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增顺

关键词:腰椎结核,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应用效果,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或经前路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手术实施之后,连续7~10 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观察患者术后愈合状况以及住院治疗成效.结果:手术实施之后,所有经过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腰椎结核患者,伤口均一期治愈,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核病灶.结论:在腰椎结核术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在促进伤口治愈、排空炎性积液以及避免术后病灶复发等方面,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方法:利用ELISA和NAT对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9日,一共8776人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ELISA的检测结果(抗-HCV、抗-HIV、HBsAg)和NAT的检测结果.结果:ELISA和NAT阳性的符合率是80.9%;NAT阳性和HBsAg符合率是82.5%;NAT阳性和抗-HCV符合率是70.0%;NAT抗-HIV的阳性符合率是100%.结论:ELISA与NAT检测平行筛查血液,可以防漏互补,确保血液可以安全供应.

    作者:师延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

    目的:对于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放射治疗科150例PICC 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方面的经验.结果:150消消失.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心理辅导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室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净化室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总结相应的措施;选取我院血液净化室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影响血液净化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玉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统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常见的护理风险,针对性制定出规章制度.结果:前一年内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04件,其中护理意外(48例)、新生儿皮肤损伤(84例)、护患沟通不利(19例)、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不足(22例))、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92例)是新生儿科主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后护理风险明显减少并且医生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二者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新生儿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有意识进行规避防范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临床整体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类型、诱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护理措施.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因化疗而进入该院的肿瘤患者中,抽选62例进行分析,均行PICC置管,且随机分组:31例基础组行常规护理,31例观察组行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对照.结果:31例基础组内有8例(25.81%)出现并发症,而31例观察组中则有2例(6.45%),(P<0.05).结论:对于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在对其并发症临床诱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形成,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姚鹏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基层部队新兵第二适应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考察第二适应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新兵下连20天后,使用SAS和SDS量表进行测查,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回访.结果:541名新兵SAS得分为(38.8±4.72)分,SDS为(43.1±6.47)分.重点关注人员为34人,占全体人数的6.3%.结论: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对于体质弱、能力差的个别新兵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保证新兵的心理健康.

    作者:余炯枚;丁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分别计数并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流速(Vmean)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则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显著改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较常规治疗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宗书;杜仲林;赖海波;余木生;方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

    目的:针对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治疗慢性宫颈炎妇女100例,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妇科千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结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应用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徐晓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匹多莫德糖浆处方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

    目的:对于匹多莫德糖浆佳的处方工艺选择以及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科学的质量对比试验挑选佳的处方工艺,采用液相色谱法确定主要原料与防腐剂的佳质量,制定在商业化大生产中匹多莫德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后通过动物实验,人体试验,原研药等效性试验以及影响因素试验来证明药物的质量使其适合商业化大生产.结果:确定缓冲剂磷酸二氢钠的处方量为0.45%,防腐剂的处方量为0.039%.实验证明,此处方可以进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成品经影响因素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人体生物等效试验验证符合规定.本次处方所采用的原辅料稳定,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但质量过关,而且造价低廉.结论:试验所得的结果证明,新的处方药效稳定,可以进行正常的商业化生产.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原辅料和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白艳鹤;李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268例临床观察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及分析微波治疗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该院且接受微波治疗的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微波治疗的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其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达94.8%(254/268).术中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应用微波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其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痛苦小,一次性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适于在妇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可吸收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临床感染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7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27.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可吸收类型的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囊性子宫腺肌病的研究和诊治进展

    囊性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病灶较大的异位内膜组织及血性液体的妇科病症,是子宫腺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本文主要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林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作者:焦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瘢痕子宫再生育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瘢痕子宫再生育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共97例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和剖宫产组(55例),将两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更低(P<0.05);但就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而言,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必须经过临床严密监测和仔细筛选,能够进行阴道分娩,且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治疗的3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RA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和MRI平扫,观察各种MRI异常征象,并对其早期RA的诊断值进行分析.结果:早期RA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后与对照组相比,ERmax值明显较高,Slopemax值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滑膜厚度RA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动态增强MRI检验能够对充分了解患者关节炎的发展状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全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使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小儿麦粒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小儿麦粒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麦粒肿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65例患儿,对照组应用常规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2.3%,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8%,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麦粒肿应用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可获得显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肖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比较探讨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2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服宫外孕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明显,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卫跃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脊柱结核患者康复症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就优质护理对脊柱结核患者康复症状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6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回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析

    目的:综合分析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治疗炎性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87例炎性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乳腺钼靶组、联合组(MRI联合乳腺钼靶)、MRI组,每组均为29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联合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乳腺钼靶组和MRI组,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高.

    作者:孟锦;吴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的5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炎康栓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随访复发率.结果:58例中,19例治愈(32.7%),显效30例(51.7%),有效6例(10.3%),无效3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微波结合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郑治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