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手术室实习生代教的探讨

李秀芳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生, 带教, 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方法: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试验组采取设带教组长,定一名带教老师按照科内制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带教组长督导完成,并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带教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实习生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水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注射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探究

    目的:探讨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4例.实验组采取护患沟通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2例(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33例(75.00%),实验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2.2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采取护患沟通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收住的6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共同使用除去病因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结果:研究组经康复治疗后并发症减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较对照组高.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适当时期的康复治疗的参与能使患者尽快恢复,且减轻并发症及痛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小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指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舒张压、收缩压与参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都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没有患者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裴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 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对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82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胆囊结石患者,分为LC组和LRCL组各91例,LC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RCL组进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然后比较两组手术对患者的影响.结果:LC组术后胆总管宽度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CL组无明显变化(P>0.05);LC组腹泻、脂肪泻发生率明显高于LR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LRCL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腹泻、脂肪泻等并发症的发生,保留患者胆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宏志;李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名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对牙齿外观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50名患者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都有所改善,且50名患者中有43名患者对治疗后牙齿外观表示满意.结论:对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来说,采用口腔正畸治疗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爱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药物管理预防药品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加强医院药物管理对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出现原因与特点.结果: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按其占比总大到小分别为:奥氮平38%、喹硫平24%、利培酮21%,阿立哌唑等其他抗精神药物共17%.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过度镇静、流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等.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药物管理来预防药物不合理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上应做到科学合理.

    作者:吕天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系统教案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期间系统教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年42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明确护理教学方式后,对照组(21名):应用传统教学法完成护理教学;观察组(21名):应用系统教案法完成护理教学;终就两组实习生针对教学方案表现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实习生教学方案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教师针对实习生选择系统教案法完成临床护理教学,对于教学方案满意度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解读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及不同方法的动态观察解释.方法:本文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对乙肝病毒结果解读分析,并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归纳总结.结果:通过分析乙肝不同的检测方法会有不同结果,这需要我们了解方法学的原理及乙肝动态观察解释.结论:不论用那种检测方法都要保证检验质量,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作者:何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此100例产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则运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综合征产妇的血压状况与出血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血压状况与出血率较对照组产妇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后,不仅能改善产妇的血压状况,而且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黎运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患者采取术前护理、术后的体位护理、心电监护、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都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做好护理,促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文丽娜;陈玉;庞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在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术中 的应用及对手术时间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腹股沟斜疝且需进行腹腔镜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接受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张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武汉地区妊娠足月孕妇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健康妊娠足月孕妇生化指标的变化,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的妊娠期保健工作.方法:选取武汉地区450例健康妊娠足月孕妇为研究组,450例正常的非妊娠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肾功能、肝功能、血脂以及血糖等13项生化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除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两项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足月孕妇的生化指标相比于非妊娠育龄妇女有明显的变化,观察母体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变化对临床医生指导妊娠期的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9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为心理组.将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依从性统计良好、较好、较差、极差分别为心理组35例、21例、1例、0例;对照组则为12例、23例、8例、4例,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心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理想.

    作者:邓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强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体检中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宣教应用探究

    目的:探析护理宣教和健康教育对于体检中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对比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疾病教育、健康教育及护理宣教,对比2组血压和疾病认知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且P<0.05;对比组的了解率(78.13%)明显低于研究组(96.88%),且P<0.05.结论:对于体检中的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宣教和健康教育,可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显著改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作者:李君;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9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进行总结.结果:提取的9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4.44%(58/90)、革兰阳性菌占比35.56%(32/90);药敏试验提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形明显.结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王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至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有着非常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不孕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对不孕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不孕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4.0%高于观察组的6.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秀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第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直肠癌患者62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单一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时、切除后以及拔管时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赛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 贫血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为25例,两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后均进行静脉推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比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相较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贫血治疗效果较差,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辜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