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李日青

关键词:结合雌激素软膏, 老年性阴道炎, 复方甲硝唑栓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阴道炎应用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E2、FSH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应用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合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加强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接诊的老年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PICC置管处理,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分析本组的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者例数.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置管后并发症,占总比例的13.75%,当中有5例为局部过敏反应、1例为导管堵塞、1例为导管移位、1例为机械性静脉炎、3例为穿刺点感染.结论:通过对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可显著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处理,能够帮助其减轻痛苦,确保血管通路建立治疗能够顺利开展.

    作者:周晓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老年人患者心理影响进行研究,为今后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临床治疗经验,进而突出心理干预在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的重要医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前列下电切术治疗的80名老年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前来我院就诊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人进行探讨分析.研究1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的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对比后发现无差异(P>0.05).结论:绝大多数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老年人在患病过程及医治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患者接受手术过程中加入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减轻手术过后伤口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从而体现出在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中加入心理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因而心理干预在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马瑜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对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1例进行观察(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础护理,针对治疗组2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常规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4.00%),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刘荣华;张琴英;陈兴梅;朱红芬;吴梅;方郦瑶;周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式与实施心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式及心得体会.方法:选择54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4例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为(3.1±0.18)d,51例治愈出院,占94.44%(51/54).结论:小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配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程时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危险行为.方法:本文选取某高校2017年度毕业的2356名毕业生,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项目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学生的社会学、人口学及行为学体征进行收集,并采集学生的血液标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统一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年龄越大,性行为发生概率越高.男生及艾滋病知识不知晓者近1a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学生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者是危险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校应积极开展危险性行为的干预工作,对艾滋病进行监测及控制,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观念,降低艾滋病发生概率.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中,低场强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内我院收治105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让其分别接受低场强磁共振诊断与关节镜病理诊断,对比患者确诊情况.结果:患者接受低场强磁共振诊断与病理诊断确诊例数相近,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低场强磁共振较关节镜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更值得作为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张维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药物管理预防药品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加强医院药物管理对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出现原因与特点.结果: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按其占比总大到小分别为:奥氮平38%、喹硫平24%、利培酮21%,阿立哌唑等其他抗精神药物共17%.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过度镇静、流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等.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药物管理来预防药物不合理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上应做到科学合理.

    作者:吕天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影响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病患疼痛感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42位胆囊切除病患,分组后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及舒适护理,对比术后恢复速度及疼痛程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该组在术后12 h及术后次日疼痛程度更轻.结论:疼痛是手术无法避免的,舒适护理可从心理及身体两方面缓解疼痛,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张绿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共收集74例手足口病患儿参与,其均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炎琥宁用药基础上行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患儿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部疱疹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炎琥宁单独用药,有利于患儿康复,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曹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实施分层级培训体会

    目的:探讨分层级培训在手术室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护士的职称及工作能力进行分层次,根据层级实施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结果:实施分层级的培训满足了不同级别护士的需求,提高了整个护理团队的理论及操作水平,使各个层级的护士都能够获得相对应的全面专科知识.结论:过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培训,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理论及技术操作通过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手术室分层级护士培训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达到高质量.

    作者:吴霞;田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厚的临床疗效分析建议

    目的: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下鼻甲肥厚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然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鼻甲肥厚患者进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住院情况.

    作者:郭艳;李佩华;杨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社会化模式研究

    医院安保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建设综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保证医院工作环境的稳定、有序,医务人员工作和患者就医环境的和谐,同时对人生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保卫工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介入行政单位管理的途径,多元化的安保渠道,可以建立完善、高效的安保管理体系.探讨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社会化模式,可以为新形势下医院安保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诸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 贫血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后均进行静脉推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比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相较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贫血治疗效果较差,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辜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8例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各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疾病了解,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采用.

    作者:文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方式及心得探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方式及心得.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4月90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手术配合程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手术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住院的时间和提高配合度.

    作者:蒙恒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总结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收治88例肺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甲组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乙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且乙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甲组短,两组指标对比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可促使患儿症状尽快消失,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动脉血采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方式的优势.方法:现将我院2016~2017年106例小儿动脉血采集案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用物准备、穿刺部位选择、穿刺方法、标本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本组106例患儿穿刺成功104例,成功率为98.02%,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桡动脉采集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指标更准确,有助于判断患儿病情,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有效的提高患儿的诊疗效果.

    作者:洪玲;刘君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与相应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以及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0例医院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出现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000例患者中有98例出现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引起这一问题的相关因素包括样本采集准备工作不足、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采集之后没有妥善保管;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试剂以及设备等方面引起的分析前误差.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有许多因素可引起误差,这对检验结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检验之前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分析前误差的出现,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梁胜;谢慧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