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茹
目的:观察四磨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治疗组、安慰组各50例.术前组于术前禁食前24 h内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治疗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20mL/次,2次坩;安慰组于术后12 h开始服用红糖水(甜度与四磨汤相似),20mL/次,2次/d.分别观察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术前组、安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汪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对<伤寒论>中去渣再煎、泡服、先煮去上沫、特殊溶媒等煎煮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意在从煎药方法上探索如何提高方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万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87.5%,治疗组在总体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
作者:张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筛选蛇床子止痒的有效组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模型,分别观察蛇床子醇提物、水提物及挥发油的止痒作用;通过其对组胺致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可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豚鼠致瘁闲,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次数,缩短瘙痒时间,而水提物止痒作用不明显.醇提物及挥发油均能抑制磷酸组胺致离体回肠的收缩幅度.结论:蛇床子止痒的有效组分为其醇提物及挥发油,其止痒机制与拮抗组胺的释放相关.
作者:刘明平;吴依娜;韦品清;吴庆光;刘四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利用针刺手法参数测试仪评分,研究目测法与仪器测试法二者结果的关系,可望为学生的手法练习和手法考试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校100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以提插法为主要测试手法,采取自身对照法,即同一学生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仪器测试法和目测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直线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经直线相关分析,目测法评分结果与仪器测试法评分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43,P<0.01).结论:仪器测试法在针刺操作手法的评判中具有可靠性,体现了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作者:陈美仁;郭翔;李强;李迎红;黄宇辉;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照组14例,采用三叶板内固定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叶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Pilon骨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较高.
作者:王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安神定寐汤治疗,时照组采用安定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失眠的主要伴随症状方面,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的患者停药1月后复发率仅为11.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唐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将70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马钱子1、2、3号粉体组,马钱子2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2剂量组,马钱子3号粉体1/3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后给药21 d后取血清测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每隔7d称重1次.结果:2,3号马钱子粉的药效明显优于1号马钱子粉,且3号马钱子粉与1号马钱子粉的等效剂量约为1/3.结论:通过超微处理能够明显提高马钱子粉的药效.
作者:郭忠聪;蔡光先;王宇红;刘柏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优选活血跌打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法,测定挥发油含量,大黄素和绿原酸含量.结果:挥发油提取时,加水量(A)、蒸馏时间(C)二因素均时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P<0.01).乙醇回流提取时,乙醇用量(D)对大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乙醇浓度(A)和提取次数(C)对绿原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0.01,P<0.01).结论:本方佳提取工艺为挥发性药材先用8倍量水浸泡6h,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 h,其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作者:熊建斌;黄文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凯西莱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ALT、AST及TC、T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改善ALT、AST、TC、1lG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湿活血通络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指标.
作者:周兵;蔡光先;柏正平;曾松林;付曙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甲醇-水(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在0.1384-1.3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6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文政;唐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到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出院2月后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证进行评价.方法:对8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手法整复,另取同期行切开复位的78例患儿作为对照.随访6月后以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并比较并发症的产生.结果:随访6月时手法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8%)和切开组(91.0%)相当(P>0.05),并发症的产生率手法组(19.3%)和切开组(11.3%)也相当(P>0.05).而两组分析显示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在GartlandⅠ型、Ⅱ型(P>0.05)、Ⅲ型(P>0.05)均相当;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在GanlandⅠ型、Ⅱ型相当(P>0.05),Ⅲ型手法组则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但GamandⅢ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法整复以Ⅰ型、Ⅱ型应用为佳.
作者:程松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专科层次开设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并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爱民;刘艳松;彭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85例疥疮病人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以清热化湿解毒、养血润燥、祛风杀虫及外治法用硫磺膏外搽,配合做好护理,如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加强卫生指导等,治愈疥疮患者70例,显效13例,无效2例(硫磺膏过敏),总有效率为97.6%.
作者:岑少兰;刘文静;刘志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疗效.方法:按脉压大小将1304例该病患者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与>70mmHg4组,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情况;并对所有病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予镇肝熄风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尿微量蛋白及脉压改善情况.结果:脉压升高,各项尿微量蛋白指标均有升高趋势;经中药治疗后,各组尿微量蛋白与脉压均有改善,其中以50-59mmHg、60-69mmHg两组改善程度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脉压的高低与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相关性,中药干预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了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中药治疗的现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作用.
作者:范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从以五行理论指导临床,重视痰湿病机的运用,创新妇科病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等方面阐述了傅青主的医学学术思想,为学术界了解傅青主的医学思想,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作者:叶敦敏;邱淑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自2006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通络止痛方配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卫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