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谈艳

关键词:老年前列腺增生, 不良心理状态,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的前列腺增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增生症状的老年患者,将其根据年龄、病情程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治疗,对照则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达到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相比于常规护理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应用意义更大,应予以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3日至2017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初诊为冠心病患者,对他们的心电图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心电图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33例患者中25例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8例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出现心电图改变的有14例,在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有3例出现了心电图改变,相对比,P<0.05;在14例冠状心电图阳性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有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在心电图阴性中有1例合并糖尿病,有5例合并高血压,相对比,P <0.05;在2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多支病变患者有17例,8例为单支病变.在多支病变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的有10例(58.82%);在单支病变中出现心电图ST-T异常者有4例,占50.0%,相对比,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参考价值,但不可以此为诊断依据,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

    作者:孙玲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改良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改良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该院接收的68例甲状腺结节手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将68例病患随机等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治疗时应用改良临床路径,乙组应用常规临床路径.观察两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等待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住院费用为(5 152.9±686.1)元,明显比乙组的(6 433.5±1076.4)元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等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依次是(2.0±0.9)d、(4.5±0.7)d,均明显比乙组的(3.2±1.1)d、(7.3±1.4)d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改良临床路径对甲状腺结节手术病患进行治疗,可帮助其减轻经济负担,缩短等待手术所需的时间.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采集的127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尿波样本进行复检,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影响实验室因素影响的样本有66例(52.0%),分别为59例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等误差以及7例样本加错;临床因素影响的样本有61例(48.0%),分别为23例临床药物影响、18例采集因素影响、11例存储因素影响、9例送检时间影响.结论: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部分影响因素具有隐藏性和不可控制性,工作人员要从尿液检验的每个环节做好预防对策,降低实验室和临床两个方面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汪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等分为对比组和观测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观测组实施心理调节、身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和生存质量的高低.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观测组患者的心里变化及生存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龙苗;尹秀芬;李江发;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浅静脉留置针预防并发静脉炎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静脉炎的几率和相关因素,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在置管36 h后,3例(3.4%)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48h后,4例(4.5%)患者发生静脉炎,在置管72 h后,10例(11.4%)患者发生静脉炎,导致静脉的发生的因素分别是穿刺部位的选择不当、穿刺操作不符合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患者自身因素、药物因素及封管技术因素.结论: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浅静脉留置针能够安全、有效的被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作者:冯丽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手术配合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的患者42例,均在围术期给予手术配合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经观察可知,42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128.5±18.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5.9±12.5)ml;术后住院平均(4.6±1.3)d;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6.8±0.9)h;导尿管拔除时间平均(22.6±2.4)h.术后,穿刺部位发生渗血5例,发生率11.9%.结论:经过全面的手术配合,可提升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金丽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新技术的应用可对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体表心电图P波和腔内心电图P波地比较可对导管尖端进行定位,找到PICC头端到达的理想位置情况下进行的肿瘤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合并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的应用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同步检测心房内心电图P波地变化,PICC头端可到达理想位置,可减少头端位置不佳相关并发症,患者安全更有保障,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更适用于肿瘤临床的应用普及.

    作者:姚树焕;袁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用保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早期乳腺癌病患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n=60)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n=60)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保乳手术治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病患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相关手术指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眼)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后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后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后,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郭筱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护理监护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重症护理监护室中的应用的重要性,旨在不断完善医院护理工作,提高病人康复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期间,共收治的总病例数126例临床病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治疗组为人文关怀护理组,并观察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焦虑评分(45.3±4.6)分,抑郁评分(52.7±2.5)分与对照组(65.8±4.8)分、(63.5±3.6)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于临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意义重大,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杨学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研究组为3.33%,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晨间床边交接班流程再造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改造前后时间、形式、内容比较,实行三级查房.发挥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结果:交班时间由原来的1H缩短为45分钟.交接班质量提高,护患满意度得到提高,实习同学满意度得到提高,明确了晨间交接班中的层级活动作用.结论:规范交接班活动流程,落实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向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目的:对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2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6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及Barthel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 (P <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开展中医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体化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2-DM)患者的影响情况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院外随访的100例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个性化护理;随访调查护理干预1月后,两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5.53±9.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24±8.62)分(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控制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无痛康复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无痛康复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 h视觉模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无痛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段荟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6例依照便秘罗马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便秘组70例和非便秘组56例,对比便秘组和非便秘组卧床时间、肠胃功能、水分摄入、饮食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缓泻药使用情况、心理状况以及胃肠道菌群情况对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总结对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发现上述因素项目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可通过心理辅导、增加运动量、改善饮食习惯、增加饮水量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来改善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杨玉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在护理管理对于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以及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所有资料,术后给予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实行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情况.结果:患者在经护理管理之后前臂差值、上臂差值、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方面与护理之前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实行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研究.

    作者:马琼;李菊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分析小儿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小儿116名当成研究对象,全部小儿都在同一时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共3针.并将116名小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接种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其中发热占6.90%,硬结占1.7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8%,其中发热占24.14%,硬结占10.34%.结论:在小儿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前后,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管理,做好小儿评估工作,合理选择接种位置以及接种深度,能够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良好接种质量.

    作者:余兴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探讨

    目的: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该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透析疗法,给予研究组患者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联用左卡尼汀和透析疗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24例慢性胃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12例患者,参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涉必利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HAD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AD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经对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有利于缓解患者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翁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