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刚;牵巧
目的:观察对治疗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饮食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7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给予273例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治疗.观察273例患者在饮食护理干预前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血钾、血磷情况.结果:273例患者经饮食护理干预治疗后血钾、血磷的情况比接受护理前明显改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护理前有明显增加,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273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体重增长(1.22±0.17)kg.结论:饮食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钾、血磷;维持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电解质平衡,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一般资料小茜(化名),女,汉族,19岁,陕西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来自湖南农村,住学校宿舍.小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排行小,倍受疼爱,但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生活自立能力强.父母无人格障碍,无其它神经症性障碍,无家族精神病史.上学后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上水平,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对他人抱有较高期望,认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自己好.性格倔强,有些敏感.在班主任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主动前来咨询.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1.8,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3.5,抑郁2.5,焦虑3.6,恐怖1.9,敌对1.4,偏执1.9,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75,阳性项目45个.入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常模.SAS测量标准分:56,SDS测量标准分50.
作者:李亚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于该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90例,将患者以其护理干预方式分组后为对照组45例患者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为观察组45例患者用路径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路径式护理模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程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将米索前列醇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02月份至2017年02月份在该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产后出血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各组37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患者的大,组间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各项数值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组间比较有统计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各项数值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组间比较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将米索前列醇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宋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行JCI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JCI标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满意度评分以及对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以及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行JCI标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作者:邓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5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母乳喂养期间分别行常规护理、自信心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母乳喂养自信心水平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水平评分、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实施的护理干预价值显著,能够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胡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40例分两组,常规组应用普通护理服务;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理状态、护理后SF-36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理状态、护理后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高,可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冯芙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运用美密优男性滋养凝胶治疗阳痿、早泄50例.方法:取美密优男性滋养凝胶适量涂抹阴茎和睾丸表面,持续按摩不少于10分钟,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1个疗程、每个疗程1个月;阳痿、早泄症状严重者加上涂抹肚脐及周围,用保鲜膜贴于涂抹处不少于2小时后用温水洗净,每天使用不少于1次,连续使用不少于1个月.后期预防保养可以2天使用1次.结果:39例患者阴茎能够坚硬勃起,完成性交,大于30分钟;6例勃起改善,房事达到满意;4例能勃起,性交时间短,未能达到满意;1例基本恢复晨勃,性交勃起硬度不足.总有效率98%.结论:美密优男性滋养凝胶内含红景天、黄芪、红花、雪莲花、白术、丁香等中药提取成分,具有补气益血、活血通络的功效,能增强局部神经功能、降低精神紧张、忧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大阴茎血管血流量,促进阴茎勃起,故能消除勃起功能障碍,有效改善和恢复性功能.给药方式上,美密优男性滋养凝胶通过阴茎和肚脐外敷持续透皮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阴茎局部血管和经络,因而起效较快.治疗4周后可较有效地激活经络功能,较快作用于中枢神经,调节阴茎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改善机体状态,促进患者阴茎气血恢复充盈,从而达到治疗阳痿、早泄等症状的目的.
作者:刘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使用后安全性监护结果.方法:收集该院近年使用薄芝糖肽注射液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薄芝糖肽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90例使用薄芝糖肽治疗的患者发生与薄芝糖肽注射液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几率仅为6.67%;90例患者应用薄芝糖肽后,其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之前有所变化,其中TBA、ALT、AST、DBL、TBL、ALP、r-GT、A/G水平上升,而ALB、TP、CHE水平下降,但给药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所得数据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薄芝糖肽使用后安全性虽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相应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医生护士在静滴薄芝糖肽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操作并于冲管后给药,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并正确控制滴速,有利于降低薄芝糖肽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钟秋凤;奉涛;宋柳全;杨雪芳;谭焕源;钟火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功能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其优势明显,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家属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苗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降低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该院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急诊小儿输液室患者共168例作为探讨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成方式,对照组(84例)、观察组(8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且纠纷投诉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分对比之后2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诊小儿输液室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将护理效果提升,将纠纷投诉率降低,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晨间护理交接班流程改造前后时间、形式、内容比较,实行三级查房.发挥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结果:交班时间由原来的1H缩短为45分钟.交接班质量提高,护患满意度得到提高,实习同学满意度得到提高,明确了晨间交接班中的层级活动作用.结论:规范交接班活动流程,落实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向洁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采集的127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尿波样本进行复检,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影响实验室因素影响的样本有66例(52.0%),分别为59例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等误差以及7例样本加错;临床因素影响的样本有61例(48.0%),分别为23例临床药物影响、18例采集因素影响、11例存储因素影响、9例送检时间影响.结论: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部分影响因素具有隐藏性和不可控制性,工作人员要从尿液检验的每个环节做好预防对策,降低实验室和临床两个方面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汪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由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并且这种抑郁状态,对产妇、婴儿发育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因此应该重视产妇产后精神状态及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论:针对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珊珊;金香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改良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该院接收的68例甲状腺结节手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将68例病患随机等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治疗时应用改良临床路径,乙组应用常规临床路径.观察两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等待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住院费用为(5 152.9±686.1)元,明显比乙组的(6 433.5±1076.4)元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等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依次是(2.0±0.9)d、(4.5±0.7)d,均明显比乙组的(3.2±1.1)d、(7.3±1.4)d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改良临床路径对甲状腺结节手术病患进行治疗,可帮助其减轻经济负担,缩短等待手术所需的时间.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该院所收治的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患者共84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SDS、SAS得分进行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的SDS、SAS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方式护理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老年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史翠继;张一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细针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于2016年03月至2017年0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55例,作为本次研究探讨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实施之前,行细针穿刺活检,手术之后对病理组织进行活检,分析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细针穿刺检查结果.结果:实施细针穿刺活检的乳腺癌手术55例患者中,手术后病理学结果发现非乳腺癌患者有2例,乳腺癌患者有53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96.36% (53/55).结论:临床诊断乳腺癌患者中,细针穿刺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此种技术快速安全,创伤小,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信洪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戒烟情况和肺功能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从戒烟情况、肺功能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戒烟成功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FEV2及P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后,在提高戒烟成功率的同时,使肺功能状况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程丽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诊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对此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恢复,改善呼吸,可广泛运用.
作者:黄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途径.方法:选择江陵县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地某地区128例正常成年人作研究对象,按防控措施不同分2组,对照组(59例)行疫苗接种防控;观察组(69例)于其基础行多项防控措施,对比两组流行传染病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流行传染病总发病率17.39%比对照组45.76%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各类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接种疫苗、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可有效控制疾病发生.
作者:黄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