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的人性化护理研究

任琳;黄柳

关键词: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难治性肠梗阻,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缓解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59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使用一般护理及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与实验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难治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提供优质人性化护理,赢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方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等.结果:本门诊自2013年被市里评为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以来,无发生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吕秋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预后质量.

    作者:万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研究现状探讨

    现阶段,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在接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后,有小部分出现弱反应,针对该情况有关专家对疫苗流程以及剂量进行调整,但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成人乙肝防治主要以预防接种以及治疗两种方式为主,通过药物治疗作为辅助,预防乙肝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儿童预防,同时也要强化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现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毕毕古丽·哈再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癌性贫血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癌性贫血关系.方法:收取该院35例癌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35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直至2016年7月22日,分析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癌性贫血关系.结果::对照组正常健康者男性和女性的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癌症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70.45±0.42)μg/L,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癌症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和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癌性贫血患者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则提示该类患者应进行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检查、利于后期临床治疗.

    作者:张哲鹏;徐扬;段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骨创伤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提高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骨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障骨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较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董彬;程俊文;周志康;李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7月23日收治的1例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患者的病情可见显着的改善,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石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议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本文就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近一年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47)予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n=47)采用解剖钢板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也更低,经统计P<0.05.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制定四肢骨折具有理想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中可将其作为四肢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忠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瘘管旷置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明显优于瘘管旷置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分级诊疗正当时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现病人合理就医关键是分级诊疗.分级诊疗不仅可以实现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更能有使有限的医疗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推行分级诊疗需要多方努力,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在分级诊疗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曾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院呼吸科肺癌化疗患者止吐药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止吐药应用情况,为化疗期间止吐药物规范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医嘱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共267份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止吐药主要为5-羟色胺受体(5-HT3)拮抗剂,其中托烷司琼应用多,其年度用药频率(DDDS)为809.2.止吐药一联使用较少,占16.48%;二联使用占22.47%,三联使用较多,占27.72%.结论:我院呼吸科肺癌化疗患者止吐药应用不够规范,联合用药情况普遍,应加强止吐药使用规范化管理和培训.

    作者:张瑾;郑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门诊部收治的用药治疗患者,共122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学服务模式,给予观察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少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性

    药学服务简称PC,是药师通过自身的专业药学知识来向大众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以此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药学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还可以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作者:陈扣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于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恢复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于该院的120例产后盆地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0例),与开展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60例),经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产妇经各护理方案干预后包括治疗依从性、尿失禁以及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包括康复治疗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恢复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焦虑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该医院16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情况,在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办法和普通护理办法的模式下对两组的实际护理工作评分,儿科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儿科患者并发症几率进行评价.结果:风险防范小组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都比传统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风险防范护理组在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方面均有相对比较高的优势(P<0.05),并且据统计而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对儿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家属的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董玉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炎患者72例进行观察研究,治疗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上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干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为患者开展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成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产妇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以及产妇的满意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科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结局,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及康复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的重要性,以及乳腺癌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5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功功能锻炼、化疗及放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51例患者中46例行改良根治术,5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出院随访51例患者身体状况均良好.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邵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可产生协同性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疾病,延缓患者生存期.

    作者:孙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并对其脑功能进行评分;另取35例重症颅脑外伤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脑功能评分与预后结果的差异.结果:合并肺部感染和不合并肺部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的脑功能评分分别为(34.7±1.7)分和(26.5±1.9)分,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9.44% (7/36)和2.86% (1/35),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均显著高于不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合并肺部感染组致病菌进行分析,可见革兰氏阴性菌是其主要致病菌,占69.44%(25/36),其中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为27.78%.结论: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脑功能受损严重,预后也较差,要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干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金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便秘原因分析及诊治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便秘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门诊收治35例小儿便秘患者,对35例患儿的致病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35例患儿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儿中由于饮水不足致病11例,由于牛奶喂养致病7例,由于营养过剩致病5例,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致病5例,由于蔬菜水果食用不足致病5例,排便不规律2例,各危险因素的致病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5例患儿均给予润肠通便治疗,并调节患儿的饮食结构,指导患者多饮水、多运动,35例患者干预指导治疗总有效率可达到100%.结论: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饮水不足、排便训练不足等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导致小儿便秘的主要病因,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要积极引导纠正患儿的不良习惯,从生活行为、心理干预、药物辅助等多方面促进患儿排便正常.

    作者:魏高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