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背部推拿辅以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徐子莉;张晓燕;王永泉

关键词:失眠症, 背部推拿, 拔罐
摘要:失眠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对于本证的治疗,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且易致患者头脑昏沉、精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而采用非药物疗法,则多获良效,又能避免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更乐于接受.笔者跟从导师王永泉主任医师在临床上运用背部推拿配合拔罐治疗失眠,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导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提取石榴皮多酚得率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多酚得率.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电磁搅拌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水溶液单相体系浸取等方法得到的石榴皮醇层提取液、水层提取液中石榴皮多酚的浓度,计算出多酚得率.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浸取的石榴皮醇层液浓度及多酚得率、多酚总得率较高.结论: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石榴皮多酚得率较高.

    作者:周安存;汤金梁;冯务群;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功能锻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能否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对40例(46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功能锻炼进行康复,以期进一步探讨术前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雷西凤;徐鹏刚;肖李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从体外细胞分子水平、在体动物肿瘤模型及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等3个层次综述了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研究显示该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其他化学合成药联合使用时可降低其他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其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田庆锷;李焕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正交试验优选黄瑞香叶有效部位群的回流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黄瑞香叶有效部位群的佳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和瑞香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黄瑞香叶有效部位群佳回流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提取效果较好.

    作者:张琳静;康阿龙;李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清疣洗剂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疣洗剂配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清疣洗剂合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光动力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95.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复发率低(P<0.05).结论:清疣洗剂合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且可以减少复发率.

    作者:陈平;杨志波;杨光艳;颜纯钏;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的效果与经验.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省卫生厅<湖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创建优质护理病房活动,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基础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加强.结论: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创建特色优质护理病房切实可行,可帮助医院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中医特色.

    作者:郑朝晖;张娟;陈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初探

    目的: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模式.方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结果:采用<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的班级作业习题、笔试考核效果好,学生对该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明显的赞同倾向.结论:该教学平台可以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宝芳;齐宝玲;王朝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指标研究的文献,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生化、肝纤维化、病毒等指标密切相关,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辨病治疗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作者:孙建光;孙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脾胃和合理论的源流认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脾胃和合理论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本文以<内经>有关论点为依据,参考后世医家论说,对脾胃和合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阐述.

    作者:杨涛;冯兴志;李浩;王雷;孟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治疗进展

    从中医药在癌性疼痛、对化疗后免疫机能下降以及对肿瘤恶病质及常见症状的治疗4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认为中医药能减轻中晚期肿瘤疼痛,提高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恶病质及各种与癌症相关症状,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作者:丰哲;林宗汉;黄有荣;郝巍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4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清抗炎因子白介素1(IL-1)、促炎因子白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对照组(C组)、桂枝芍药知母汤组(D组),按国外Coderre等经典方法,在受试大鼠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溶液,形成痛风模型;A组以同样方法注射0.2 mL生理盐水;C组、D组分别在造模前灌胃秋水仙碱、桂枝芍药知母汤,A组、B组分别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72 h断尾采血,抽取关节液,观察各组血清IL-1、IL-4含量及关节液中WBC的变化.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组大鼠血清中IL-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秋水仙碱组(P<0.05),血清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秋水仙碱组(P<0.05),且关节液中WBC渗出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可能是通过抑制IL-1及促进IL-4的表达来达到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的目的.

    作者:肖碧跃;赵国荣;曾序求;艾碧琛;李雅;郜文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超声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紧张性头痛38例临床观察

    自2008-2010年,笔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超声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紧张性头痛,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面部神经痛、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作者:李兴兰;蔡少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用活血化瘀方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自拟活血化瘀方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含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出现临床神经毒性5例,而对照组有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活血化瘀方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邬晓敏;方乃青;朱为民;朱寿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拟益脾健胃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

    笔者于2007年至2010年应用自拟益脾健胃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96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0岁;病程长者25年,短者20 d;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8例,充血糜烂性胃炎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病程长者21年,短者1个月;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8例,充血糜烂性胃炎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拟肾瘀通腑汤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肾瘀通腑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III、IV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肾瘀通腑汤,1剂/d;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50 mg/d,包醛氧淀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30 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值.结果:治疗后UAER、Scr、BUN、UA组内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肾瘀通腑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UAER、Scr、BUN、UA,延缓病程进展.

    作者:欧春莲;洪秀琴;陈汉娜;李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针刺药灸配合耳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

    笔者于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针刺隔药灸配合耳穴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颈痛伴上肢放射性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弱,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作者:李鸿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本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对照组予颈椎牵引、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颈椎牵引、电针配合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作者:李利;李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养阴活血安神汤治疗顽固性老年失眠症32例

    顽固性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困扰老年人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这类患者大多病程较长,精神压力很大,治疗非常棘手,因而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难题.笔者近3年来,通过观察发现这类患者大多存在着阴虚、血瘀两大问题,因而自拟了养阴活血安神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无破溃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响应面法优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3个影响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建立了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模型,模型R2=0.99512,回归模型显著;提取优化条件:乙醇浓度为96%,提取时间为2.7 h,乙醇体积352 mL.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186%.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

    作者:陆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