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庆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110例,全部患者均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用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确诊106(96.36%)例,误诊4(3.64%)例.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预混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为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针对餐前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餐前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胰岛素所需剂量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餐前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使低血糖发生发生率及胰岛素所需剂量均明显降低,且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谭成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和舒利迭单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8.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78.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优异舒利迭单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龙大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髓机选取实施转运交接管理前3 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3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交接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收治的6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37例仅应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PaC02、Pa0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加重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效果,临床确切.
作者:覃勤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口服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口服给药治疗,痊愈46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44%(102/108),其中<60岁、无原发疾病患者所占比重高于≥60岁、有原发疾病患者,差异显著;给药后出现了8例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药物吸收效果受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践中应积极深入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相应的临床病理结构进行分析,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该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经过病例确诊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对所有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和相应病理结构进行对应性分析.结果:在收集到的27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的超声表现中,18个表现为均匀性低回声结节或者网格状无回声结节,并且均匀性回声结节均匀分布在囊性的无回声区;7个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2个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所有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对应的显著的病理组织学结构特征.结论:具有不同超声表现的腮腺腺淋巴瘤都有其相应的病理结构,将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结构二者关系进行对应性认识,对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盛发;胡巧勤;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如何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在基层检验科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1月期间该院进行治疗的800名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显微镜检验技术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对比两组检验方法对红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及与肾脏病理的符合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肾小球血尿检出率为81.25%,明显高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67.5%,两种检验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检验技术是基层检验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检验工作环节,积极加强显微镜检验技术的应用,促进科学、规范化显微镜检验,对提升医学形态学检验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奂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疗效评价结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抽签分组;对照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基础药物治疗+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疗效评价结果以及患者的血浆水平评价结果.结果:在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血浆水平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了解后,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方法展开疾病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的降压疗效表现为大幅度增加,使得H型高血压患者的系列疾病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成功提高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韩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选取2015年8月份至2016年6月份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实验组运用个体化护理方式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消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其并发症,在临床护理上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曹菊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前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总有效率为94.57%,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联合组的治疗满意度、E2与F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范海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3例(7.5%)发生坠积性肺炎,对照组有15例(37.5%)发生坠积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是(9.35±3.64)d,对照组住院时间是(11.52±4.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7.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梅;李凤利;侯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收治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麻黄素抑制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纯音测听的听力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个频率的听力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得到显著的效果,患者听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收治的124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上升.124例患者中,76例在24h内得到完全纠正,2例昏迷时间超过4h,治疗后8~10 h得以苏醒,2例轻微痴呆,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1.61%.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血糖严格检测,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们科主要收治对象是药物中毒的患者,所以了解药物中毒尤其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护理的体会.百草枯(paraquat),俗称灭草剂,为联吡啶类化合物,白色粉末,不易挥发,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它除草效果极佳.又因该药接触泥土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该类药物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百草枯作为节力方便的新兴的除草用品,它的应用也随之增加.但伴随而来的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大多数是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也可经皮肤和呼吸吸收中毒而致死且致死量很小,有报道[1]称人口服百草枯致死量为30~ 40 mg/kg,根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率高的疾病中,中毒位居第五位,而百草枯中毒占农药中毒死亡率首位.所以百草枯自1962年应用来,以其高死亡率[2]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作者:宋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剂科在中西药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控制和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记录并比较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4小组成立前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上报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4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上报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报率26.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剂科指导和监测临床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病患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不良反应上报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周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开窗引流与腹腔镜下开窗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60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开窗联合聚桂醇硬化残余囊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前2d引流总量、拔管时间、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谷丙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 ALT)变化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联合聚桂醇硬化残余囊壁治疗肝囊肿能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复发、缩短带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惠彬;程立超;李茂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来该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4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4例,采用中药熏蒸,两组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统计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司马璞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前往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12%、护理满意度94%,同期对照组出血发生率28%、护理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产后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