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学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贤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经过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众所周知,传统门诊要经历多道工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患者的就医效率,历来被患者所诟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新兴技术来改善门诊流程,手机APP客户终端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地尝试.可以说,经过实践,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完全能够更深入地发展使用.
作者:邵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7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14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对比性;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亚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对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方法:对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统计合格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依据统计结果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开展质量改进管理,并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针对上阶段临床用药情况再次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统计并对比不同时间段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并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合格率仅为85.59%,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合格率提高至88.80%,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合格率再次提高至92.10%;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范、剂量使用不规范、儿科年龄使用不规范,在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细致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提高合理性.
作者:罗昌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7例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1%、患者依从良好率为94.1%,对照组为72.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苗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6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疾病时间等为标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8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0.21%,对照组患者的缺陷发生率为3.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查孝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24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MRI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影像表现.结果:24例患者中,多发性5例,单发性19例.总共个36病灶,直径为(3.4±1.1)cm,大部分在基底节、额叶,呈椭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及圆形状.全部患者均存在T2W1信号,T1W1中信号10例、T1W1低信号14例.实施CT扫描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低密度3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混杂密度1例.结论:经MRI、CT诊断发现原发性脑淋巴瘤特征各有特点,临床应当将其结合,并注意对比其他较为相同的肿瘤,予以诊断,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进一步深化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是适应当下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并从师资、学生、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田平;谭冠义;吴鹏;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四肢血管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可行性及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2014年1~ 12月于该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24~ 89岁,平均(56.5)岁,病程1~ 40年,平均(约20.5)年.②所有患者均行四肢血管多普勒检查,计算ABI,并对ABI<0.9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对照.结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正常只占34%,动脉钙化占10%,余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且对ABI<0.9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糖尿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实用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筛查方法,可早期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人群作出诊断.通过给予高危人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惠;税方;唐月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给予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峰值高于基础值、平均动脉压谷值低于基础值,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峰值均高于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仕元;王世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72例予以研究,按照连续进行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静涛;李洁洁;武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就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周君;杨红艳;叶早立;裴书敏;凌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手段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检验手段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采用生化检验手段)以及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检验手段),将两组诊断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诊断有效33例,对照组诊断有效26例,研究组诊断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两组诊断有效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于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早期诊断准确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50例肿瘤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患者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肿瘤化疗基础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肿瘤化疗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对深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的影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堵塞率分别为22.86%和2.86%,观察组的总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评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该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变化以及管理效果.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各个科室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干预,参照组没有进行用药干预.结果: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处方不合格率降低了45.9%,抗菌药使用率降低了35.8%,不良反应率降低了6.9%,康复时间缩短了4.2d,抗菌类用药费用减少了1400元,用药总费用减少了2313元.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有利于患者临床用药科学化、合理化,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PHILIPS 16排CT扫描并确诊病例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例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形态表现不一,动脉期:5例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表现不同.结论:当肝脏病灶影像表现为平扫为低密度影,形态多样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病灶呈延迟强化并增强表现复杂多样时,可提示诊断炎性假瘤的可能.
作者:宋勤红;胡延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单纯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12.53±2.51)d,复发发生率7.14%,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20.54±3.56)d,复发发生率16.76%,两组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6.76%,治疗组有效率为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发生率为9.52%,治疗组没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郑超;陈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小儿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冰硼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康复新液进行医治,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口腔溃疡处的变化和对患儿进食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两组患儿对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口腔溃疡症状,对小儿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