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祥
目的:观察远红外止咳贴治疗风寒感冒的疗效.方法:将2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36例,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治疗,疗程3~7d,观察两组流涕、畏寒、发热、身痛缓解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流涕、发热、畏寒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止咳贴治疗风寒感冒疗效显著.
作者:纪英芬;赵永梅;王延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急诊胃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和止血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远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作用显著,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评分,而且增加了止血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科门诊于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收录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例共计108例,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分组所选病例:实验组(n=54)与对照组(n=54).两组都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同时加用普伐他汀.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功能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为(415±11)m,对照组为(373±16)m.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快速改善.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依据自愿原则,选出10名该院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整改措施.以80例危重症患者为例,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病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病历甲级率由73.8%提高至92.5%,乙级率和丙级率由17.5%、8.7%降低至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文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7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有限切开组(38例)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40例),并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2年随访,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有限切开复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有限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较高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勇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对两组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例数为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0例,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姣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黄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把医院的药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年药房药物处方发放总数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内在药房开展提升药物服务水平管理活动,并把药物处方发放总数记录数据作为研究组,分析对比两组的药物发放出错率.结果:对调查结果整理后发现,医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存在采购质量把关不严、存储方式不恰当、药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对照组药物发放出错率为0.32%,研究组药物发放出错率为0.18%.研究组药物发放出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药物管理过程中的合理以及规范,提高药物的质量,以期进一步提高药房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惠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生物的检验流程较多,把控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度.现阶段在微生物的检验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现针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方面的控制方法.
作者:崔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建瓴汤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建瓴汤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睡眠治疗效果、血压和心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是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7.5%,血压和心率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建瓴汤治疗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温静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76.47%,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仲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MIOM)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于吉大二院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11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胸椎8例,腰椎3例),手术均在脊髓监测下完成.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月行双下肢肌力评估、脊髓损伤评分测定;也对术后骨折复位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肌力恢复情况、脊髓损伤评分的变化、骨折复位的程度均与术中监测警报提示直接相关,其中8例患者术中神经监测无异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且脊髓损伤评分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监测异常,这3例病人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人术后神经功能完整,1人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MIOM可以监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提示医生术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手术操作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作者:于同;张曦文;王尧;李响;姜淇耀;薛盼;姜振德;朱秀洁;赵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的80例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观察组予以利托君.观察两组患者的保胎情况及孕龄延长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概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龄延长时间为(5.32 ±2.15)天,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患者使用利托君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保胎概率,延长其孕龄.
作者:李友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7例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1%、患者依从良好率为94.1%,对照组为72.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苗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模拟自然溶血样品标本80份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正常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取该院现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验,并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并且溶血标本的AST、ALT以及LDH水平高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值得关注,积极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研究,各自44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除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能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借鉴.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所产生的效果(如患者满意等)进行对比,并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DIC、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喜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用于骨关节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该院2015年2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骨关节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关节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渗透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艳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血液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做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机能有效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陈媛媛;齐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A组),同期选择无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B组).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凝血块是否规则、出血量的大小和术前脑出血距手术的时间等因素的差异判断出这些因素与术后患者出现再出血现象的相关性.两组患者综合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患者术后再出血现象与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凝血块是否规则、出血量的大小和脑出血距手术的时间有着直接影响关系.结论:待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后和脑出血6小时后再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覃学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