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蕙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中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肝癌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郝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及应用意义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治的14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分成实验组(77例)和对比组(70例);对比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和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更好的控制血压,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凡梦;程朝霞;李孟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乡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避孕药具的售卖地点进行随机的访问和调查,对避孕药具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的制度不合理,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以及对育龄的情况无法进行具体的掌握等.结论:根据目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采取相关的具体措施进行处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慢性肾炎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72例,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用药护理、休息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2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隐患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法:健全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科病房消毒管理,寻找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隐患,并定期监测.结果:经分析研究发现,传播途径多、消毒隔离存在多方面问题、新生儿自身因素是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的隐患.结论:全面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隐患,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医院感染,为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康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儿喉阻塞的病因,并且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小儿喉阻塞患者66例,对他们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合理治疗建议.为了排除无关因素影响,所选病例均无其他慢性疾病,年龄3个月至12岁.结果:导致小儿喉阻塞的原因有多种,喉损伤、喉肿胀、喉异物以及急性炎症是常见的病因,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状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合理的诊治方法.结论:小儿喉阻塞病因复杂,病情危重,需要医护人员迅速作出明确诊断,针对不同病因,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危害降到低.
作者:卢亚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调出该院2016年1~12月间的800张妇产科门诊患者处方,分析我院妇产科的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联用情况和用药目的.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59.375%;头孢曲松钠的使用率(18.75%)和头孢呋辛钠的使用率(12.50%)显著高于其他药物(P<0.05);妇科的二联和三联用药比均显著高于产科(P<0.05);产科和妇科的二联用药比均显著高于一联和三联用药比(P<0.05).结论:抗生素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仍须合理规范,避免多重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杨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重减轻更少(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更少(P<0.01),另外,患者化疗后,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评分与化疗前相比更低(P<0.01).结论:对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983例手术室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共2 00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共2 98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情况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4.97%相比于对照组的80.98%,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8%相比于对照组的82.58%,观察组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对照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组产妇初的分娩方式意向接近,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有剖宫产意象的产妇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差异不大(P>0.05).接受分娩方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产妇,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把在2011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共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l剂,连续治疗2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该院2014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30例PDD患者,使用日本光电4418K型脑电图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在30例患者中,患者脑电图表现α波前移/泛化有5例、α波不对称有4例、α波慢化有4例、额区θ波增加有7例、正常图形有10例,异常率为66.67%.脑电图异常和患者年龄以及病程有关,和患者性别无关.结论: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迟缓等方面,而针对PDD患者脑电图其主要表现为α波前移/泛化、α波不对称、α波慢化、额区θ波增加等方面.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实时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对于医师判断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下级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60例,在对照组诊断基础上运用了远程心电图会诊模式进行诊断.就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漏、误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漏、误诊人数为3人,漏、误诊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中漏、误诊人数有11人,漏、误诊率为18.3%.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时的诊断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于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能够使得心电图医师在得到上级医院理论与阅读的理论指导之后,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并使得患者的心电图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指的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朱桂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病,尤其在冬春季节交替时候极易发生,患儿深感痛苦,情绪状态较差,给家庭护理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康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家庭护理需遵循科学的指导,有条不紊的进行.
作者:杜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接受检查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0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71.54%与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率为94.6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改变类型情况相比在短阵房速、病态窦房综合征、短阵室速、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室性早搏、ST 段改变、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借助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共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所有患者摆位误差.结果:58例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定位下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身体摆位误差中,左右方向为(0.015±0.017)cm,头脚方向为(0.101±0.104)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85±0.014)cm,误差均较小.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运用全脑全脊髓放射疗法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能够有效缩小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治疗精准度,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的:研究和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运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择8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加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儿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应不断推广使用.
作者:贾洪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大小的胰岛素笔用针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直射之后,对患者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200例用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组各100例[1].首先,由我院护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大小注射针注射,并在3 d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并对针头型号调换后采用相同方式再次进行评估.之后两组患者在家应用所学方法进行自行注射.两组首先都采用31G×5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胰岛素,在半年后,观察组则采取32G×4 mm的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结果在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局部疼痛感受.结论 观察组患者在应用32G×4 mm的笔用针头注射后,局部疼痛感得到了减轻.
作者:胡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心得.方法:将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31例采用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针刺与拔罐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3.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六合针法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作者:杨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检测AST与AL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79名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作为对照组,将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6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与ALT比值.结果:急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肝炎患者AST与ALT比值为1-2,肝硬化患者AST与ALT比值能够达到2.0.结论:通过观察AST与ALT比值变化,可以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便于临床医师诊疗,也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