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秀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3日至2016年6月23日期间收治5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眼压、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可发现34.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1°,28.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5°~0.6°范围内,22.00%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3°~0.4°范围内,12.00%的患者视力仍处于0.1°~0.2°范围内,4.00%的患者视力仍处于<0.1°状态下,同时患者经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45±2.54)天,平均术后眼压为(9.42±2.65) mmHg,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韩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细菌的抗药性使细菌对药物往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本文对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分析抗药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临床上针对细菌抗药性采取的一些措施.
作者:孟庆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水肿在慢性心力衰竭众多主要临床表现中较为重要,老年慢性心水患者水肿表现尤为突出.其发生与《金匮要略.水气病并脉证论治篇》之水气病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宇星;周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产后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的催乳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产后催乳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3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探究组同时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催乳,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 h的泌乳量.结果:探究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主要在产后24 h内,相比早于对比组(P<0.05);探究组72 h的泌乳充足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产后对产妇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催乳效果确切,可助干母乳喂养,临庆意义重大.
作者:周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自发性气胸经不同手术方式(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针对90例患者,首先开展对照组和观察组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不劣于完全腔镜手术,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较广阔的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在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观察组,另以实施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前2015年1~12月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为(90.21±1.25)分,实验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为(95.51±2.34)分,同时实验组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得分、护理病历书写得分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的运用可有效实现对精神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作者:郭红梅;李灵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择期LC中年恶者110例.年龄40~ 60岁.ASA Ⅰ~Ⅱ级,手术时间小于3h.随机分为两组,DEX组(D组)、对照组(N组),每组55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DEX(0.6μg/kg)泵入,N组按照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S).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诱导维持.术前1d、术后1d、术后3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输注DEX或NS (Ta)、手术结束后1h(Tb)及术后1 d(Tc)抽取静脉血,用EHSA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两组分别有50例纳入数据统计.1.MMSE评分:术后第1d,D组的MMSE评分高于N组(P<0.05);N组术后第1d与术前1d比,MMSE评分降低(P<0.05).2.D组在Tb、Tc时,血清TNF-α浓度低于N组(P<0.05).两组在术后Tb、Tc时间点与Ta比较,血清TNF二a浓度升高(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输注0.6μg/kgDEX,可改善中年患者LC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作者:何婧;莫怀忠;向梅;刘冬梅;王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本文简述“提壶揭盖法”的内涵和源流,从“提壶揭盖法”为切入探讨小儿咳嗽.小儿体属“纯阳”,气机升降贯通咳嗽始末,使气机升降正常则为之要,以“提壶揭盖”之法,从肺论治,宣肺肃降并施,使升降有序,肺卫固守,得以咳止.
作者:赵小星;郭亚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接诊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X线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骨盆各部位骨折、关节分离脱位中的检出率.结果:与X线平片检出率比较,CT检查在骨盆骨折患者中各部位骨折、关节分离脱位等方面的检出率更高,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相比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孙光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代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施以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5月至2017年01月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依据选择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治疗方法完成分组;观察组(30例):选择根管适充治疗方法;对照组1(30例):选择根管欠充治疗方法;对照组2(30例):选择根管超充治疗方法;对牙体牙髓病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同对照组1牙体牙髓病患者(66.67%)以及对照组2牙体牙髓病患者(70.00%)比较,增加程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施以根管适充治疗,可以使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得以显著改善,有效满足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从而优化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厚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手术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并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SAS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患者术后疗效好,值得大幅度推广.
作者:董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止血带的研制及在30例骨科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四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充气止血带,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2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四肢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充气止血带的效果较好.
作者:薛胜;董星;陈新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前来该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为37例.其中,对A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较于A组明显更少,手术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手术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成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取1252名西宁地区(海拔2260m)健康人群,行静脉血采集,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段相比,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值下低切、全血高切相对黏度、血沉、Hct、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黏度、电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健康人群不同性别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索南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到该院接受普外手术治疗且出现切口感染的6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纱条填塞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涂莫匹罗星纱条引流治疗,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康复时间和切口感染治疗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切口康复时间和切口感染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内涂莫匹罗星纱条引流治疗应用于普外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实现有效的缩短,加速患者切口康复速度,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俊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需要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患者,患者使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胸腹主动脉进行扫描,观察扫描后处理出的结果.结果:40例患者经诊断,能够准确的评估出患者的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及范围、内膜剥离程度及破口位置.结论:使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患者胸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诊断效果确切,数据反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卫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6~ 2017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对比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肿胀与压痛关节数.结果: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以及肿胀与压痛关节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甲氨蝶呤药物单一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集冲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甲组(60例,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和乙组(60例,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颅内压、GCS评分、预后良好率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于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倪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虚拟化平台,将原有的计算机资源按需整合,并进行统一管理和部署,通过运维管理手段的提升,附以虚拟化安全、备份技术甚至虚拟化容灾等切实可行的技术为依托,解决我院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
作者:祁麟;曹俭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