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昆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可实现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该院进行高血压控制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配合简单食疗进行诊治,B组患者仅采用同样指导方针的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进行诊治,比较两者的疗效、用药量、血压、中风发病率等数据.结果:A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配合简单食疗疗效明显优于仅采用吲哒帕胺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小儿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患儿,将患儿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免疫治疗基础上,再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安全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局部过敏反应(3.33%)、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在实施免疫治疗的尘螨变应性哮喘鼻炎患儿中效果显著,可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七氟醚麻醉,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采用4分量表进行评估患儿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结果:300例患儿发生躁动15例,占比5.00%;躁动患儿出现静脉输液、滑脱1例,切口包扎脱落、出血1例,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3.33%.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主要与年龄、术前焦虑以及陌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事件发生率.
作者:佘本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尿毒症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状态,还能大大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产生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重度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5例,给予观察组氟西汀联合奥氮平,对照组单纯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抑郁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HAMD得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3d后SSIOS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HAMD开始下降(P<0.05),治疗1 w后SSIOS开始下降(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能够更快的发挥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杜虹;隋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连续性血液治疗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对半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在实施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3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和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能保护患者器官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吴平;王翠珍;陶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患有乳腺癌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给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来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病人,把它们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40例观察组,设置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个组在这个基础之进行优质护理,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需求,观察组的病人无论是从病房管理、护理方式还是满意程度分数均要好过对照组.结论:对这类病人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使病人需求得到满足,使服务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作者:朱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时间段内感染性新生儿肺炎病例48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本组患儿在治疗中痊愈44例,占91.66%,好转4例,占8.33%.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非特异性的症状比较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当侧重于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李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2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选取时间控制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护理效果数据可得,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先给予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手部功能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裴慧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组(n=30)给予舒芬太尼以及布比卡因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寒战、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66.67%;观察组1-3级寒战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牵拉痛发生率为70%;观察组牵拉痛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启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36/38)、71.7% (27/38),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对患者提供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该院的155例肛肠手术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术中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中血压、心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要高一些,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肛肠科手术患者接受术中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对手术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安良;任晓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8例采用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28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 <0.05;在18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成功受孕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手术完成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不同程度感染1人,对照组发生6人,并发症发生率2.50%与1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感染人数,更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丽莎;张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66例患者均随机从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用传统止血方法)和研究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TACS止血)两组,各33例.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欣母沛及缩宫素使用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状况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欣母沛使用量、术中出血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的使用量、子宫复旧状况、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S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快速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张瑗;何红梅;刘颖;瞿邦敏;郑雯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目标性选择该院收治的患者350例,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前的患者有154例,管理后196例,重点针对治疗过程中高危药品使用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比高危药品管理问题的出现情况.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的滥用和错用发生率(3.25%)均明显高于多于管理后(0.51%);管理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9.74%)显著高于管理后(1.53%);加强管理后,高危药品放置不规范、过期药品不撤柜等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高危药品滥用错用的使用率,减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改善疾病恢复预后.
作者:周银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其对于妇女孕期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孕检的188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孕期保健+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孕期保健)各9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发生情况,评价其对于孕期健康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1.1%<6.4%)和糖尿病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其孕期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95.7%>79.8%)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其对于孕期妇女保健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对快速康复护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大大降低了手术应激、促进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徐漫;王立新;左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方法:随机抽选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院接受治疗的72例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随机将7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组糖尿病病人进行常规教育模式,给予观察组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含量明显比对照组有效(P<0.05).观察组病人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使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以效的改善病人护理质量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淘秀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