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该科门诊接诊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病患46例,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23例.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抗感染治疗的时间,比较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拔管时间为(11.92±1.83)d、伤口愈合时间为(17.85±5.19)d,均明显比对照组的(21.14±2.39)d、(32.54±3.68)d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抗感染时间为(7.79±1.28)d,和对照组的(13.12 ±2.41)d相比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病患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其抗感染治疗的时间,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钾血症应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择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为患者分别进行血清钾、心电图的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在进行血清钾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其中45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高钾血症,诊断结合的符合率高达75%;有1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之后未被确诊为高钾血症,并诊断病原来自于急性肠胃炎、术后肿瘤等.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患有高钾血症的原因来自于肾功能不全,再者是肝功能及糖尿病等问题.血钾清浓度大于7.0 mmol/L的患者,与浓度处于5.6~ 7.0 mmol/L相比,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确诊高钾血症的概率更高.结论:高钾血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的异常程度、被确诊的概率和血清的浓度息息相关.同血钾清检查相比,通过心电图检查的方式鉴别是否患有高钾血症有更高的准确率,检查操作也更便捷.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在高钾血症中应用心电图检查具有临床价值,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0例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分成两组,10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护理,100例实验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9.0% (89/100)、98.0% (98/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让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让护理纠纷事件有效减少,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讨妇女保健措施.方法:于2016年6 ~12月在该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随机抽取200名妇女,以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对象存在的健康问题及保健意识,观察调查结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0名研究对象中,患有妇科疾病72例,占36%;有流产史59例,占29.5%;妊娠女性存在妊娠期并发症19例,占23.2%;具有主动学习女性保健知识意识164例,占82.0%;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女性保健知识10例,占5%;了解女性产后保健知识98例,占49.0%;了解产后子宫复旧与母乳喂养关系87例,占43.5%.结论:阴道炎、流产等为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妇女保健意识与知识不足,急需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女性掌握保健意识与能力.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59例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9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并设置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降钙素原值、C-反应蛋白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就白细胞值而言,实验组患者和参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6.44%、76.27% vs.22.03%、37.29%),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就白细胞检测的阳性率而言,两组患者比较(64.41% vs.67.8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岳晓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在我们儿科采用物理方法间接性的降低患儿体温,用于治疗患儿发热症状,让患儿处于一种亚低温状态.对发热的患儿如果单纯采用中药加味治疗,疗效短,易复发且副作用大.但中药亚低温技术治疗是通过中药内服,让患儿体温很快降低至正常,此方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且不复发,无毒副作用,既达到了降温的作用又有清热抗炎,抗病毒的作用¨].我科室采用中药亚低温治疗技术实施于60例患儿,均取得理想成果,详情如下.
作者:景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八字治疗法为一种新型的针刺方法,而缪刺是一种传统的针刺方法.作者对古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八字治疗法与缪刺在冶疗范围、针刺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同差异,作者着重讨论八字治疗法与缪刺的针刺原理及方法.
作者:杨焕焕;耿小强;牛文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肥胖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该科睡眠监测室行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120例,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TS90%)及低血氧饱和度(Mi02)的差异.结果:体重正常组AHI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AHI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TS90%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TS90%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Mi02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MiO2高干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的OSAHS患者病情比超重及体重正常的0SAHS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作者:陈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80例实行疝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均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疝气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临床确诊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静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静脉造影的诊断准确率,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较高,其准确性高于X线静脉造影,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德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具体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禾足月胎膜干破思者,按照孕周小同分为三组,分析上述患者的围产儿预后以及母体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情况越不乐观.34~36 w胎膜早破围产儿预后佳,胎儿窘迫17.5%,新生儿窒息17.5%,肺部感染15.0%,死亡6.3%.②上述100例患者,母体感染53例,占53.0%;难产42例,占42.0%;产后出血9例,占9.0%;胎盘早剥5例,占5.0%;脐带脱垂3例,占3.0%.母体感染与难产是发病率高的母体并发症.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来说,孕龄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可产生协同性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疾病,延缓患者生存期.
作者:孙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50例患者为一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肺活量、呼吸容量、呼吸气流峰值指标、患者病情复发指标均要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我院采用博利康尼加布地奈德综合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并且遏制患者病情复发,因此在今后可以将此种方式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提高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骨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董彬;程俊文;周志康;李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是否能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妇科外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快速流程模式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朱余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贫血诊断中应用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3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在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F)、维生素B12(Vit B12)、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以及总铁结合力(TIBC)等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对比各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贫血患者进行骨髓检查,并以此为标准对比血清学指标诊断准确率.结果:各类贫血患者SI、TIBC、TF、SF、FA、VitB12等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和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者骨髓检查诊断准确率(82.2%)显著高于血清学检查(72.6%).结论:骨髓检查、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检查诊断贫血的侧重点不一,两者具有自身的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在鉴别诊断MA、ACD/ID、IDA、MDS、混合细胞性贫血等贫血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建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提高冠心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心内科100例接受多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临床药学干预,出院后随访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诊:临床药学干预可明显提高多药联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曹艳;李军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常见、严重的的并发症,但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伴随老年患者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容易被临床所忽略.随着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针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精确风险评估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将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治疗进行论述,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浦媛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要求,了解普查本地区各居民的健康状况,
作者:曾伟;杨世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孕妇产前胎儿检查中应用四维彩超诊断畸形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120例,按照不同筛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二维彩超筛,观察组应用四维+二维彩超筛查.对比两组胎儿畸形及其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和体表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3.94%主94.44%,对照组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和体表畸形诊断准确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四维彩超可以清晰地分辨胎儿的各种畸形类型,较二维彩超的准确率高很多.
作者:邵志华;赵鸿玲;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