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赵鹏;杜永鹏;李瑾
目的:探讨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自制复方黄连液持续冰敷,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肿胀程度、疼痛指数及压痛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液具有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可改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使局部炎症更易于缓解或消散,从而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得到迅速改善.
作者: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治疗组灸百会、风池、阿是穴,每次治疗30 min,2次/d,7 d为1个疗程;配合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对照组每天早、晚口服西比灵5 mg,两组连续治疗4疗程.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9.0%,治疗组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与西比灵联合使用是治疗血管性头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8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予以活血降脂胶囊及血脂康胶囊口服,60 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项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脂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优于血脂康胶囊,并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万贤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在退热,祛痰等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朱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芪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参芪通络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守岗;彭小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综述了近年来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现状以及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化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为药品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祥辉;李文明;李艳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关立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和血沉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血尿酸和血沉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陈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thel指数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可以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素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为寒邪客胃、肝郁犯胃、食滞伤胃等.临床表现为痛、痞、瘀等见证.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四逆散等经方确有较好疗效,值得探讨.
作者:周赛男;杨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到较为理想水平,并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同时予以中药泡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6.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活血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作者:王效非;张红;魏淑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辜孔进在临床中结合妇科疾病的病机特点,选用任脉、足太阴脾经所属穴位及奇穴组方,自创盆腔8针(中极、气海、双子宫、双气门、双三阴交)运用于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健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经皮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方法.方法:将经皮冠脉成形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与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血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扩血管、降血酯、抗血黏度的西药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后作疗效比较.结果:复发率、复发次数、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血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防治经皮冠脉成形术后患者冠脉再狭窄.
作者:梅春龙;徐艳;石晓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ESR、CRP、CD4+T、CD8+T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S活动期炎性标志物,纠正AS患者免疫低下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用之于AS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柴廉明;范伏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1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加中药蒲黄汤、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吸收时间比较,Ⅰ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较单纯西药效果好.
作者:周春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理筋、动关节手法、练功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筋、练功治疗.结果:治疗后即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作者:宋永伟;鲍铁周;王智勇;李道通;张杰;赵金风;徐弘洲;杜欢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3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均采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并记录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79.4%,并有效地改善了心律,从而改善或治愈了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作者:李鸣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刘伟胜教授在哮喘防治方面具有了丰富经验,善于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疾病的预防,提出寒热有别,避寒为先;防治宿痰,去除夙根;调摄饮食,谨和五味;情志调畅,病安从来;动静结合,形神合一;药膳食疗,日常固本;以及体质调养,溯本求源的哮喘预防原则.
作者:林嬿钊;韩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盆炎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予口服盆炎净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予口服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胶囊.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盆炎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抗生素联合应用.
作者:章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对照组予康复新灌肠,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卜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方法:(1)充分利用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带教质量;(2)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拓宽学生学习领域;(3)熟悉专科网站和专业书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4)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