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安颗粒剂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的视功能影响

陈迎春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安颗粒制, 中药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青光安颗粒剂对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的保护作用.方法:治疗组32例于术后第7天服用青光安颗粒剂,对照组服用石斛夜光丸,定期检查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压及滤过泡.结果:治疗组视力、视野及过滤泡形态均优于对照组,并能维持较低的眼压,减少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结论:青光安颗粒剂能有效控制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的眼压,保护其视力和视野,是一种临床治疗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中成药.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多媒体岗前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临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比较,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的岗前培训效果.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有消化道出血相关病症的专科接受岗前培训的护士共121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与讲解,实验组采用带教与多媒体教学.结果:对照组共61人考试平均成绩为(86.79±12.14)分,实验组59人平均成绩为(93.65±13.52)分,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媒体教学方法普遍受岗前护士欢迎,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陈玉湘;藿晓梅;陈雪梅;蒋佳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走出中医治病的几个误区

    文章认为中医治病存在如下误区:按图索骥、拘泥于古方古法、囿于西医病名、与西医理论相混淆.提请中医工作者注意,要正确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颜昌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中医骨干培训外科教学方法的更新与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探讨乡镇医师外科教学方法,寻求提供培养质量的途径.经过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到大多数学员肯定.

    作者:陈伏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论20世纪中医外感热病临床学术的创新发展(四)

    (续上期)4 名家学术经验举要4.1 何廉臣论治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4.1.1 治温热病八法 何廉臣先生在《重订广温热论》中认为,虽然辛凉解表、苦寒清里、甘寒救液是温热本症初中末三大基本治法.

    作者:袁长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5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照组56例单纯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65%、96.49%.对照组分别为23.21%、83.9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温燕;刘文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6例小结

    目的:观察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温胆汤为主方加味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56例中治愈44例,显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廖振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血栓药材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Ⅲ)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有效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玻璃毛细管法、高脂血症模型等试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时间及血脂水平影响.结果: 山楂叶、黄杞叶、甜茶藤、榕树须等洗脱部位能提高小鼠脑血栓的恢复率,具有一定的抗脑血栓作用;黄皮叶、榕树须、黄杞叶、甜茶藤等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榕树须、黄皮叶、甜茶藤、首乌藤、黄杞叶等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榕树须、黄杞叶、甜藤茶、山楂叶等能明显降低TC、TG的含量,具有降血脂作用.结论: 各种洗脱部位的复筛结果为开发利用抗血栓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钟正贤;陈晓军;周桂芬;陈学芬;李开双;卢文杰;谭晓;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清肺止咳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清肺止咳合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金银花、黄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金银花、黄芩,绿原酸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258180.077X+5589.828,γ=0.9999,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99.9%,RSD%为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祁红;刘传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荨麻疹治验三则

    针对3种不同证型的慢性荨麻疹,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虚型慢性荨麻疹,二仙汤合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冲任不调型慢性荨麻疹,命门饮合过敏煎加减治疗阳虚型慢性荨麻疹,均获良效.

    作者:赵武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综合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病位在肠,但以脾、胃病理改变为主,尤以脾为中心,湿热为主要致病邪气;治疗方面归纳为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和针灸;针对今后研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具体方案.

    作者:洪原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风箱树的生药学鉴别

    文章对风箱树的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进行初步研究,为利用其资源和评价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王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铁笛丸治疗慢性咽炎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铁笛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铁笛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黄含化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对照组为7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铁笛丸对慢性咽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

    中医学思维方法培养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当重视的环节,是教学的软件目标.在教学中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加强对学生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从知识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真正为中医学后期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万氏妇人科》调经阐微

    文章将《万氏妇人科》调经章按形体有肥胖消瘦之分、性情有急躁温和之别、经水有紫色淡色之差、腹痛有经前经后之异等加以分类;治疗总以补气血理气滞为主,兼顾他法;方药则多以二陈、四君、四物为主,以其兼见症候不同而加减变化,使学者易于掌握.

    作者:郭海峰;徐小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谭新华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证经验初探

    文章对谭新华教授治疗附睾炎的临证经验进行了整理归纳,论述了谭教授对附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思路,并介绍了他的用药特点和经验方.

    作者:林奕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冰硼散灌肠液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冰硼散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78例采用冰硼散灌肠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和西药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5%,对照组为58.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17.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物后副反应出现率为8.9%,对照组为56.6%,两组比较,治疗组药物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硼散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概况

    文章从研究方法、检测指标、临床与实验等方面总结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并对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作者:李前;谈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对策

    通过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处于佳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康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灸防治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

    文章从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穴位敷贴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拔火罐疗法几方面总结近10年来针灸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体现了中医的优势,但针灸疗法也存在易引起疼痛、局部皮肤受损等问题.指出对上述问题应进一步研究解决.

    作者:易蔚;乔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全髋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全髋置换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性研究,分为健康教育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评价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教育组经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疗效评价结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全髋置换术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