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效果分析

陈露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门诊, 急诊,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 12月期间在该院门急诊接受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差异显著.结论:在门急诊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催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产后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的催乳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8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产后催乳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3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探究组同时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催乳,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72 h的泌乳量.结果:探究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主要在产后24 h内,相比早于对比组(P<0.05);探究组72 h的泌乳充足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产后对产妇应用妇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催乳效果确切,可助干母乳喂养,临庆意义重大.

    作者:周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门诊部收治的用药治疗患者,共122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学服务模式,给予观察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少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进展研究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于预防措施进行进一步探究.加强对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以及干预.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800例新生儿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分别对于其资料进行记录,并观察医院感染情况.结果:800例新生儿中发生感染的人数为85例,其中71例出现在对照组,14例出现在干预组.疾病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引发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与新生儿所处环境、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新生儿接触的医疗器械以及生活物品等有关,以上满足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若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护理干预则会很大程度的降低新生儿感染的情况.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普遍,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于新生儿感染的因素进行探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手段,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析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5例结肠癌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病程、围手术期输血量、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浸润深度以及Dukes分期等病理指标的特征.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黏液血便、大便改变、腹块、贫血等症状,患者肿瘤直径平均是(6.5±2.1)cm.各部位的肿瘤直径相差不大(P>0.05).病理诊断中管状腺癌比例占73.04%,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肿瘤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肝转移比例13.91%、盆腹腔转移比例12.17%,比其他部位转移比例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Dukes分期中,B、D期的比例比A、C期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且以肝及盆腹腔淋巴结转移为主.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联合使用双环醇,将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更低(P均<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研究现状探讨

    现阶段,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在接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后,有小部分出现弱反应,针对该情况有关专家对疫苗流程以及剂量进行调整,但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成人乙肝防治主要以预防接种以及治疗两种方式为主,通过药物治疗作为辅助,预防乙肝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儿童预防,同时也要强化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现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毕毕古丽·哈再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基本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加大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要使得护理专业的学生具体较高的职业素质,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这是尤为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撼动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整个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及核心课程,它能提供给学生将来真正从事临床工作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学生未来的工作中每一天都将运用到护理学基础的相关知识.

    作者:高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急诊科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68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服务组(观察组,n =36)和常规护理服务组(对照组,n=32例).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并落实基础护理,明确岗位职责,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休息,饮食,检查的指导,观察病情变化,给于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21.08±5.09)分]和SDS评分[(25.33±4.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18±6.17)、(45.35±6.26)分];而护理满意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陆洁琳;林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80例实行疝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均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疝气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6年1~12月该院诊治的84例GER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基于就诊单双号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针灸联合处方汤剂治疗,均连续治疗10周,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8.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GERD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效果更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和分析在PICC置管及护理当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0月起至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所有PICC置管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当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席春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提供优质人性化护理,赢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方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等.结果:本门诊自2013年被市里评为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以来,无发生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接种率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吕秋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两种降压药先后致一人致敏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82岁,高血压病史5年,近来因血压控制不稳就诊.查体:血压158/80 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给予雅施达治疗,每日一次4 mg口服.3天后,患者出现干咳,夜间明显,影响睡眠,进行性加重.查体:血压130/70 mmHg,双肺听诊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考虑服用雅施达所致,停用雅施达,改用施慧达治疗,每次一次25 mg口服.2天后干咳症状改善,但右侧肩胛区出现散在丘疹,微痒,继续服药,5天后,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查体:血压130/80 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考虑施慧达过敏所致,于是停用施慧达,改用厄贝沙坦,每日一次150mg口服,同时息斯敏每日一次10 mg口服,一周后,血压130/70mmHg,丘疹消失,瘙痒停止.

    作者:董加利;王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微视频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精神疾病患者54例,对其实施为期3个月的微视频健康教育干预,观测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前疾病知识掌握得分为(12.25±1.36)分,干预后疾病知识掌握得分为(24.69±1.67)分,(P<0.05).结论:在精神疾病患者教育中,通过微视频运用可有效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值得推广.

    作者:李灵改;郭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情景教学法在肾内教学中的应用

    肾脏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课程,也是内科护理学学习的难点所在.情景教学法在肾脏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情景教学法在肾脏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作者:陈欣雨;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失代偿性高原性心版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重复组,常规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重复组患者32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坦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后1个月的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 p)的水平.结果:重复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结论:左西孟坦治疗失代偿性高原性心脏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重复给药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增加血钙离子水平.

    作者:虞慎也;彭述蓉;李家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在预防患者并发髋部感染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严格遵循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均等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各包含70例患者,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相较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在罹患疾病以及接受髋部手术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作者:何文婷;洪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宫颈病变患者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阴道镜检查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收治的CINI-Ⅲ患者60例,且均在2014年至2016年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检查方法为阴道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在阴道镜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进行检查.且两组均以病理组织诊断为标准.从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检查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43.3%)比观察组阳性检出率(76.6%)低(P<0.05);针对检查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在宫颈病变筛查中运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显著,在提高检查满意度的同时,使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金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护理模式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析系统护理模式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显为71.88%高于对照组的2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抑郁分值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实行系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抑郁与焦虑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胡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动摆药机机内药品质量的管理与优化分析

    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自动摆药机机内药品质量的管理,并不断优化未来工作质量.方法:将该院实际药品应用状况与自动摆药机工作过程进行结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引进自动摆药机,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出错率明显下降.但是,药品因外包装被拆除之后储存时间不定,导致工作难度增加.结论:未来还需要不断优化机内药品质量管理,总结并汲取经验,积极探索一种更好的确保机内药品质量管理的办法,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龙葵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