组比较,P<0.05.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
作者:白厚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肚肠科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五倍子汤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73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治疗的70例进行对照分析,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坐浴后伤口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了饮食习惯方面的指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卉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壮肾排毒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壮肾排毒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用尿毒清颗粒治疗,主要观察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明显的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cr、BUN、HA、PC-Ⅲ、Col-Ⅳ和提高Ccr的作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肾排毒胶囊能改善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作者:刘新;刘立昌;陈鲜花;冯敏坚;张玉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少病例需安装埋藏式永久起博器以维持牛命,尤其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容易出现猝死.
作者:袁卫红;陈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小青龙汤为主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小青龙汤为主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樊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中风经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及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临床上针刺中风七穴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并与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痊愈病例中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
作者:徐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黄其主要功能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祛瘀通经.笔者在临床上以大黄为主治疗危急重症,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踝关节外伤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佳.相应取穴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前病取后、后病取前、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一种取穴方法[1].
作者:周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原方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等证,为中医行气消痞之代表方剂.胃痞证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十分相似,而FD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保和丸临床上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早饱、餐后饱胀等临床症状.现代多有报道用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了满意效果[1-2].
作者:陈建峰;唐铭翔;周知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作者:王锦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