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院的工作内容要求随之增高.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医院的的发展和运行.故此本文将刍议医院财务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法.
作者:乔秋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血浆置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做好血浆置换期间护理,做好预防出血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治疗出院,未发生因护理不当所致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且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血红蛋白数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唐王芳;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56例2017年9月~2018年9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科药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之后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ApacheⅡ评分更好,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结论:内科药物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炎症因子和血气评价指标.
作者:张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200例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情况.结果:在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比对照组81%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负面情绪相对较少,整体护理工作水平优化.
作者:成爱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都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明显加快身体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3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8例患者,按照应用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全身麻醉,对照组选择进行维持麻醉,研究组选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拔管时间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且steward评分更高;研究组咳嗽反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及早苏醒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吕新瑞;薛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中药大黄及其有效成分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研究.方法:以大黄酸与大黄素为对象,进行荧光光谱分析,之后通过改变相关条件(如浓度、pH值),在不同条件下,观察荧光光谱强度,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pH值、活性剂含量、溶剂含量以及浓度等因素与大黄素荧光光谱的表达均有一定关系.结论:中药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荧光光谱分析观察,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鲍珍贝;何海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出现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38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9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为3.13%,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7.81%,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93.23%(满意102例,比较满意77例);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3.33%(满意85例,比较满意75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率,还能够使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前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院外跌倒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2018年9月我院急诊就诊的62例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接诊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离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率、跌倒因素认知率、再次跌倒发生率及随访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率、跌倒因素认知率及随访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院外患者预防跌倒依从性及满意率,掌握跌倒的发生因素,对预防及减少再次跌倒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侯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肿瘤患者,均经PICC置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χ2=4.191,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2.31±2.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63)分(t=8.007,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何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使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的前路组(n=23),以及使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的后路组(n=23),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65%,相比较参照组的91.30%无显著差异,且P>0.05,不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无论是应用前路手术治疗,还是后路手术治疗,均可得到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唐冰;张琼;熊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前我国食品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完善,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相继发生,这一问题成为各个主流媒体以及人们群众重点关注问题.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生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构建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对策.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鸟巢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出生的先后顺序将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24例极低体重儿分成两组,其中,先出生的62例低体重儿设成对照组,余下后出生的62例极低体重儿则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极低体重儿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极低体重儿则采用鸟巢式护理,对两组极低体重儿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评并比较,另统计两组低体重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极低体重儿的临床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极低体重儿(P<0.05);实验组的新生极低体重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低体重儿发生率(P<0.05).结论:新生极低体重儿在护理过程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式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模式更加显著,建议推广借鉴.
作者:覃金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比SPECT-CT与SPE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初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用SPECT-CT与SPECT进行诊断,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出率为82.43%(61例),非亚急性甲状腺炎诊出率为13.51%(10),不确定患者3例,占比4.05%,其亚急性甲状腺炎诊出率与非亚急性甲状腺炎诊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确定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独的SPECT而言,SPECT-CT,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出率更高,但未超过90%,临床诊断中还需结合多种诊断结果给予准确判断.
作者:刘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骨科创伤急诊患者为例,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均39例,其中甲组予以克氏针固定,而乙组则予以AO锁骨钩钢板固定,现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甲组(25.64%),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ASE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低/短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O锁骨钩钢板固定有助于骨科创伤急诊患者并发症的减少,切口的早期愈合及肩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锦华;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均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则采取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离床活动时间是(23.62±1.47)h,而对照组为(34.58±3.62)h(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并发症率是9.30%,而对照组则高达30.23%(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67%,而对照组仅为86.05%(P<0.05).结论:针对剖宫术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风险,并缩短产妇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营造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陈国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磁振热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目的在于探讨磁振热是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作用,并为其临床理疗提供参考.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5例,45膝)分为治疗组(17例,22膝)和对照组(18例,23膝),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磁振热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疼痛程度与活动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膝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活动功能(LKS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磁振热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大致分为器质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在治疗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过程中,西药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往往当时可取得一定疗效,而对于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后,容易出现病情复发,同时,西药多伴随多种副作用及应用限制等,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药物.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举两例病人的治疗经过,总结并谈谈自己在治疗非器质性心律失常中医药应用体会.
作者:冯伟鹏;吕文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中中医综合护理的运用探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患者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综合护理,并设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结果:中医护理组有1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1例出现口腔感染,1例出现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并发症防治效果.
作者:肖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90例尖锐湿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均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邹晴;康絮煦;周开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