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300例临床观察

范伏元;罗姣利

关键词:慢性咳嗽, 自拟疏风宣肺汤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1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临床控制63例,总有效率80.3%.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风宣肺汤治疗慢性咳嗽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药研究现状

    文章综述了目前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几种重要治法(包括开肺化痰法、清肺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祛邪法)和对几种单味中药(包括穿心莲、莪术、丹参、柴胡、鱼腥草、山豆根、α-细辛脑、黄芪、人参)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报道.

    作者:许靖;刘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率22.9%,总有效率88.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4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的治疗组49例和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49例,治疗6周为1疗程,均治疗两疗程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NO水平,提高SOD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口服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局部病变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之焰;李帅军;桂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策略的探讨

    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建立适合新教育观念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配套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为平台的教学方法.

    作者:韩维娜;刘晔;刘科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象皮生肌散外治体表溃疡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散外治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象皮生肌散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百多邦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临床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散治疗体表溃疡疗效可靠,且治愈时间较短.

    作者:陈偶英;席建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小儿哮喘6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4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及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自拟方结合吸入小剂量必可酮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口服小剂量氨茶碱结合吸人必可酮气雾剂治疗.对两组病例的总体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综合疗效及随访远期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谢晓飞;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体健康与外环境的对应关系

    文章从天人相应的关系、运气学说、风水学3个方面深入探讨人体健康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地,合理利用这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吴丽丽;谢明;冉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1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椎间盘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作者:丁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文章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3个方面总结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认为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而中医药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价廉,尤适宜于基层应用.

    作者:殷旭;高世泉;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注重声誉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文章介绍了沅陵县中医男性病医院通过狠抓医院声誉管理、注重投资、适度包装等途径,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品位.

    作者:张良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方用增液汤加减,对照组用麻仁丸.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19例,总有效率91.7%.结论:增液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严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主一身之气与ATP的关系探讨

    文章结合肺呼吸运动的机理、生物氧化与磷酸化以及ATP的形成、ATP的生理功能,通过肺-呼吸-氧-生物氧化与磷酸化-ATP的完整有机链,揭示肺主一身之气的一个重要的西医学本质是:肺的功能活动与ATP形成有密切联系,通过ATP,影响肌肉活动以及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作者:强世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9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运用熄风益气法配合西药脱水(依颅内压程度而决定)、扩血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凝和血液稀释法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短、疗效好.

    作者: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2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作者:潘长青;谭光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愈鼻咽癌放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笔者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治愈鼻咽癌放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点滴心得体会略述于后.1 病历摘要冯某,男,48岁,香港人,患者于2003年9月出现鼻塞,鼻涕带有血丝,伴有头痛,耳鸣,行CT检查提示为鼻咽癌,鼻咽镜活检提示为低分化鳞癌,行60Co放疗35次后,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

    作者:胡艳;陈锐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中药膳食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膳食组56例、标准馒头组55例.两组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进食前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结果:中药膳食组与标准馒头组空腹血糖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膳食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2hPBG,对改良其预后提供有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草乌中毒25例抢救与护理

    总结25例草乌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素吸收是抢救乌头碱中毒的关键.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心电监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协助医生抢救草乌中毒患者成功的保证.

    作者:马天姣;张瑞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肿节风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肿节风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结论: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许乐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论十纲辨证论治源流及影响

    对<内经>中十纲-阴阳表里上下寒热虚实及相应之八法-和、汗(泻)、吐、下、温、清、补、消等方面进行阐发,并提出十纲辨证论治对中医学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作者:樊新荣;唐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用内固定材料管理内部控制探索

    文章提出了医院医用内固定材料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且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几种措施.

    作者:苏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