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振;梁宇
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型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病案信息中不但记录了患者住院期间及既往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涵盖了大量的医学成果,因此,病案具有十分重要使用价值.然而,随着大型医院对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严格化,病案数量的日益剧增,病案需求的日益加大,纸质病案的存储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病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应用病案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海东市平安区职工体检(包括离退休人员)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的140例患者,将其诊断结果做简要分析,并通过超声的定期随访,观察肝血管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4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0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32例,肝右叶58例,单发90例,右叶多发36例,左右叶都发病14例,病灶直径约0.5 ~4.0 cm.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120例,中低回声20例.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肝血管瘤具有经济、价廉、简便的特点,反复检查,随访观察病灶大小变化,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香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此段时间内该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34)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双号为研究组(n=34)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 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可显著的改善患者脑出血的症状,疗效确切,预后较好.
作者:刘立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22例右下腹痛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22均经手术治疗证实,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单纯性肿胀7例;显示阑尾粪石11例;显示阑尾周围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未清晰显示阑尾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可做出正确诊断,对右下腹痛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的诊断中可定性和定位,了解阑尾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对外科医生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以及在术中快速寻找阑尾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作者:张全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结果:(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造瘘口周围皮肤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术后造瘘口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造瘘口附近皮肤状况.
作者:吴林;何凤;王阿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对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 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局部红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61.9%),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应用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红肿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宏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治疗的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程组和一般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在全程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血糖控制状况和疾病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前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血糖控制状况比较均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全程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糖控制状况均优于一般组(P<0.05),疾病治疗依从率为95.1%,高于一般组的82.0%(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科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78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常规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97±0.2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13±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常规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炎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01年到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与右输尿管结石并存的急性阑尾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当中其全部存在着右下腹疼痛以及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右腰部疼痛乃至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中有8例出现了发烧症状,并且经过身体检查发现4例存在着腹肌紧张,触诊发现右下腹存在压痛感.本组18例患者采用泌尿系统B超检查进行诊断其均为右输尿管结石,因此采取了抗菌消炎与止痛的治疗方式或者采取了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在经过治疗后腹部疼痛并没有因此而缓解,因此怀疑其可能为阑尾炎,经过普外科会诊确认其阑尾炎病情,转入普外进行手术,术后腹痛缓解在手术创口愈合后出院.结论: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可能会同时出现,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应当考虑阑尾炎和右输尿管结石解释并存的可能性,并且对其增加认识从而减少漏诊.
作者:王联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A0特殊钢板治疗近关节骨折的实际效果.方法:选用前来该院治疗近关节骨折的90名患者作为受试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AO特殊钢板治疗方式.其中,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56例,应用动力髋螺钉予以固定.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14例,使用髁钢板以及动力髁螺钉予以固定.Pilon骨折患者12例,使用1/3环形腓骨钢板以及三叶蓿形支持钢板予以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例,使用T形支持钢板进行固定.结果:通过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时长10个月,股骨粗隆间、髁上与髁间骨折以及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与手术完成后3个月至4个月愈合,12例患者当中,6例Plion骨折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于6个月后恢复,4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至3个月之间便已痊愈.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关节恢复状况良好.结论:AO特殊钢板有利于近关节骨折治疗工作,固定效果优秀,具有临床意义与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振;梁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与术毕阶段实验组患儿MAP、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P<0.05).结论:针对小儿麻醉过程中,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且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宋宇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在88%,并发症为10%.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可观.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3±3.1)min,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6±3.4) 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接受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种类与发生率均多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接收脑卒中患者期间,对其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快速接受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多常见疾病也出现在人们的身体上,胸外科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种类比较多,所以护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复杂,人性化护理就是当下提出的良好的护理工作方式,特别是对于胸外科患者更是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这其中还需要保证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提供佳的护理工作,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芝珍;占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产妇,随机选取3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另外3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采取人性化产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试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产科护理中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顽固多发性扁平疣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85例采取阿维A治疗,研究组115例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随访1年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多发性扁平疣患者采取阿维A与α-2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谢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产前与产后两个诊断组,各40例.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分析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脐带异常、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等,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产前诊断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产后诊断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之后,可以看出,产前诊断既能确保胎儿的健康,同时对于产后母婴的预后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余治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对口腔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34例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口腔根管治疗手段,对比两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相比,观察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恢复天数比较短,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此外,在疼痛感受方面,观察组的患者疼痛指数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空腔根管治疗在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疾病期间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期间的疼痛感,因此,可以应用到相关的牙齿、针尖、牙髓疾病的治疗中去.
作者:张娟;孙维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护理中管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取得的显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科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108例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满意度为93%,患者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患者满意度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不仅提高护理的质量,还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为之后的医院护理提供更有利条件.
作者:何衍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