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琼彬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的40例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此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两组组均为7~21 d.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5%;且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VAS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由此我们知道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海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门诊进行诊断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5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分诊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可以在门诊分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63岁,于2016年3月4日因发作性意识障碍,肢体抽搐3年,再发2小时人院.患者3年前在家中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丧失,呼喊不应,牙关紧闭,伴有四肢抽搐,持续时间约30 s ~1 min,发作后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特殊不适,每年发作3~4次,每次发作形式、特点相似,无口吐白沫、畏寒、发热、大小便失禁、肢体偏瘫、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其他伴随症状,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癫痫治疗(丙戊酸钠片0.2gBID),服药期间仍有间断发作,反复当地医院就诊,调整丙戊酸钠片0.2gTID,仍有发作.因发作时间短,无明显后遗症,患者及患者家属未予以重视,未再到医院就诊行进一步检查,3年一直使用丙戊酸钠片抗癫痫.2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肢体抽搐,伴有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持续时间约5~6 min,不伴有畏寒、发热、大小便失禁等不适.家人立即送到我院急诊科,急诊科拟“癫痫”收住我科.既往无中毒、外伤、手术等病史,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查:甲状腺无肿大,神志清楚,吐词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可.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可,闭目难立征阴性.感觉粗测正常,双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
作者:谷桂灵;李海鹏;周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该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透析疗法,给予研究组患者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抗感染后咳嗽予以腧穴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抗感染后咳嗽患儿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腧穴贴敷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7%,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75.0%,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抗感染后咳嗽治疗中应用腧穴贴敷,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快速改善症状与体征,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效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肛肠手术前对患者使用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肛肠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理疏导,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术前使用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前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减少患者恐惧,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怀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急诊患者将人性化理念加入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2016年6 ~ 10月中收治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中均含有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服务中应用人性化,收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人性化理念应用到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治疗感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保珠;刘芳;刘恩翠;张守琴;刘海云;张相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药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达到92.3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中药浴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
作者:王元秋;安静;王姣;罗丽;赵文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的健康体检者骨密度(BMD)差异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随机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受检者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后,再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女性骨密度(0.21±0.14) g/cm2低于男性,60~81岁受检者骨密度(0.33±0.04) g/cm2低于35 ~59岁受检者,饮酒受检者骨密度(0.33±0.05) g/cm2低于不饮酒者,抽烟受检者骨密度(0.21±0.11) g/cm2低于不抽烟者(P<0.05),同时干预后的骨质疏松率(3.00%)、骨量减少率(2.00%)低于干预前发生率(P<0.05).结论:受检者生活习惯、年龄、性别骨密度均不同,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后,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
作者:苗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临床护士所面对的主要压力来源,进行分析,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方法:采用由李小妹制定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以问卷调查方法在某三甲医院随机抽取1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压力源的主要来源为: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结论:了解临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可以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康春景;高冰;龚兴媛;冉薇;解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阴道彩超联合应用对孕期凶险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既往有剖宫产史及人流史的前置胎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与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联合检查胎盘附着位置,胎盘与子宫壁间间隙,胎盘与子宫壁间血流信号,胎盘血窦等,超声联合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为38例.而超声联合检查的38例在手术中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为34例.误诊2例,漏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结论: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此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评估术中出血等.
作者:孙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管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手术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时间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并且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曹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中血浆BNP指标测定的临床价值意义分析.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4例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检查的120名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组前述所测指标作以比较,对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YHA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分别高于NYHAⅢ级NYHAⅡ级与NYHA Ⅰ级(P<0.05).结论:客观反映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的血浆BNP指标可以作为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的一项可靠观察指标,在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姜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34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B组患者相较于A组,心绞痛稳定和心绞痛发作、心绞痛不良症状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通过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本文通过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病理蜡块操作中的应用,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进行了改进,并在应用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杂交效果,进一步证实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病理蜡块组织操作中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
作者:马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附睾蛋白4(HE4)和CA125用于卵巢癌诊断中的检验作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从该院病例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诊断检验的68例住院患者资料,均为带有肿瘤标志物,通过测定附睾蛋白、CA125等指标情况,对住院患者的2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附睾蛋白和CA125用于肿瘤检测的实际价值.选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确保本次68例患者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采用分组法讨论,卵巢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附睾蛋白4)、盆腔良性疾患组(电化学法发光测定法检测CA125);通过对比,附睾蛋白和CA125检测作用.结果:本次检测显示,HE4检测结果中,卵巢癌组HE4共16例,阳性10例,阳性率62.5%,盆腔良性疾患组HE4共52例,4例阳性,阳性率7.7%;2种检测方案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CA125检测结果中,卵巢组CA125共16例,阳性13例,阳性率81.2%,盆腔良性疾患组CA125共52例,19例阳性,阳性率36.5%: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HE4检测结果明显优于CA125,其用于卵巢癌诊断结果更加明确,若将2种检验方式联合起来,可进一步降低诊断的失误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妇科常见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2例妇科炎症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采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痊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联创治愈率63.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见妇科炎症治疗中采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的方式,临床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高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雄性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力衰竭组、肾去交感组,每组进行对应的处理后,比较四组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心力衰竭组与肾去交感组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转化生长因子-βmRNA相对表达量都有不同增高,且心力衰竭组的增高幅度明显较肾去交感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去交感神经能明显减缓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纤维化的发展进程,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
作者:李杰;覃智芳;颜彦;何成龙;何沙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取的9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9例.其中,A组患者通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置管,B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相较于B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更高、置管留置时间明显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置管效果相较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凤;汪锦飘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